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條 債務人是委托合同的委托人,被裁定適用本法規定的程序,受托人不知該事實,繼續處理委托事務的,受托人以由此產生的請求權申報債權。
【釋義】
本條是關于破產程序中委托合同的受托人申報債權的特別規定。
委托合同是我國《合同法》規定的有名合同的一種。我國《合同法》第三百九十六條規定,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約定,由受托人處理委托人委托事務的合同。委托合同帶有一定的人身依附的性質,即合同的成立、履行都直接依附于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因此,當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因某種原因喪失了履行合同的能力,將直接導致委托合同的終止。我國《合同法》第四百一十一條就明確規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破產的,委托合同終止。
按照委托合同的性質,委托合同終止以后,雙方當事人履行完合同所約定的義務,相互之間就不存在任何權利義務關系。委托人不能再要求受托人處理事務;受托人也不能再以受委托人委托的名義,按照委托合同的約定處理事務。如果受托人繼續處理委托事務,其所產生的法律后果由受托人自己承擔,并且不能就處理委托事務這一行為向委托人主張報酬請求權或者其他權利。但是,因破產程序開始而導致委托合同終止的情況比較特殊,受托人可能未接到委托人破產案件受理的通知,并且不知道委托人進入破產程序的事實,仍然以為委托合同繼續有效,仍然按照委托合同的約定,為了委托人的利益處理委托事務。對于這種善意的受托人,如果一概不承認其行為對委托人的效力,所產生的債權不能進行債權申報,從道理上講是不公平的。因此,不少國家的破產法均規定,善意受托人在委托人破產宣告后處理委托事務所產生的債權,作為破產債權。本條從保護善意受托人的角度出發,對受托人在委托合同因破產程序開始而終止后處理委托事務的行為的效力問題,做了與其他國家大致類似的規定。根據本條規定,受托人不知委托人進入破產程序的事實而繼續處理委托事務的,因此所產生的債權雖然產生在破產案件受理以后,仍然可以進行債權申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2018修正)
201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2010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11-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名單
2010-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政府保健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88修正)
198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五)
1992-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
2003-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2007年行政長官和2008年立法會產生辦法有關問題的決定
2004-04-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3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4-06-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4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5-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 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1989-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失效]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1978年底以前頒布的法律進行清理情況和意見報告的決定
1987-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2003-08-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6第三次修訂)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修訂)
2016-02-06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烈士褒揚條例(2019第二次修訂)
2019-08-01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植物檢疫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2018-07-31直銷管理條例
2005-08-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4-12-16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
2014-03-14國務院關于印發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11-12關于印發《出國留學經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11-02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