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食品安全條例》將于4月1日施行。各有關部門依據《條例》制定的相關配套文件,也將于4月1日起施行。今天上午,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就《條例》的實施進行了說明。
市食品辦負責人介紹說,未來首都食品安全工作的總體思路將以預防為主、源頭控制,實施嚴格的食品市場準入制度,強化主體責任。健全政府監管體制,嚴格責任追究。構建“兩大體系”,即安全食品供給體系和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實行“產地要準出、銷地要準入、質量可溯源、風險可控制、責任可追究的全過程管理”。
“北京85%的食品靠外埠供給,首次提出‘兩大體系’也是為了防止食品輸入型風險”,市食品辦巡視員王建華說。
首次明確 街道辦須負責排查食品安全隱患
條例將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列入政府績效管理評價考核體系。其中,根據國務院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首次明確界定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承擔食品安全隱患排查、信息報告、協助執法和組織綜合治理等5項職責;發現轄區內食品違法生產經營行為,應當予以制止并及時報告。
市場準入 19類業態許可要求不同
新修訂的《條例》針對特大型消費城市的特點,借鑒香港等地按行業類別發放食品牌照的經驗,將食品生產經營細化為19種業態類別,分別是:食品生產、食品生產加工作坊、食品集中交易市場、食雜店、食品貿易商、無店鋪食品經營者、商場超市、便利店、食品物流配送、餐館、快餐店、小吃店、飲品店(甜品店)、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鄉村民俗旅游戶、夜市餐飲服務、餐飲具清洗消毒服務,按不同業態類別分別提出不同的許可要求,施行嚴格的市場準入。
嚴格執法 閉門抗拒檢查將受處罰
在以往的執法過程中,經常碰到有商戶以歇業、關門等方式逃避檢查。此次條例規定,對于食品生產經營者采取閉門等方式抗拒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檢查的行為,將受到處罰。
同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對食品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摻雜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明顯異常的,可以通過現場記錄,當事人確認的方式獲取證據,解決了取證難、執法成本高的問題。此外,監管部門可以將嚴重違法者的名稱、違法事項和行政處理決定公示在生產經營場所,違法者不得擅自揭除、撕毀或遮擋,客觀上加大了違法者的違法成本。
生產經營有毒有害食品觸犯法律 終身行業禁入
禁入終身開創先河 食品犯罪終身行業禁入
經營者一旦因生產經營有毒有害食品觸犯法律,過后再想“另起爐灶”恐怕不行了。本市將嚴格信用管理,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平臺,統一歸集、公布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身份信息、警示信息、良好信息。同時將食品許可、日常監督及違法行為查處等信息納入信用檔案,依據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信用狀況確定管理重點和頻次。對構成犯罪的嚴重失信者將實行行業禁入。
按照條例規定,對單位被吊銷許可證負有責任的主要負責人、主管人員及直接責任人員自吊銷許可證行政處罰決定作出之日起5年內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和管理工作;生產經營不符合安全標準或者有毒有害食品,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終身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包括受雇經營。北京市這一規定在國內開創了嚴懲重處和信用懲戒的制度先河。
安全控制 對農藥經營者實行動態化目錄管理
條例規定有關部門應加強食用農產品產地環境監測、管理和保護;有效控制有毒有害物質對安全生產的危害。對農藥經營者實行動態化目錄管理。由農業部門制定農藥經營者名錄及名錄管理辦法,準許名錄內的農藥經營者銷售農藥并建立退出機制。建立食用農產品質量管理制度,對食用農產品生產實行全程質量安全控制。#p#分頁標題#e#
全程追溯 相關記錄保存2年以上
條例規定建立全市統一的食品安全追溯信息歸集、共享、公布平臺,并由食品生產經營者按照規定報送信息,實現重點食品生產、收購、加工、存儲、運輸、銷售全過程安全信息可追溯。
在農產品生產源頭,農業投入品經營者要建立經營記錄并保存2年以上。在生產加工環節,畜禽屠宰企業要建立穩定的貨源基地并記錄養殖信息,不得收購或屠宰加工無固定基地、無法追溯來源的動物產品。在流通環節,生產經營者要查驗記錄食品信息并保存2年以上。
風險監測 一種食品出問題 同類食品可臨時控制
本市將加強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能力建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體系。對食品安全標準缺失,但有證據表明可能對公眾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可以作為食品安全監管的參考依據。對經評估可能引起突發事件或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監管部門可以采取責令暫停購進或銷售等臨時控制措施;必要時可以對相關企業、區域生產的同類食品采取臨時控制措施。
餐具消毒 企業取得許可才能經營
記者注意到,原先門檻較低的消毒餐具行業,首次作為食品經營的一個單獨的業態類別出現。據介紹,從4月1日起,經營消毒餐具服務須取得相應許可才能經營。目前全市有130多家登記注冊的消毒餐具企業,在過渡期內,這些現存企業將按照新的規范進行整改,不符合條件的予以取締關閉。
流動商販 須定點定時經營
《條例》規定,區、縣政府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按照方便群眾、合理布局、保證安全的原則,劃定臨時區域、規定時段供食品攤販從事經營活動,并向社會公布。
從事食品攤販經營的,應當向所在地鄉鎮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申請登記,鄉鎮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對符合規定條件的申請人發放食品攤販經營證,并將登記信息及時通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部門。
網售奶粉 須先取得流通許可
此前引起公眾廣泛熱議的“網店擬禁售奶粉”有所變化。在食品安全條例配套細則征求意見稿中,無店鋪經營項目核定只有預包裝食品,沒有“乳制品”一項,當時業界據此分析,今后網店將被禁止銷售奶粉。
“4月1日起實施的新條例細則將乳制品納入到無店鋪銷售業態的經營許可項目中”,今天上午,市工商局食品處處長冀瑋告訴本報記者,在食品安全條例配套細則公示期間,有意見提出,網店經營應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進行審批。市工商局在充分聽取了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之后,決定按照國家專項審批規定許可網售乳制品。
不過,盡管許可網店賣奶粉,但前提是須經過嚴格審批,取得流通許可證才能經營。記者查詢發現,按規定,無店鋪銷售的經營者,應當取得營業執照,而目前網上代購奶粉的經營者多沒有營業執照,因此,盡管網店允許銷售乳制品,但網店代購奶粉恐怕也過不了準入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2009-1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萬國郵政聯盟組織法第七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200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200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1992)
1992-04-0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協定》的決定
1996-12-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羅馬尼亞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7-02-23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選舉辦法
2001-03-0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5-03-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國務院提請審議授權深圳市制定深圳經濟特區法規和規章的議案的決定
1989-04-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制定的法律、法令效力問題的決議
1979-11-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79-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的決定
1983-09-02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1-04-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守則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1999年12月20日至31日澳門公眾假日安排的決定
1998-07-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00-08-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6-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6年)
2016-02-06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
2015-06-14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二次修正)
2012-12-17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3-1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常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8-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實施意見
2012-07-12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012-04-05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通知
201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