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條 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和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
【釋義】
本條是關于排放水污染物必須遵守污染物排放標準和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原則要求的規定。
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是結合生產技術和污染控制技術所確定的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標準限值。規定禁止超標排污,對我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的完善有著重要意義。具體而言,在沒有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地方,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不得超過國家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在有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地方,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不得超過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超過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排放污染物將構成違法,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是控制重點水污染物排放量的有效手段。原水污染防治法規定,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對實現水污染物達標排放仍不能達到國家規定的水環境質量標準的水體,可以實施重點污染物排放的總量控制制度。為進一步加強對水污染物的源頭削減和排放控制,本次修訂取消了對實施重點水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的水體的范圍。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削減和控制本行政區域的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并將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分解落實到市、縣人民政府。市、縣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要求,將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分解落實到排污單位。對排放水污染物超過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本法規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按照權限責令限期治理,處應繳納排污費數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限期治理期間,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限制生產、限制排放或者停產整治。限期治理的期限最長不超過一年;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關閉。上述規定體現了我國對水污染物排放的監管從濃度控制方式向濃度與總量控制相結合的方式的轉變。
目前,受國務院委托,原國家環保總局已經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分別簽訂了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目標責任書,各地方也層層分解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將其落實到地市和重點排污企業。《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對“十一五”主要環保指標,包括重點水污染排放總量控制指標作出了具體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2018修正)
2018-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2017修正)
2017-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動員法
2010-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1982)
1982-12-10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村民委員會和村經濟合作社的權利和關系劃分的請示的答復
1992-01-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克羅地亞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1997-05-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年三所列全國性法律增減的決定
1997-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
1999-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4-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3-07-02臺灣省出席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立法會和司法機關產生辦法的決定
1993-03-31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1997-12-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2003-03-06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國務院關于修改《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旅行社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
2011-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1-01-26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11-01-21國務院關于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0-12-20關于調整2010年化肥出口關稅的通知
2010-11-29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