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條 【緊急狀態】發生特別重大突發事件,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環境安全或者社會秩序構成重大威脅,采取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應急處置措施不能消除或者有效控制、減輕其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進入緊急狀態的,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國務院依照憲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決定。緊急狀態期間采取的非常措施,依照有關法律規定執行或者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另行規定。
條文注釋
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的主體:根據憲法和戒嚴法的規定,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涉及三個主體,即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和國家主席。對于全國或者個別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緊急狀態,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國家主席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對于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范圍內部分地區的緊急狀態,由國務院決定并宣布。
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的條件:緊急狀態是一種非正常狀態,不到不得已的情況下,不得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戒嚴法第二條規定:“在發生嚴重危及國家的統一、安全或者社會公共安全的動亂、暴亂或者嚴重騷亂,不采取非常措施不足以維護社會秩序、保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的緊急狀態時,國家可以決定實行戒嚴。” 本法的規定與戒嚴法的精神是一致的,就是只有當事態極其嚴重,威脅到國家安全、社會安全以及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財產安全,并且采取其他法律規定的正常措施不能夠維護秩序、保障安全的情況下,有權機關才能夠決定并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緊急狀態期間采取的非常措施:包括戒嚴法規定的戒嚴期間可能采取的措施,以及戒嚴以外其他緊急狀態情況下采取的非常措施。戒嚴以外其他緊急狀態情況下采取的非常措施,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另行規定。無論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的全國或者個別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緊急狀態,還是由國務院決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范圍內部分地區的緊急狀態,需要采取非常措施的,均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規定。
關聯法規
《憲法》第67、80、89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戒嚴法》第3、13-20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2015)
2015-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2010修訂)
2010-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號
2013-03-16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檢察署暫行組織條例[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
1982-12-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嚴懲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的犯罪分子的決定
1991-09-04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地方性法規對法律中沒有規定的行政處罰行為可否作出補充規定問題的答復
1996-04-26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8-03-0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的決定
2001-10-27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修訂)
2003-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取消76項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的決定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3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破損污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國旗回收處理工作的通知
2009-10-15國務院關于同意成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協調小組的批復
2009-07-14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融資性擔保業務監管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09-04-2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09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2009-03-27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8-12-27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集中力量深入開展打擊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專項行動的通知
2008-09-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08年節能減排工作安排的通知
2008-07-15地質勘查資質管理條例
2008-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