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條 已經建成的下列建筑物、構筑物,未采取抗震設防措施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抗震性能鑒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ㄒ唬儆谥卮蠼ㄔO工程的建筑物、構筑物;
(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筑物、構筑物;
?。ㄈ┯兄卮笪奈飪r值和紀念意義的建筑物、構筑物;
(四)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建筑物、構筑物。
【釋義】 本條是對已建建筑物、構筑物應當采取抗震加固措施的范圍、條件、方式的規定。
一、本條是對已建的建筑物、構筑物確定的必須進行抗震加固的要求。作為一項法律上的要求,本條詳細地規定了需要進行抗震加固的建筑物、構筑物的范圍、條件和方式。依據本條規定,需要進行抗震加固的建筑物、構筑物種類涉及到四類:一是屬于重大建設工程的建筑物、構筑物;二是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筑物、構筑物;三是有重大文物價值和紀念意義的建筑物、構筑物;四是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建筑物、構筑物。凡屬于需要進行抗震加固的建筑物、構筑物進行抗震加固的條件必須是已經建成的,而且未采取抗震設防措施。對于尚未建成的或者正在建的上述四類建筑物、構筑物的抗震設防應當根據本法第十七條和第十九條的規定進行抗震設防。對于已經建成的屬于上述四類的建筑物、構筑物,如果已經采取了抗震設防措施的,也不需要根據本條采取特別的抗震加固措施,除非法律另有規定。對于已經建成、未采取抗震設防措施屬于本條所列舉的四類建筑物、構筑物的抗震加固,本條規定的具體抗震加固方式是必須先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抗震性能鑒定,然后采取相應的抗震加固措施。所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抗震性能鑒定,是需要進行抗震加固的建筑物、構筑物進行抗震加固時必須遵守的法律要求,不進行抗震性能的鑒定,就不能有效地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二、重大工程對國民經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確保這一類工程滿足抗震設防要求,對預防地震破壞、減少地震損失具有全局意義,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對已建成的重大建設工程的建筑物和構筑物,凡未采取抗震設防措施的,應該進行抗震性能鑒定,并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其抗震性能鑒定和加固應按專門的規定進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筑物、構筑物的破壞將引發水災、火災、爆炸、劇毒、強腐蝕性物質大量泄漏和其他嚴重次生災害。對于已建的這類工程,凡未采取抗震設防措施的,應通過抗震性能鑒定,并采取必要加固措施,使其達到相應的抗震設防要求。有重大文物價值和紀念意義的建筑物、構筑物是寶貴的文化遺產,這些建筑物、構筑物由于使用時間長,存在著鋼筋銹蝕、混凝土碳化、木材腐蝕、蟲蛀等現象,抵御強震的能力不足。在地震中如被破壞,可能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應予足夠重視。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是指未來十年尺度,存在發生破壞性地震危險或者受破壞性地震影響,可能造成嚴重地震災害損失的城市和地區。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是我國防震減災工作的重點地區,對其中未采取抗震設防措施的建筑物、構筑物,包括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抗震性能鑒定和進行必要的加固是減輕地震災害的有效手段。
三、抗震性能鑒定是通過檢查現有建筑物和構筑物的設計、施工質量和維護保養現狀,按規定的抗震設防要求,對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進行評估。強烈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和構筑物的破壞是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現有建筑物和構筑物相當一部分未考慮抗震設防,有些雖然考慮了抗震但并不能滿足相應的設防要求。我國的抗震鑒定、加固的實踐和震害經驗表明,對現有建筑物和構筑物進行抗震鑒定,并對不符合鑒定要求的建筑物和構筑物的某些薄弱環節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是減輕地震災害的重要途徑。
在我國國家標準《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50023-95)中對建筑物抗震鑒定進行了規定。這一標準指出,現有建筑的抗震鑒定應包括下列內容及要求:1.搜集建筑的勘探報告,施工圖紙、竣工圖紙和工程驗收文件等原始資料;當資料不全時,宜進行必要補充實測。2.調查建筑現狀與原始資料相符合的程度、施工質量和維護狀況,發現相關的非抗震缺陷。3.根據各類建筑結構的特點、結構布置、構造和抗震承載力等因素,采用相應的逐級鑒定方法,進行綜合抗震能力分析。4.對不符合抗震鑒定要求的建筑提出相應的抗震對策和處理意見?,F有建筑的抗震鑒定,應根據下列情況區別對待:1.建筑結構類型不同的結構,其檢查的重點、項目內容和要求不同,應采用不同的鑒定方法。2.對重點部位和一般部位,應按不同的要求進行檢查和鑒定。3.對抗震性能有整體影響的構件和僅有局部影響的構件,在綜合抗震能力分析時應區別對待。抗震鑒定方法,可分為兩級。第一級鑒定應以宏觀控制和構造鑒定為主進行綜合評價,第二級鑒定應以抗震驗算為主結合構造影響進行綜合評價。當符合第一級鑒定的各項要求時,建筑可評為滿足抗震鑒定要求,不再進行第二級鑒定;當不符合第一級鑒定時,除該標準各章有明確規定的情況外,應由第二級鑒定作出判斷。對不符合鑒定要求的建筑,可根據其不符合要求的程度、部位對結構整體抗震性能影響的大小,以及有關的非抗震缺陷等實際情況,結合使用要求,城市規劃和加固難易等因素的分析,通過技術經濟比較,提出相應的維修、加固、改造或更新等防震減災對策。
我國國家標準《工業構筑物抗震鑒定標準》(GBJ117-88)對各類工業構筑物抗震鑒定標準進行了規定。該標準指出,進行抗震鑒定和加固,應首先調查有關勘探、設計和施工等原始資料,構筑物的現狀和隱患,并結合同類構筑物結構和地基的震害經驗,分析場地、地基土條件對構筑物抗震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該標準有關章節中規定可不進行抗震驗算和抗震加固的構筑物,應符合下列要求:1.滿足非抗震設計和施工驗收規范的要求。2.使用過程中未改變原設計的基本依據,或雖有改變但不降低構筑物的抗震能力;結構沒有重大損傷和缺陷。3.鋼筋混凝土結構或鋼筋結構的抗側力構件及其節點符合有關構造要求,無先行出現脆性破壞的可能。4.相鄰建(構)筑物、邊坡的震害不致危及被鑒定構筑物的安全。5.沒有對建筑抗震危險的場地條件;地基土無液化、失穩或嚴重不均勻沉降可能。
四、抗震加固措施包括增強強度、提高延性,加強整體性和改變傳力的途徑。增強強度、提高延性的措施有在建筑物和構筑物外面增加水泥砂漿面層、鋼筋網水泥砂漿面層或鋼筋混凝土面層,也可采用噴射混凝土的方法加固。對于磚煙囪可采用扁鋼網箍進行加固。加強建筑物和構筑物整體性措施,主要有加設圈梁、加設構造柱和加設拉桿等。外加圈梁可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梁或加型鋼圈梁。為防止砌體房屋外縱墻或山墻外閃、屋架或梁端外拔,通??刹捎美瓧U進行加固。結構抗震能力不足而須增強時,可采用增設抗震墻方法以改變其結構傳力途徑。所增設的抗震墻可分為磚抗震墻和鋼筋混凝土抗震墻兩種。
需要指出的是,對有重大文物價值和紀念意義的建筑物、構筑物的抗震加固與一般建筑物有較大的不同,加固后不能破壞原有建筑的形式和特點。加固時應注意:1.選材上應盡可能采用原材料,在不得已條件下,可在保持原風貌特點情況下,采用替代建筑材料。2.在方法上采用少破壞外表,多在內部考慮的方法。在不破壞原有建筑特點、風格、外貌的情況下,提高其抗震能力。
五、對已建建筑物和構筑物進行抗震加固,是我國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內容。經過加固的建筑物和構筑物在近幾年內發生的地震中,有的已經經受了考驗,證明抗震加固與不加固大不一樣,抗震加固確實是保證生產發展和人民生命安全的積極而有效的措施。最有說服力的例子是天津發電設備廠,唐山地震前,用了40多噸鋼材,加固了全廠64項主要建筑物,地震時全廠沒有一個車間倒塌,沒有一個屋架塌落,保障了設備完好,震后3天就恢復了生產。而相鄰的天津重機廠,震前沒有加固,遭到嚴重破壞,停產半年,修復加固用去了700多噸鋼材。又如,1981年1月,四川道孚發生6.9級地震,道孚縣城兩棟已經加固的建筑物(縣郵電局機房和糧食倉庫),震后完好,15分鐘后就同外界取得了聯系,并保障了震后的正常糧食供應??拐鸺庸滩粌H在發生地震時能大大減輕房屋的破壞,保障人員的安全,就是沒有發生地震,也在增強建筑物、構筑物的安全、延長使用年限、抗御其它災害等方面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11修訂)
2011-12-31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產生辦法和表決程序修正案
2010-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失效]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關于從國外調取民事或商事證據的公約》的決定
1997-07-03全國人大會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立陶宛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
2004-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的決定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1992)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03-15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議案辦法
2003-03-04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6-03-15實驗動物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法規匯編編輯出版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氣象災害防御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2017修正)
2017-11-17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接收外國衛星傳送電視節目管理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全國交通安全日”的批復
2012-11-1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10-22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
2012-06-04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2-03-15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12-0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浙江省嘉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扶貧辦等部門關于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擴大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05-07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6-10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200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