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機費有望調整,信產部專題調研,多部門協商方案,將出臺合理方案解決高話費——
????“關于市民反映的北京電信資費較高問題,信產部已作過專題調研,并與相關部門溝通、協商解決方案。相信在多部門的支持下,該問題能夠得到妥善的解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信產部新聞處王立健說。
????據了解,一個針對北京地區電信資費的“合理”方案可能浮出水面。這是信產部首次就北京的電信資費問題表態。
????關注北京手機資費降低呼聲??北京電信資費為啥高?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室主任王學慶表示,原因有三:其一,運營商不敢降價。因為北京是首都,各種管制在北京監督都比較嚴格;其二,在北京不必打價格戰。因為北京居民的收入水平較高,聯通、移動放號比較順利。但在偏遠農村不一樣,逼著運營商必須降價。另外在北京,聯通沒有對移動形成很大的競爭,所以移動也沒有必要降。聯通也沒有必要降,維持在比移動低10%的價差;其三,運營商不愿意降,實現利潤最大化。
????昨天,北京消費者協會呼吁北京降低手機資費的消息引起市民的強烈反響。“北京的話費全國最高!早就該降了!”、“喊了多年了,為什么就是不降?”……這樣的呼聲充斥在網絡上,將處于全國電信資費制高點的北京拋到風口浪尖上。就此,信息產業部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了回應。
????最新回應:資費合理方案將出臺
????“關于市民反映的北京電信資費較高問題,信產部已作過專題調研,并與相關部門溝通、協商解決方案。相信在多部門的支持下,該問題能夠得到妥善的解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信產部新聞處王立健說。
????據了解,一個針對北京地區電信資費的“合理”方案可能浮出水面。這是信產部首次就北京的電信資費問題表態。
????目前,我國電信資費管制原則是政府定價,手機一直采取主叫、被叫同時收費的模式。從去年年初開始,信產部官員就放出信號,推進電信資費管理方式改革,逐步建立電信資費市場化形成機制。大方向是將電信資費的決定權“交給企業、還給市場”。
????不過,在全國其他省市電信資費尤其是手機降價烽火燃燒,甚至在
廣州、
營口、
煙臺等城市以及一望無際的中國鄉村單向收費勢不可擋時,北京卻依然固守。
????新聞分析:北京電信資費為啥高
????市消協有關負責人前天指出,北京目前手機資費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在服務成本和條件大致相同下,消費者卻多付出一倍以上的資費。同樣建網、同樣經營,為什么北京的收費就要高出幾分呢?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室主任王學慶表示,原因有三:其一,運營商不敢降價。因為北京是首都,各種管制在北京監督都比較嚴格;其二,在北京不必打價格戰。因為北京居民的收入水平較高,聯通、移動放號比較順利。但在偏遠農村不一樣,逼著運營商必須降價。另外在北京,聯通沒有對移動形成很大的競爭,所以移動也沒有必要降。聯通也沒有必要降,維持在比移動低10%的價差;其三,運營商不愿意降,實現利潤最大化。
????但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的游五洋則認為,北京的運營商相對比較規范一些,“規范的資費就是目前的狀況。”
????王學慶稱,現行資費標準是1994年制定的,離現在已有12年,12年來標準資費感覺沒有太大變化。根據信產部提供的數據,我國去年電信資費水平下降了約9%,但北京消費者在手機運營商變化多端的促銷、套餐中,感覺并不深刻。 #p#分頁標題#e#
????專家建議:電信資費應引入聽證制
????北京市消協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關于手機資費消費者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有三:一是現行的手機資費偏高,價格不合理,應下調;二是手機月租費應當減少或取消;三是取消雙向收費,實行單向收費。
????在此業界也有很多爭論。專家普遍認為,北京先行的手機資費過高,應該降。但怎么個降法卻值得商榷。因為北京是全國的風向標,如果北京手機資費變革,將會在全國引發連鎖反應,惡性價格戰也許會隨之而來。這是業界所擔心的。
????尤其是爭論焦點的“雙改單”,依然有兩派不同的觀點。唱反對調的專家認為,單向收費會影響手機服務質量。專家闞凱立就是這種觀點的堅持者,他認為單向收費會打破主被叫雙方的利益均衡,同時,在主被叫雙方是不同的運營商時,單向收費會使運營商間的利益關系復雜化,并進而影響互聯互通,從而損害消費者的利益。游五洋認為,消費者應該對單向收費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單向收費并不意味著資費降低,關鍵是給消費者提供多種選擇方式。
????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劉俊海指出,資費改革應引入聽證程序,使通話收費標準的確定公平化、透明化,充分論證手機資費標準的
合法性、正當性、合理性。這得到了很多專家的認同。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宋俊德贊同引進聽證制,聽聽社會各界的心聲。
????各方態度:移動、聯通不愿表態
????北京移動、北京聯通都推出了各種套餐,但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面對北京消費者的質疑,兩家手機運營商是一副身不由己的態度。北京聯通內部人士表示,電信資費是否調整在于政府而不在運營商。北京移動的有關人士也表示,電信資費價格和月租費問題企業無法決定,不愿接受采訪。
????他山之石:廣州嘗試“單向收費”
????2003年作為省會的廣州就開始嘗試“單向收費”,當時廣州移動的用戶只要每月交20元錢,就可以網內免費接聽;廣州聯通GSM用戶每月多交10元,接聽任何手機來電都不需付費。 本版撰文 晨報記者 焦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