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我國地域遼闊,自然災害頻繁。加強抗災救災管理工作,對于減輕災害損失,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多年來,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抗災救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積累了不少經驗,但在管理上還存在一些問題。為進一步加強抗災救災管理工作,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抗災救災的方針和原則
?。ㄒ唬﹫猿址烙鶠橹?、救助為輔、自力更生、生產自救、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的方針。要增強防災抗災意識,積極做好自然災害的防御工作。災后不等不靠,災區廣大干部、群眾要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迅速開展生產自救、重建家園。要通過多種形式組織、動員社會力量支援抗災救災。提倡企事業單位和廣大群眾參加保險,建立多層次、相互聯系的農村專項保險基金和農村災害補償制度。要大力發展基層救災互助組織,積極開展互助互濟活動。
(二)堅持地方自救為主、中央補助為輔的原則。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確立自救為主的思想,積極主動地做好抗災救災資金、物資的準備工作。要根據歷年的災害損失情況,在年度計劃和財政預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抗災救災資金,并根據本級政府財力增長情況逐年有所增加。對遭受嚴重災害的地區,根據災害損失情況,中央給予適當補助。
(三)堅持統籌規劃、重點安排的原則。中央用于特大自然災害的抗災救災資金、物資,要統籌規劃,有章可循,優先安排重災區,適當照顧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當特大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占本省、自治區、直轄市上一年度國內生產總值一定比例或受災面積、死亡人數、死亡牲畜達到一定數量時(具體標準由國家經貿委商有關部門另行制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向國務院申請抗災救災資金、物資的補助。根據各地的受災情況、經濟發展水平和綜合減災能力,由國務院或國務院有關部門研究確定是否給予抗災救災資金、物資補助。
二、加強抗災救災工作管理
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密切配合,各負其責,認真做好抗災救災工作;同時,要加強同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協調,及時取得他們的支持。
(一)國務院委托國家經貿委負責綜合協調全國抗災救災工作,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統籌安排抗災救災資金、物資。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各自職責范圍內的抗災救災工作,分配和管理各項抗災救災資金、物資,指導、檢查本系統的抗災救災工作,并及時向國家經貿委、財政部等有關部門通報工作情況和資金、物資分配情況。
?。ǘ┑胤礁骷壢嗣裾鞔_承擔抗災救災綜合協調工作的機構,負責做好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和服務工作,加強抗災救災的綜合管理。
?。ㄈ┘訌妼篂木葹馁Y金、物資的管理。根據中央與地方事權、財權的劃分,對抗災救災資金、物資實行分級管理、分級負擔,做到專款專用,專項專用,確保重點,不得平均分配或挪用、截留。
?。ㄋ模┙⒈O督和處罰機制。監察、審計部門負責監察、審計各有關部門安排使用抗災救災資金、物資的情況,每年須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監察、審計結果,并抄送有關部門。要建立災情調查審核制度,對于虛報災情以及挪用、截留抗災救災資金、物資的地方和部門,要嚴厲處罰并通報批評;對直接責任人要嚴肅處理并追究其領導責任。
?。ㄎ澹┘訌姙那闇y報、統計及信息處理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加強抗災救災信息管理,提高災情測報和災情信息的處理能力,及時、準確掌握抗災救災工作動態。國家經貿委要組織有關部門開展重大自然災害損失的科學評定工作,制定全國災情統計標準,使災情統計工作逐步規范化。
?。┻m時報道災情和抗災救災工作,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振奮精神,團結抗災。要突出報道黨和政府對災區人民和救災工作的關懷,災區廣大干部群眾、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奮力抗災、生產自救和各地區、各部門互相支援的先進事跡。公開報道災情,要實事求是,有利于社會安定和抗災救災工作,防止產生消極影響。重大災情的報道由新華社統一發稿,局部災害一般只在當地報道。報道因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情況,應以主管部門核實的統計數字為準。凡公開報道要慎重,報道內容要按規定經有關部門審核。
三、抗災救災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申請中央補助抗災救災資金和物資,須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統一向國務院報告。自然災害發生后,各級地方人民政府領導要及時深入受災現場,加強組織協調,指揮抗災救災工作,依靠本地區的財力、物力解決抗災救災問題。確需中央補助資金和物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核實后,以文電形式向國務院報告,并抄送國務院有關部門。報告內容主要包括:本次(階段)災害發生范圍及損失情況,地方投入抗災救災資金和物資情況,請求中央補助的資金、物資的數量及用途等。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一般不要派人進京匯報災情,如確需派人進京向國務院匯報,要先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告國務院,經批準后,由國務院或國務院委托國家經貿委組織有關部門共同聽取匯報,其他部門原則上不再重復聽取匯報。地、市、縣人民政府不要越級進京匯報。
?。ㄈ┦?、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求幫助協調解決的有關抗災救災資金、物資等問題,由國家經貿委負責組織協調。需要答復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事項,一般由國家經貿委匯總答復。國務院有關部門承辦的事項,可將辦理結果直接答復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并抄送國家經貿委。
?。ㄋ模┑胤饺嗣裾坝嘘P部門要及時報告和檢查抗災救災資金、物資的分配使用情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接到下撥抗災救災資金、物資的文件后,要在30天內將資金、物資分配使用情況報國家經貿委,并抄送國務院有關部門。國家經貿委要定期匯總有關情況并向國務院報告。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要對抗災救災資金、物資的分配使用情況實施監督,及時進行檢查。
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根據本《通知》精神,制定和完善抗災救災管理辦法及資金、物資的分配使用辦法。凡與本《通知》精神不符的規定,以本《通知》為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2013年修正)
1970-01-01郵票發行監督管理辦法(2013修正)
2013-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2010-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決定(2001)
2001-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2001)
2001-06-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合作打擊非法販運麻醉藥品、精神藥物及其前體的協議》的決定
2004-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
1990-04-0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9第二次修訂)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2004-08-28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退耕還林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
2019-04-23快遞暫行條例
2018-03-27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2014-04-25關于印發《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的通知
2014-03-10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開放有關政策的批復
2012-06-2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國務院關于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的通知
2008-06-07關于進一步做好地方企業財務快報工作的通知
2008-05-26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08-02-18國務院關于松花江流域防洪規劃的批復
2008-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