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的小悅悅先后被兩輛車碾過,18名路人沒有施予援手。18日,廣東省政法委、社工委等十多個部門開展“譴責見死不救行為,倡導見義勇為精神”大討論。會后,省政法委在官方微博上發布信息,問計于民,征求救濟機制、獎懲機制方面的意見與建議,意見或會成為廣東省制定相關政策的依據。
對立法懲罰見死不救,受訪專家意見不一,有贊成通過立法進行懲罰,也有人對“立法規范”持謹慎態度。
討論建議或成廣東法規
18日,以省政法委、省社工委為主,包括團委、婦聯、社科院、社科聯等十多個部門,以“譴責見死不救行為,倡導見義勇為精神”為題,針對小悅悅事件進行討論。下午,廣東省政法委官方微博上發出信息,“請停止冷漠,廣東將開展‘譴責見死不救行為,倡導見義勇為精神’大討論,問計于民,您在這里的建議將可能成為廣東政策法規!”
據了解,關于“譴責見死不救行為,倡導見義勇為精神”大討論中的一些觀點,將可能成為廣東省制定相關政策、條例的依據。比如,會上有人提出,在這次小悅悅事件中反映出的救治機制,建議成立一個基金會,對于無力支付醫療費或者醫療費過高的情況,由基金預先墊付;建議加大獎勵見義勇為的行為,并以此制定相關的條例法規,進行保證。
立法建議學者意見不一
立法的建議在網上已引發討論,大家意見不一。
記者采訪了廣州市人大代表、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哲文所所長曾德雄和關系心理學專家胡慎之,兩人均認為路人的冷漠來自于求自保的不安全感,由于害怕救人有可能帶來麻煩,最終變成對生命的視而不見。不過在對是否應該立法上,兩人卻持不同態度。
曾德雄認為,道德的歸道德,法律的歸法律。在小悅悅被撞碾事件中,兩個司機的違法行為屬于法律范疇,但路人沒有施救則屬于道德上應該譴責的范疇。以公權力通過立法介入道德領域,有可能會侵犯到公民私權,適得其反。只有在社會上樹立公平正義的精神,保護見義勇為者,才能讓更多的人敢于挺身而出。
胡慎之認為人皆有趨利避害之心,有人不去救人可能會受到內心譴責,但看到別人也沒去,內心譴責就會小很多,這在心理學上叫做“旁觀者效應”。而通過對見死不救立法,可以更好地規范人的行為,對需要幫助者進行施救。
其實,早在2001年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就有32名代表建議刑法增加“見危不救和見死不救罪”兩項新罪名。
深圳已寫入立法計劃
根據國外的經驗,加拿大及新加坡都有相關法律保護見義勇為者。德國及意大利的刑法都對見死不救給予判刑。而目前我國對見義勇為及見死不救沒有立法。
《德國刑法典》第323條c項規定:“意外事故、公共危險或困境發生時需要救助,根據行為人當時的情況急救有可能,尤其對自己無重大危險且又不違背其他重要義務而不進行急救的,處1年以下自由刑或罰金。”《意大利刑法典》第593條第2款規定:“對氣息僅存或受傷或危急之人,疏于必要的救助或未及時通知官署者,處3個月以下徒刑或科12萬里拉以下罰金。”
2007年9月,南京彭宇案一審震動全國,2011年8月,天津許云鶴案再引熱議。許多人認為,這類事情是造成此次路人見危不救見死不救的原因之一。
針對“英雄流血又流淚”、助人者成被告的情況,據報道深圳市法制辦今年9月已將《助人行為保護條例》列入深圳市人民政府201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目前法制辦正在調研起草該條例,助人行為社會鼓勵制度、助人者受幫助制度、助人行為免責制度和助人行為免予起訴制度將是主要內容。
>>律師說法
立法須慎重界定是難題#p#分頁標題#e#
是否應該對見死不救者進行法律懲罰?廣東大同律師事務所朱永平律師認為,“見死不救”應納入《治安處罰法》。但立法一定要慎重,把道德問題通過法律來約束,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比方說,如何界定一個人屬不屬于見死不救就需謹慎評判。
朱永平說,見死不救應定義為一種輕刑犯罪,而我國的《治安處罰法》正是針對輕刑犯罪的一部法律。處罰主要是行政處罰,包括警告、罰款以及治安拘留。朱永平說,廣東省法學會律師學研究會將在下個月成立,屆時將對“見死不救”的行為進行可行性討論,推動立法。
“如果能用法律指引道德,說不定我們的道德不會倒退這么厲害。”朱永平說。對于有網友擔心,“見死不救”立法是否會有“誤傷”的可能性,朱永平則說,法律條款可以分成各種不同的情形,從技術上解決這些問題,最大可能規避見死不救者,并且為自愿救助者提供保障。
>>進展
悅悅病情惡化醫院暫緩通報
19日中午,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透露,小悅悅的病情從18日晚開始惡化,至19日下午止,仍沒有明顯好轉,醫院方面表示要全力搶救暫時不安排探望。
19日醫院向媒體的通報會并沒有安排提問環節,醫生只簡單匯報了上述情況。據了解,院方19日也不會再安排病情通報的環節,至于20日及以后是否還會再舉行病情通報會,時間、地點將會另行通知。
當天,一名領取低保金的廣州退休老人區伯,到達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附近的賓館,探望小悅悅的家人。區伯手中提著雞湯和飯菜。小悅悅的媽媽眼眶含淚地喝下了雞湯,坐在一旁的小悅悅爸爸則泣不成聲。“我們一定會堅持下去,一直祈禱,不會放棄任何一線希望。”
“我也是領低保金的,這點錢只是想盡自己一點綿薄之力。”區伯掏出幾百元現金給小悅悅父母,幾番推卻后,小悅悅父母才將現金收下。
悅悅父親稱不接受和解
南海區警方稱,目前兩名前往投案的男子是否屬于“自首”,需要法院來判定。目前,對兩名司機是以涉嫌交通肇事罪立案偵查的。至于將來以何種罪名給他們定罪,南海區警方表示,不排除以涉嫌故意傷害罪來起訴肇事司機的可能。
悅悅的父親王持昌說:“有肇事司機的家人致電過我家人,希望能私下出錢和解。我跟他說,完全沒有和解的可能,尤其是第一個肇事司機的家人說和解,我想都不用想,絕對不會和解的。第二個肇事司機,要看警方的具體調查結果,畢竟他當天沒有開車逃走,第二天就去自首了。”
王持昌說:“請肇事司機不用打電話給我,他們是否來看過小悅悅,我也不知道,總之我不接受和解。”
陳賢妹不堪困擾踏上回家路
13日至18日,陳賢妹處于“莫須有”的道德討論漩渦之中,無法抽離。
近日,陳賢妹救人之后,有人爆出質疑之聲,懷疑陳賢妹的舉動是為了炒作自己。附近居民朱姨氣憤地說,陳賢妹一把年紀,出名能“圖個啥”?
面對質疑,陳賢妹的兒子阿兵很是憤怒。阿兵告訴記者,他每月2000多元的工資中有一半交給母親。母親絕不會為了金錢或者出名而去救人。“她連報紙都不會讀,出名了會給她帶來什么影響呢?”
但是,對于陳賢妹來說,安寧的生活很難再繼續。之前,陳賢妹每天六七點鐘起床,忙活完一家人的早餐,還得帶孫子。接著去給店鋪員工買菜煮飯。下午5點將孫子從幼兒園接回來。生活很簡單。如今,陳賢妹每天應付數不清的媒體、熱心人,連她的鄰居都覺得煩了。阿兵說,房東對記者采訪很是不滿,“如果我帶你去我們家,搞不好他要趕我們出來的。”
18日,阿兵在電話告訴記者,母親在遭到媒體的“狂轟濫炸”后,覺得身體很不舒服,還特別去看了醫生,當時兩人正回清遠陽山老家。當晚,陳賢妹的電話關機。#p#分頁標題#e#
>>輿論調查
79%受訪者稱會打電話求助
連日來,佛山主流媒體發起了“如果你是兒童被碾的目擊者,當時你會怎么做?”的微博投票。至18日晚11時,3天共有103626人參加投票,其中有79%的人選擇先撥打120或110求助;14%的人選擇抱起孩子,趕緊救治;2%的人選擇為避免不必要麻煩當作沒看見;5%的人選擇糾結,說不清。
網絡上一邊倒地指責“18個路人”的冷漠。不過,也有網友指出,“假若這18人換成另外18人,結果會不一樣嗎?實話實說,把我放到那18個人中我也不會好到哪兒去,能做的就是打個電話。”有心理學家解釋說,假如某個事件只有一個人遇到的話,那么毫無疑問他會積極干預。但是,如果有很多人或者預料到很多人可以見到,在這種情況下,他會期待別人去做,或者是哪怕自己不做的時候,他自己的內疚感、自責和負罪感也會減輕,這種現象叫做“旁觀者效應”。
廣州市社科院高級研究員彭澎說,此前南京、天津的事件,扶人者卻要承擔責任,社會價值出了問題,這是直接原因。“希望此事能讓有關部門清醒地看待社會存在的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五條的決議
1980-09-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決定(1998)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01修正)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賣房等行為是否按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買賣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行為予以處罰的答復
1991-05-23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1982-11-1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6-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決定
1990-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91-04-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9-07-03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17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
2006-04-29學校體育工作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血液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政府投資條例
2019-04-14公共機構節能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2018-01-01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5年修訂)
2015-06-12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
2010-09-14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3-07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對口幫扶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