第六條 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工會通過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協調勞動關系,維護企業職工勞動權益。
工會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組織職工參與本單位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工會必須密切聯系職工,聽取和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關心職工的生活,幫助職工解決困難,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
【釋義】 本條規定了工會的維護職能。
目前多數國家實行的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一種提高經濟效益、推動經濟發展有效的機制。但是,不可否認,離開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也有其消極的一面:它導致社會的不公正、財富的兩極分化及工人的大量失業。勞資雙方處于不平等的地位。當前,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全球資方力量進一步團結和集中,形成了許多跨國經營的大企業集團和國際貿易的壟斷巨頭,資本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亞洲金融危機后,有的國家為了增強國際競爭力,為了維護國家利益而犧牲勞動者的利益。勞動者相對于資本家處于弱勢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在強化和維護職工權益這個問題上不能動搖,尤其在我國,維權是現階段工會工作的核心內容,對于平衡勞資關系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法第二條對此作了原則性規定:“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各工會組織代表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北緱l具體規定了維權的四種方式。
一、關于平等協商
平等協商應遵循以下原則:第一,遵循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協商必須符合《勞動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第二,平等合作。這一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雙方出于自愿;2.協商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任何一方尤其是企業一方不得采取威脅、命令等不正當手段;3.堅持協商雙方互相合作;第三,協商一致。如果雙方未就協商事項達成一致,協商終止;第四,兼顧國家、企業和職工利益;第五,維護正常的生產、工作秩序。
平等協商的內容包括:第一,集體合同和勞動合同的訂立、變更、續訂、解除,已訂立的集體合同和勞動合同的履行監督檢查;第二,企業涉及職工利益的規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第三,企業職工的勞動報酬、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保險、福利、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職業培訓及職工文化體育生活;第四,勞動爭議的預防和處理;第五,職工民主管理;第六,雙方認為需要協商的其他事項。
工會與企業進行平等協商的程序是:第一,建立定期協商機制的企業,雙方首席代表(參加平等協商的工會一方首席代表為工會主席;工會主席可以書面委托工會其他負責人為首席代表)應當在協商前一周,將擬訂協商的事項通知對方,屬不定期協商的事項,提議方應當與對方共同商定平等協商的內容、時間和地點;第二,協商開始時,由提議方將協商事項按雙方議定的程序,逐一提交協商會議討論;第三,一般問題,經雙方代表協商一致,協議即可成立,重大問題的協議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審議通過;第四,協商中如有臨時提議,應當在各項議程討論完畢后始得提出,取得對方同意后可列入協商程序;第五,經協商形成一致意見,由雙方代表分別在有關人員及職工中傳達或共同召集會議傳達;第六,平等協商未達成一致或出現事先未預料到的問題時,經雙方同意,可以暫時中止協商,協商中止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0天,具體中止期限及下次協商的具體時間、地點、內容由雙方共同商定。
二、關于集體合同制度
集體合同,又稱團體協約、集體協議等。關于集體合同,我國勞動法第三十三條規定,企業職工一方與企業可以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簽訂集體合同;勞動部的《集體合同規定》指出,集體合同是集體協商雙方代表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在平等協商一致基礎上簽訂的書面協議。
集體合同有以下特征:第一,集體合同有特定的當事人。集體合同的勞動者一方必須是團體,一般是企業工會,未組建工會的,由職工選舉的職工代表充當。這是區別于民事合同的重要特點之一;第二,集體合同是最低標準合同。集體合同是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的最低標準和企業達成的協議,企業和職工個人簽訂的勞動協議所規定的各種待遇不得低于集體合同的標準;第三,當事人雙方的義務性質不同。集體合同規定企業承擔的義務都具有法律性質,企業不履行義務,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而工會一般不承擔法律責任,僅負道義上的責任;第四,集體合同是要式合同。集體合同要以書面形式簽訂,并經主管機關登記備案,才具有法律效力。
集體合同的簽訂程序是:第一,簽訂集體合同之前工會應當收集職工和企業有關部門的意見,單獨或與企業共同擬定集體合同草案;第二,工會根據擬定的集體合同草案與企業進行平等協商;第三,經協商達成一致的集體合同草案文本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審議,工會代表應當就草案的產生過程、主要勞動標準條件的確定依據及各自承擔的主要義務作出說明;第四,集體合同草案經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審議通過后,由企業法定代表人與企業工會主席簽字。集體合同草案經審議未獲通過的,由雙方重新協商,進行修改;第五,集體合同簽字后,在報送勞動行政部門的同時,企業工會應當將集體合同文本、附件及說明報送上一級工會;第六,集體合同生效后,應向全體職工公布。
三、關于職工民主管理的形式
職工民主管理,是職工依照憲法和法律的有關規定,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參加企(事)業管理,行使民主權力的活動。是否尊重勞動者,注重發揮勞動者的創造性和智慧,并為其參與管理創造條件,是社會文明程度的一個標志。在現代一些西方工業發達國家,企業管理已由“胡蘿卜加大棒”的管理階段,轉向以人為中心的“人本管理”階段。把勞動者作為社會人來看待,重視勞動者的參與意識和自我價值實現的要求,并建立了多種多樣的工人民主管理制度。德國實行的“共決制”,西歐其他國家實行的“董事會和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制”,日本實行的“工人自主管理小組制”,都具有突出的代表性。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有著不同于資本主義國家的特點。職工民主管理作為一種民主形式,是社會主義民主的組成部分。鄧小平同志多次強調,充分發揚人民民主,保證全體人民真正享有通過各種有效形式管理國家,特別是管理基層地方政權和各項企事業的權力,是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國職工實現民主管理的形式包括:職工代表大會和職工代表大會以外的其他形式。
我國憲法規定:“國有企業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形式,實行民主管理?!北痉ǖ谌鍡l、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分別規定,國有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是企業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依照法律規定行使職權。國有企業的工會委員會是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負責職工代表大會的日常工作,檢查、督促職工代表大會決議的執行,選舉和罷免管理人員、決定經營管理的重大問題。集體企業的工會委員會,應當支持和組織職工參加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維護職工選舉和罷免管理人員、決定經營管理的重大問題的權力。國有企業、集體企業以外的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的工會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組織職工采取與企業、事業單位相適應的形式,參與企業、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公司法規定:“國有獨資公司和兩個以上的國有企業或者其他兩個以上的國有投資主體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依照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形式,實行民主管理?!?
四、關于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
工會應關心職工的切身利益,為職工辦好事、辦實事,使廣大職工都感到工會確實是自己的組織,是職工信得過的、能替職工說話和排憂解難的組織。如:深入實施送溫暖工程,協助政府推進再就業工程;興辦經濟實體、職業介紹與培訓機構、解困市場、職工互助補充保險業和職工消費合作社等;建立特困職工檔案、送溫暖活動基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的決定
2009-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失效]
1981-12-13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1986修正)
1986-12-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墨西哥合眾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6-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地區和市合并后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前換屆問題的決定
1983-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四次修正本
2004-10-27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修訂)
2015-06-14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9-04-17宗教事務條例(2017修訂)
2017-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浙江省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和保護條例
2014-07-31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2013修訂)
2013-1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實施方案的通知
1970-01-01證券公司信息隔離墻制度指引
2010-12-29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
2010-1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加快鋼鐵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
2010-06-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的通知
2010-01-1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任免人員
2009-09-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地震災區醫療衛生防疫工作的意見
2008-06-23國務院關于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
2008-01-03國務院關于實施企業所得稅過渡優惠政策的通知
2007-12-26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的通知
2007-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