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條 根據本法第十七條規定,列入污染嚴重企業名單的企業,應當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公布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況,接受公眾監督。
【釋義】 本條是對嚴重污染企業應當公布有關信息,接受公眾監督的規定。
一、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清潔生產實施的監督;可以按照促進清潔生產的需要,根據企業污染物的排放情況,在當地主要媒體上公布污染物超標排放或者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規定限額的污染嚴重企業的名單,為公眾監督企業實施清潔生產提供依據?!北緱l要求被列入污染嚴重企業名單的企業公布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況。這是一項義務性規定:
(一)履行這項義務的企業需要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其污染物超標排放或者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規定限額;二是被省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在當地主要媒體上公布了名單;
(二)上述企業必須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形式和內容公布其污染物的排放情況。
二、信息公布制度不僅僅是公眾知情權的重要內容,也是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必要基礎條件。公眾是影響市場的決定性因素,公眾的關注將對企業產生巨大的壓力。美國的法律要求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要報告其向環境排放的有毒物質數量與組成,并將這種信息向公眾公開。其結果是企業為了避免成為環境不友好成員,不得不斷改變其工藝和使用替代原材料,實施清潔生產,大量削減了有毒物質向環境的排放。
三、考慮到我國企業數量多、規模小,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都非常有限。如果要求所有企業都公布污染物的排放情況,在技術上是難以做到的。目前本法只要求部分被點名的違法企業公布他們的排污信息,以此推動他們盡快實施清潔生產,達標排放;同時也期望通過設立此項制度達到警示功能,督促企業改善自身的環境形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2013年修正)
2013-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2009-06-27全國人大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的決議
1982-08-23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條約程序法
199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1998)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2001-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1994-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的決定
1997-05-09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2019-12-30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8)
2018-09-18出入境邊防檢查條例
1970-01-01農業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
2014-02-16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
2014-03-03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部門關于加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護意見的通知
2012-07-19軍工關鍵設備設施管理條例
2011-06-26國務院批轉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4-1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0-10-16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錄音制品支付報酬暫行辦法
2009-11-10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
2008-11-10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8-09-07國務院關于修改《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8-07-22國務院關于支持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08-06-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
2007-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