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條 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由債務人財產隨時清償。
債務人財產不足以清償所有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的,先行清償破產費用。
債務人財產不足以清償所有破產費用或者共益債務的,按照比例清償。
債務人財產不足以清償破產費用的,管理人應當提請人民法院終結破產程序。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請求之日起十五日內裁定終結破產程序,并予以公告。
【釋義】
本條是關于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清償的規定。
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是保證破產程序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在破產程序中,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是隨時發生的,為了保證破產程序的順利進行,當破產費用或者共益債務發生時,應當由債務人財產隨時予以清償。實踐中,有的在破產費用或者共益債務發生后隨時予以支付,有的則是在破產財產分配時預先予以扣除。
與共益債務相比較,破產費用是破產程序本身所必需的費用,如果債務人財產不能夠支付破產費用,例如,不能支付破產案件訴訟費用、債務人財產的管理費用或者管理人的報酬,將直接導致破產程序無法進行下去。因此,在債務人財產不足以同時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的情況下,應當優先清償破產費用。所謂優先清償是指在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兩者都未受清償時何者優先的問題。
本條第三款規定的是債務人財產不足以清償破產費用或者共益債務二者之一時的清償規則。依照本款規定,債務人的財產不足以清償破產費用的,按照可分配財產的金額占未清償費用總額的比例對各項破產費用予以清償。當債務人的財產足以清償破產費用,但是不足以清償共益債務的,同樣,按照可分配財產的金額占未清償共益債務總額的比例對各項共益債務予以清償。
出現債務人財產不足以支付破產費用的情形,一般來說破產程序將無法繼續進行,或者即使繼續進行也沒有實質意義。因此,人民法院應當依管理人的申請依法終結破產程序。但是,如果債務人只是出現暫時不能支付破產費用的困難,待困難消失后能夠支付的,破產程序應當繼續進行。如果債務人財產足以支付破產費用,但是不足以清償共益債務的,管理人應當在變賣債務人財產后依法清償共益債務,同樣也不存在破產程序的終結問題。
此外,本款還對提請終結破產程序的主體和人民法院裁定終結破產程序的期間作了規定,有權提請終結破產程序的主體限于管理人,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請求之日起十五日內裁定終結破產程序,并予以公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2019修正)
2019-04-2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嚴懲嚴重破壞經濟的罪犯的決定[失效]
1982-03-08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9-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已修定]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在一九七九年設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將革命委員會改為人民政府的決議
1979-09-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定
1983-03-05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海南行政區建置的決定
1988-05-31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3-03-22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1995-05-10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
1998-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修訂)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6-02-28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修訂)
2016-06-19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06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1-22規章制定程序條例(2017修訂)
2017-12-22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存款保險條例
2015-02-17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50項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
2013-07-13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務院工作規則》的通知
2013-03-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03-02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