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將輕工業部《關于大力發展日用工業品生產的報告》轉發給你們。
二輕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個系統生產的成千上萬種日用工業品,對于豐富人民生活、繁榮市場、擴大出口、支援工農業生產和為社會主義建設增加資金積累,起著重要的作用。
近幾年來,由于“四人幫”的干擾破壞,嚴重地影響了國家在這方面政策、計劃的貫徹和落實,致使日用工業品的生產發展不快,品種減少,市場供應緊張,給人民生活帶來很大不便。粉碎“四人幫”以后,黨中央曾多次指示,要搞好輕工業,要安排好市場,日用工業品,也不能忽視,不能放松,不能小看小商品,弄不好會出大問題。望各地認真檢查一下這方面工作的落實情況,采取必要的措施,把已轉產的廠子,減少了的品種,還有一些群眾喜歡的名牌產品,逐步轉回來,恢復生產。同時,要不斷創新,不斷提高質量。對二輕工業必要的設備、材料、資金要給予保證,不許挪用。要加強對日用工業品生產的領導,建立與健全各級二輕管理機構;認真落實黨對二輕集體經濟的各項政策,進一步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促進日用工業品生產更快地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望各省、市、自治區接到這個文件后,認真討論幾次,積極貫徹執行,并將情況報告國務院。
關于大力發展日用工業品生產的報告
最近,中央領導同志對日用工業品的生產和市場供應作了重要批示,指出:“市場上小商品少了,確是事實,群眾反映不少。不能小看小商品,弄不好是個大問題。對此我們是有過經驗的,大家也是沒有異議的。現在的問題,恐怕就是沒有哪個在真正的管。”這一批示,指明了當前日用工業品生產和市場供應上存在的主要問題,體現了黨中央對人民生活的極大關懷,也是對我們有關部門極大的鞭策和鼓舞。我們經過認真地學習和研究,決心采取有力措施,迅速把日用工業品的生產搞上去,進一步把市場安排好。現把情況和意見報告如下:
近幾年來,二輕工業生產雖然發展較快,但突出的問題是日用工業品的品種減少,為人民生活服務的比重下降。當前,在全國二輕工業總產值中,為人民生活服務的比重大體只占百分之四十,比一九六五年下降百分之十,比一九五七年下降百分之三十。
日用工業品品種減少,生產數量不足,而社會需要量越來越大,市場供應比較緊張,確實給群眾生活帶來很多不便。例如布鞋,雖然十年來增長了一倍,但實際產量只有一億四千多萬雙,全國平均每七個人才有一雙;皮鞋就更少了,現有年產量,除去出口,平均十四個人一雙;服裝成衣,十年翻了一番,但全國平均,每人不到一件;鐵鍋平均每三戶一口;家具平均每十戶一件。
日用工業品減少和市場供應不足,主要是“四人幫”的干擾破壞造成的。他們破壞革命,破壞生產,把人們的思想搞亂了,把管理體制搞亂了,把物資渠道搞亂了,把政策搞亂了,造成了不良后果。
一、對日用工業品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生產陣地不穩定。
黨中央一再強調日用工業品的重要性,再三指示要安排好生產,搞好輕工市場。但是,有些人把日用工業品看作“可有可無”,“可多可少”,“無關緊要”,片面強調它是小商品,產供銷得不到妥善安排,企業經常撤并,資財經常平調,產品隨便擠掉。使得不少干部和工人思想不安,認為搞日用工業品“困難太多”、“低人一等”。在這種重大輕小的思想影響下,有些生產日用工業品的企業任意改產轉向,使日用工業品的生產經常處于動蕩不定、忽上忽下的狀況。
二、管理機構變動頻繁,削弱了領導和管理。
二輕工業行業多,隊伍大,企業多數是集體所有制,政策性強,必須有個專管機構。機構變動頻繁,這對日用工業品生產的發展影響很大。廣東省有的市,從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二年,管理機構和管理體制變動了八次,管理混亂,丟掉了產品一百七十三種,其中傳統名牌產品就有六十七種;還有的市由于機構、體制多變等原因,使產品減少了一百六十二種,有時連筷子和算盤也買不到,群眾意見很大。天津市一九六八和一九七0年兩次改變管理體制,把相當一批企業不適當地下放到區,放松了領導和管理,使日用工業品丟掉二百八十六個品種。
三、生產缺乏統籌安排,原材料供應不足。
目前,二輕工業產品納入部和省、市、自治區計劃的,約占總產值的百分之四十。加上商業、外貿帶料加工,大體占百分之五十左右。列入省、市、自治區以上計劃的,原材料供應比較好,但指標有缺口,有些品種規格不對路。為數眾多的日用工業品,一部分納入了地、縣計劃,又大多數只下指標,沒有原材料。至于沒有納入計劃的產品,基本上處于自由生產、自找原料的狀況,找到材料就干,找不到就轉,生產極不正常。
有些地區,把分配給輕工市場的原材料,隨意擠占挪用,對生產有很大影響。有的地區反映:“上邊按塊砍,下邊保重點,輪到小商品,只剩一點點。”四川省反映,今年下達給地、市、州二輕工業部門的各種成型鋼材指標五萬五千四百八十噸,指標到縣扣掉了百分之二十點四,剩下了四萬四千六百一十二噸;到九月份為止,只供應了二萬一千六百二十八噸,占省計劃分配數的百分之三十八點九。
四、有些政策不落實,影響職工的積極性。
生產日用工業品的企業,多數是集體所有制企業。但是不少地方沒有很好地按照黨的政策,正確對待社會主義的集體所有制經濟。有些地區和部門,隨意平調集體所有制的資財;有的日用工業品,價格規定不合理,造成企業虧損;有些地區,國營企業干部能聽的報告,能看的文件,二輕集體所有制企業的干部,包括在縣手工業局作領導工作的干部,不能聽,不能看,更不能同國營企業的干部互相交流,甚至國家干部調到集體所有制企業以后,也不能繼續享受國家干部的政治待遇。有的地方,甚至不承認集體所有制企業的工人是工人階級的組成部分。工資和勞保待遇也不夠合理,有的地區,工資比同行業同工種的國營企業低得較多;還有少數地區沒有實行勞保待遇,年老體弱的職工,七、八十歲了,不能退休;有些地區,在勞保用品、高溫補助、口糧標準、副食品供應上,也都存在著差別。
以上這些問題,都直接影響日用工業品的生產和市場供應。這些問題與我們重視不夠、抓得不力也有直接關系。
要解決小商品減少的問題,把日用工業品搞上去,必須深入揭批“四人幫”,肅清其流毒和影響。必須搞好企業整頓,加強領導班子和職工隊伍的建設。要真正解決一個“管”字,真正做到管理有機構,生產有陣地,計劃有位子,物資分配有比例,政治上一視同仁,經濟上合理待遇。
第一,黨委要加強對日用工業品的生產和供應工作的領導。許多日用工業品東西雖小,影響甚大。對于繁榮市場,保障城鄉人民生活需要,支援工農業生產,擴大出口,支援國家建設,都有重要的作用。二輕工業是生產日用工業品的主要工業部門,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快社會主義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建議各級黨委進一步加強對二輕工業工作的領導,根據一九七一年全國日用工業品座談會的精神,對日用工業品的生產和供應工作,進行一次認真的檢查,總結經驗教訓,做好妥善安排。重工業要抓,輕工業也要抓;大商品要抓,小商品也要抓;既要抓高、精、尖,也要抓低、粗、小。
第二,建立健全管理機構,充實和加強領導力量。
多年來,各地二輕工業管理機構變動頻繁、日用工業品生產幾起幾落的經驗教訓,要認真總結。為了加強對二輕集體所有制工業的管理和領導,保證日用工業品生產的穩定發展,各省、市、自治區和地、市、縣,都應本著精簡的原則,建立和健全二輕工業專管機構,并把熱心和有能力的同志充實到領導班子,加強領導力量,切實地把日用工業品的生產抓起來。
第三,增加計劃產品,切實解決原材料問題。
切實把日用工業品的生產、建設、物資、勞動、工資、科研、設備等,納入國家統一計劃,統籌兼顧,全面安排。要增列一些國家和部管產品,對于與國計民生關系重大的產品、全國調撥產品、出口產品、民族用品,要納入國家計劃和部管計劃;其他產品,分別納入省、市、自治區和地、市、縣各級計劃。各級管理的產品,都要編制目錄。不管納入哪一級計劃,都應切實保證原材料的供應。分配給生產日用工業品的原材料,不準擠占和挪用。國家分配的專門用于生產小五金制品和中小農具的廢次鋼材和邊角料,供應體制不要隨意改變,要堅持傳統的辦法,由輕工業部直接下達。
各級二輕工業部門要會同商業部門,對日用工業品生產和市場供應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分類排隊,搞好產銷平衡。對市場急需的、缺門的、短線的產品,請省、市、自治區黨委采取有力措施,做緊急安排。建議國家計委也增撥一批材料,進行專項安排。為了發揮沿海地區的生產潛力,擴大出口,建議適當進口一批必需的原材料,增產出口產品。
為了補充國家分配原材料之不足,二輕工業部門應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地發展一些原材料生產,自產自用,國家要在政策上予以保護,在物資和資金上予以支持。企業要大搞綜合利用,節約代用,降低消耗,使有限的物資,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四,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增加花色品種。
日用工業品的質量,關系到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國家的對外聲譽。我們必須以對人民、對國家高度負責的精神,嚴肅對待產品質量問題。二輕工業企業一定要把提高產品質量,增加花色品種放到第一位,認真抓好。要加強企業管理,嚴格質量檢驗制度。不合質量標準的產品,不準出廠,出了廠的,要包修、包退、包換。生產日用工業品的企業,不得隨意改產轉向,不得隨意改變隸屬關系,以保證日用工業品生產的穩定發展。對于已經丟掉的產品,凡是人民需要的,都要迅速恢復生產。要不斷創新,大力增加花色品種。
第五,做好“手工業三十五條”的修訂工作。
過去制訂的“手工業十八條”、“手工業三十五條”,對于推動日用工業品生產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隨著形勢的發展,中央領導同志一再指示修改“手工業三十五條”。但由于“四人幫”的干擾破壞,未能實現。幾年以來,我們和各省、市、自治區主管部門,曾進行了不少調查研究。現在,根據二輕工業發展變化的實際,認真總結經驗,修訂“手工業三十五條”的條件已經基本具備了。目前,我們正積極進行這項工作。
以上報告,如無不當,請批轉各地研究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1998-06-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立陶宛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3-08-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植樹節的決議
1979-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華僑捐資興辦學校辦法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989-1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郵票過渡性安排的意見
1998-07-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修訂)
1998-08-29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9)
2019-03-02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2017修正)
2017-11-17農田水利條例
2016-05-17山東省救災物資儲備庫管理辦法
2014-12-24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的通知
2013-0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