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提拔擔任市級機關縣處級副職干部,實行聘任制,黨內職務實行任期制”,副處級干部的聘期、任期一般為3至5年,并將強化對聘任期的考核,推進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
蘇州市委組織部近日正式公布的《關于進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成為連日來社會關注的焦點。
據記者了解,蘇州市自2007年4月“試水”副處級領導干部聘任制以來,已先后有22位市級機關副處級干部通過“聘任制”方式走上領導崗位。蘇州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按照新出臺的意見規定,新提拔的副處級干部將全部推行聘任制, 這意味著此項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已不再是停留在3年前的試點層面,而是一往無前地“全面破冰”,走在了全國相關改革的最前面。
一視同仁聘任制干部不會“矮人一截”
“能聘任上現在的崗位,和我的專業還是很對口的。”黃澗秋曾擔任蘇州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2008年11月經公推公選任蘇州市政府法制辦副主任,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蘇州各行政機關的辦事效率很高,節奏很快,辦事程序也很嚴格,和學校工作“自由度”相對較高的環境相比,這是最需要適應的。
黃澗秋告訴記者,選擇競爭上崗方式走入公務員隊伍,他很有信心。“我們同一批的共有6人,先被安排到市信訪局鍛煉了3個月,主要是接觸一線,感受了解社情民意、百姓冷暖。”黃澗秋說,3個月期滿后,他就來到了市政府法制辦副主任的崗位上,分管行政復議工作。因為有較為厚實的法學教育和理論背景,他很快適應了所在的領導崗位。
記者問,聘任制干部與委任制干部有何區別?尤其是在心理上,會不會有“矮人一截”的感受?
“心理上不存在任何差別,各項工資待遇都是一視同仁的。特別是現在的新規定出臺后,要求所有新任副處級干部都實行聘任制,就更沒有傳統觀念偏差了。”黃澗秋說,“這種措施推翻了原有干部任用上的‘論資排輩’和‘能上不能下’的格局,給年輕干部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能進能出考核不過關可能要自謀出路
那么,聘任制與委任制就真的毫無差別嗎?
蘇州市委組織部一處處長蔡炳鋒告訴記者,聘任制與原有委任制的區別在于,對聘任管理和聘任待遇等作出具體約定,在聘任期內,受聘方根據其工作要求履行工作職責,參照所在單位同等委任制領導干部享受工資福利保險等待遇。按照意見規定,聘任期限屆滿,聘任合同即終止。經雙方協商一致,可以續訂聘任合同。而如果到期經考核受聘方沒有過關,不能勝任領導崗位的,將根據不同情況重新安置,有的則需要自謀職業找出路。
談及此事,一位聘任的副處級干部向記者坦言,“有壓力”。“剛簽合同時很興奮,但后來也有了壓力,萬一沒干好,3年期限滿了就不能續聘了。”這位副處級干部說。
據蔡炳鋒介紹,蘇州市還將重點規范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的提名行為,完善組織推薦、領導干部推薦、黨員群眾推薦、個人自薦等推薦提名方式,鼓勵多渠道推薦干部。而對民主推薦得票不過半數、多數群眾不贊成的,不能作為考察對象,以此杜絕“簡單以票取人”和“任人唯親”、“買官賣官跑官”等用人腐敗行為。
多措并舉撼動現有干部提拔任用格局
記者了解到,在黨政機關領導任用上,對新任副處級干部全面實行聘任制,在國內并不多見。
眾所周知,以往的干部任用體制中,處級干部一旦獲得任命,只要不觸犯黨紀國法,原則上都不會被降職、免職。即使是公推公選,很多地方也只是拿出一些偏冷的行政管理崗位進行試驗。無論是從公選干部崗位的覆蓋面還是數量上來說,都與數以千百計的現職數相去甚遠。#p#分頁標題#e#
“把那些群眾關注度高、與民生利益聯系緊密的部門和崗位,也拿出來搞聘任制,獲聘的官員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去解決各種矛盾,力求讓群眾滿意,而不會讓矛盾積累到觸發群體性事件的程度。”江蘇省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副主任劉長江對此評價說。
據了解,蘇州市委組織部還在意見中明確,對干部在考核測評中不稱職票超過三分之一、經考核認定為不稱職的干部,應當視具體情況分別作出免職、責令辭職、降職等組織處理。此外,意見中還有“不具備擔任正職領導素質的,改任副職”、“不具備擔任領導職務素質的,改任非領導職務”等等新規。
此外,意見中還明確了干部交流機制,要求縣級市(區)黨委、政府領導班子成員中分管公安、財政、建設、規劃、交通的,以及這些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中層干部在關鍵崗位任職滿5年的,都必須交流或者換崗。
對黨政機關沒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年輕干部,蘇州市還將有計劃地安排他們到基層鍛煉1至2年。從2011年開始,除特殊崗位外,市級機關新招錄的公務員一般應當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沒有基層工作經歷的新錄用公務員和選調生,應當安排到村、社區等基層工作1至2年。
蘇州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這些改革措施,將與“副處級干部聘任制”一起,徹底撼動現有的干部提拔任用“官念”,改變原有干部管理中激勵手段過于單一、人才流動壁壘過多的局面,全面促進干部結構優化的制度化、法制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2011-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一 號
2008-03-1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02-23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4-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信用卡規定的解釋
2004-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決定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泰王國關于民商事司法協助和仲裁合作的協定》的決定
1994-03-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由對外經濟貿易部行使原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的批準權的決定
1983-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1990-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1995-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9第二次修訂)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決定
2001-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走私、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犯罪分子的決定
199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修訂)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救援銜標志式樣和佩帶辦法
2018-11-06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地圖管理條例
2015-11-26職業學校兼職教師管理辦法
2012-10-18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
2013-11-11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實施教育扶貧工程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能源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務院工作規則》的通知
2013-03-23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7-08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