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國務院同意農業部《關于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系的意見》,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實際情況,認真貫徹執行。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發〔1993〕11號)下發后,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在延長土地承包期、穩定和完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效果是好的。但在實際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認真研究解決。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和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黨在農村的一項基本政策和我國農村經濟的一項基本制度,必須保持長期穩定,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要通過強化農業承包合同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使農村的土地承包關系真正得到穩定和完善。
附件:關于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系的意見
(農業部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三十日)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發〔1993〕11號)的精神,進一步穩定和完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的穩定,我部用了一年時間,對各地延長土地承包期、“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
從大量的實地考察和對百縣3.9萬個村的統計及農戶問卷調查結果看,各地在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廣大農民和基層干部對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的政策普遍擁護。百縣調查結果表明,現已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村完成了延長土地承包期工作。從各地實踐看,總的情況和效果是好的。但是,在此過程中,也存在和暴露出一些問題:一是干部、群眾對某些政策的理解差異較大;二是一些地方在具體實施中出現偏差,還需要有相應配套的政策措施和及時的工作指導。針對上述情況,現就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系的有關問題提出如下意見:
一、切實維護農業承包合同的嚴肅性。各地要嚴格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國務院批轉農業部關于加強農業承包合同管理意見的通知》(國發〔1992〕52號文件)的要求,依法加強農業承包合同管理,做好承包合同的續訂、鑒證、糾紛調解和仲裁工作,以穩定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并將其納入法制管理的軌道。要堅決維護承包合同的嚴肅性。一方面,嚴禁強行解除未到期的承包合同,對違反法律、法規和政策,強行解除未到期承包合同,侵害農民合法權益的行為,要堅決糾正;造成嚴重后果的,要依法查處。另一方面,要教育農民嚴格履行承包合同約定的權利和義務,對無正當理由拒絕履行承包合同規定義務的,應依法嚴肅處理。
二、積極、穩妥地做好延長土地承包期工作。延長土地承包期的工作,應在原承包合同期滿后,在總結經驗、完善承包辦法的基礎上進行。發包方與農戶簽訂的合同,到期一批,續訂一批,把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在此過程中,要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切忌“一刀切”。原土地承包辦法基本合理,群眾基本滿意的,盡量保持原承包辦法不變,直接延長承包期;因人口增減、耕地被占用等原因造成承包土地嚴重不均、群眾意見較大的,應經民主議定,作適當調整后再延長承包期。
進行土地調整時,嚴禁強行改變土地權屬關系,不得將已經屬于組級集體經濟組織(原生產隊)所有的土地收歸村有,在全村范圍內平均承包。如人少地多的組級集體經濟組織絕大多數農民愿意在全村范圍內進行重新調整的,應由縣、鄉兩級農業承包合同管理機關一起調查核實,并對土地補償及債權、債務提出切實可行的處理意見,報縣級人民政府批準后方可進行。
嚴禁發包方借調整土地之機多留機動地。原則上不留機動地,確需留的,機動地占耕地總面積的比例一般不得超過5%.
三、提倡在承包期內實行“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有利于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鞏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各地應積極提倡。實行“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地方,要不斷開辟新的就業門路,切實解決好新增勞動力的出路問題。
未實行“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地方,也應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定。對于確因人口增加較多,集體和家庭均無力解決就業問題而生活困難的農戶,盡量通過“動帳不動地”的辦法解決,也可以按照“大穩定、小調整”的原則,經該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大多數農民同意,適當調整土地。但“小調整”的間隔期最短不得少于5年。
四、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延續和發展,應納入農業承包合同管理的范圍。在堅持土地集體所有和不改變土地農業用途的前提下,經發包方同意,允許承包方在承包期內,對承包標的依法轉包、轉讓、互換、入股,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但嚴禁擅自將耕地轉為非耕地。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形式、經濟補償,應由雙方協商,簽訂書面合同,并報發包方和農業承包合同管理機關備案。在承包經營權轉讓時,必須保護實際耕地者的權益,各地要制定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費最高限額。債務人不得以土地抵頂債款。
在二、三產業比較發達、大部分勞動力轉向非農產業并有穩定收入、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比較健全的地方,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可以采取多種形式,適時加以引導,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在堅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長期穩定的基礎上,要不斷完善和健全雙層經營體制,鼓勵和引導集體經濟組織逐步壯大經濟實力,從而增強集體經濟組織為農戶提供生產、經營和技術服務的實力。
五、不得借調整土地之機變相增加農民負擔。延長土地承包期和進行必要的土地調整時,不得隨意提高承包費,變相增加農民負擔。除工副業、果園、魚塘、“四荒”等實行專業承包和招標承包的項目外,其它土地,無論是叫“口糧田”、“責任田”,還是叫“經濟田”,其承包費都屬于農民向集體經濟組織上交的村提留、鄉統籌的范圍,要嚴格控制在上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以內。
六、保護繼承人的合法權益。承包人以個人名義承包的土地(包括耕地、荒地、果園、茶園、桑園等)、山嶺、草原、灘涂、水面及集體所有的畜禽、水利設施、農機具等,如承包人在承包期內死亡,該承包人的繼承人可以繼續承包,承包合同由繼承人繼續履行,直至承包合同到期。為保護集體資產和促進生產發展,對技術要求較高的專業性承包項目,如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中只有不滿16周歲的子女、或者只有不能辨認或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集體可收回承包項目,重新公開發包。但死者“個人承包應得的個人收益”,由發包方或接續承包合同者給予合理補償,其補償作為遺產,依法繼承。
七、要加強對延長土地承包期工作的領導。延長土地承包期工作政策性強,涉及千家萬戶,關系到農村經濟發展、改革和社會穩定的大局,各級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各級主管部門要在同級黨委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做深入細致的工作,引導農村基層干部和廣大農民全面理解和正確貫徹中央政策;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要督促和支持農業承包合同管理部門做好延長土地承包期的指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監督、各類承包合同的管理、承包糾紛的調解和仲裁等工作,以避免承包糾紛的發生和蔓延,維護農村正常的生產秩序和社會的穩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2015年修正)
2015-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
2014-0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修訂)
200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2-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耳其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2-09-2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市轄區土地審批權限問題的答復
1990-11-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京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6-01-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1999-12-25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2003-03-10城鎮燃氣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11-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青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11-18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規程(試行)
2013-08-28國務院關于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3-01-08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16號
2012-03-28國務院關于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2-01-27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2011-03-0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10-10-27關于全國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視頻會議的補充通知
2010-10-26全國人口普查條例
2010-05-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意見
2009-10-18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條例
2009-05-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廢止食品質量免檢制度的通知
2008-09-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地震災區醫療衛生防疫工作的意見
2008-06-23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2008年)
2008-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