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條 檢察官提出申訴和控告,應當實事求是。對捏造事實、誣告陷害的,應當依法追究其責任。
【釋義】 本條是關于檢察官提出申訴和控告,應當實事求是的規定。
我國《憲法》第四十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從憲法的精神看,檢察官同普通公民一樣都平等地享有申訴權和控告權,檢察官在行使申訴權和控告權時,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否則就可能侵害他人或國家的利益。一般說來,其應承擔的義務主要有:
1.檢察官提出申訴和控告,應當實事求是。這就要求檢察官在申訴和控告時,必須如實地反映情況,對時間、地點、參加人員、情節、結果等情況,都要做到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合乎實際情況,切不可為了實現個人的某種目的而弄虛作假。因為受理機關只有了解案件的真實情況,才能作出正確的處理決定。如果申訴和控告反映的情況不真實,輕則會延長作出正確決定的時間,浪費國家的人力、財力;重則可能損害他人或國家的重大利益。
2.不得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故意捏造事實,向有關機關控告、檢舉,使他人受到行政或刑事處分的行為,是法律所禁止并且應當予以處罰的行為。對于故意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的檢察官,人民檢察院應當根據其行為的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或行政處分;對于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行為,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誣告陷害罪的規定追究其刑事責任。如果檢察官利用職權采取上述做法,徇私枉法、徇情枉法、使明知無罪的人受追訴,則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條徇私枉法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如果行為人的行為給他人造成名譽損害的,應當賠禮道歉、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給國家和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負責賠償經濟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的決定
2010-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十三號
2010-0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九號
2009-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1982)
1982-08-2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墨西哥合眾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1980-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已修正)
1986-04-1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行政機關是否可以自行決定委托問題的答復
1996-11-05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199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1修訂)
2001-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修訂)
2004-04-06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2006年修正)
2006-02-28國務院關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暫行規定(2014修訂)
2014-07-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
2019-08-12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8-0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11-27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3-07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
2014-02-28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1-23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6-26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0-01-08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