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有關資產評估協會,深圳市注冊會計師協會:
為大力推進行業誠信建設,進一步貫徹落實《注冊會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行業誠信建設綱要》,提高行業的自律水平,我會在反復征求業內外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關于加強行業自律管理體制建設的指導意見》,現予印發。
行業自律管理體制是行業誠信建設的組織基礎和體制保障,推進行業誠信建設和加強行業自律管理體制建設,是行業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和體現。各地協會要充分認識加強行業自律管理體制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按照指導意見的要求和方向,結合本地區實際,充分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積極探索和實踐行業自律管理的實現形式和途徑,盡快建立和完善行業的自律管理體制。
會員自律是行業自律的必要條件,行業自律管理體制建設建立在會員廣泛參與的基礎之上。在行業自律管理體制的建設過程中,各地要不斷增強和提高廣大會員的自律意識,充分調動和發揮會員參與行業自律管理體制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失時機地推進行業自律管理體制建設,以行業自律管理體制建設的成果,贏得政府部門的信任,贏得社會公眾的信任。
附件: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關于加強行業自律管理體制建設的指導意見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
二00三年六月二十六日
附件: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關于加強行業自律管理體制建設的指導意見
為指導和推進行業自律管理體制的建立與完善,切實加強協會的自律組織機構和功能建設,不斷提高行業的自律水平,按照《注冊會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行業誠信建設綱要》的要求,現就加強行業自律管理體制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建立和完善行業自律管理體制是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
注冊會計師和注冊資產評估師行業是社會監督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按照中介行業“法律規范,政府監督,行業自律”的發展要求,建立和完善行業自律管理體制,強化行業的自律水平,是行業有效履行職責的重要保障,也是行業健康運行和規范發展的迫切需要。
各級協會要立足于行業維護和保障社會公眾利益的根本宗旨,充分履行協會“服務、監督、管理、協調”的職責,加強行業自律管理體制建設,有效發揮協會在行業自律管理和服務等方面的組織優勢與專業優勢,進一步提高行業的自律水平,為行業的誠信建設提供有力的組織支撐。
多年來,各級協會在行業自律管理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為加強行業自律管理體制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也應當看到,行業自律管理的空間和潛力非常巨大,尚有許多新領域需要開發和拓展。對此,全行業必須切實提高認識,抓住機遇,集中智慧和力量,盡快建立和完善自律管理體制,挖掘和把握自律管理的內涵,摸索和完善自律管理的組織制度和運行機制,不斷提高行業自律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促進和保持行業的健康發展。
二、發展和完善以會員為中心的完整的行業自律管理和服務職能
加強行業自律管理體制建設,應該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結合行業管理的現實需要,發展和完善以會員為中心的完整的行業自律管理和服務職能,提高行業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能力和會員管理與服務水平。
為此,各級協會需要在努力提高現有自律管理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自律管理職能。在切實加強考試、培訓、準則建設等工作的同時,加快建立健全包括會籍管理制度,行業調查和違規懲戒機制在內的自律管理手段,不斷拓展自律管理的新領域和新內容。在加強執業會員管理和服務的同時,要做好非執業會員的管理和服務工作;在做好個人會員管理和服務的同時,要積極探索和加強團體會員的管理和服務工作。
(一)著力提高會員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一要繼續作好和改進注冊會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考試工作,嚴格行業準入條件,強化考試的組織管理水平和為境內外考生服務的水平,提高人才選拔的科學性。二要不斷完善后續教育培訓制度,研究制定行業職業能力框架,為教育和培訓工作提供系統指導。要從職業發展的要求出發,調查了解會員的需求,不斷創新培訓內容和手段,完善以中注協、地方協會和執業機構為主體的有分工、多層次的培訓體系,充分利用有關培訓資源,加大培訓投入,提高培訓效果,增進業務交流、技術交流和經驗交流,推進行業理論和實務研究。三要全面貫徹《行業誠信建設綱要》和職業道德規范指導意見,強化會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深入持久地開展行業誠信建設,引導會員樹立誠信理念,培育行業誠信文化。
(二)進一步完善執業準則,規范和指導會員的執業行為。根據注冊會計師和注冊資產評估師行業的發展需要,研究和完善注冊會計師和注冊資產評估師執業規范體系。進一步豐富技術準則、職業道德準則和質量控制準則的內容,細化要求,增強可操作性。緊密跟蹤國際執業準則的研究和制定動向,加快與國際接軌的進程。在進一步完善執業準則的同時,強化對準則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強專業指導和技術援助,大力規范會員的執業行為。
(三)建立自律檢查和懲戒機制,強化會員的自律意識和自律水平。通過建立和完善自律檢查和懲戒機制,加強自律監管組織和制度建設,充實監管力量,完善對任職資格、執業行為和職業道德情況的自律檢查,加強對重點審計領域的監督,關注事務所變更,保證會員執業的獨立性,加大對出賣審計意見、惡性壓價、相互拆臺、同行詆毀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自律監管和懲戒,進一步完善談話提醒制度和業務報備制度,不斷提高對會員的約束和監管力度。對執業機構的組織形式和內部運行機制進行研究并提供指導,規范其內部管理,理順運行機制,構造行業發展的微觀基礎。
(四)啟動非執業會員管理和服務工作。非執業會員在企業會計實務、政府管理、教學研究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整個行業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加強行業管理,必須重視非執業會員的管理與服務工作。要加強非執業會員管理的制度建設,通過大力開展非執業會員的教育與培訓,加強信息交流與溝通,強化非執業會員的行為規范,提高非執業會員的素質,增強非執業會員加入協會的榮譽感和自豪感,提高行業的凝聚力和影響力,更好地樹立行業形象。此外,要重視執業機構從業人員的培訓、培養工作,提高從業人員素質,為提高行業的執業水平和會員的吸收發展奠定基礎。
(五)協調內外關系,努力改善行業的執業環境。要發揮行業協會的組織優勢,協調好協會內外、行業內外的關系,爭取社會的理解和支持。支持會員依法執業,幫助其拓展服務領域。密切與相關業務主管部門的溝通、協調,打破行業壟斷,推進業務融通。積極研究加入WTO對行業的影響,為會計市場對外開放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提供意見和建議。積極參與行業立法,提供法律咨詢,維護廣大會員及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為改善行業的執業環境創造有利條件。
要積極開展行業的宣傳工作,拓寬宣傳渠道,豐富宣傳內容,大力弘揚“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行業文化,全面塑造獨立、客觀、公正的職業形象,努力取得社會各界對行業的認知、理解和支持,為行業的發展爭取有利的輿論氛圍。在此基礎上,致力于提高廣大會員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層面的社會地位。
(六)擴大國際交流,大力推進行業的國際化發展。研究制定行業外事戰略,加強與國際及外國職業組織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發揮應有的作用與影響,樹立國際形象,建立良好的國際協作關系。拓寬地方協會的國際交往渠道,鼓勵地區性交流與合作。大力培養國際型專業人才,實施“走出去”的發展戰略,推動行業的國際化發展,逐步拓展行業發展的國際空間。
三、建立和完善行業自律管理的組織體系
建立和完善行業自律管理機制,需要完善組織體系、工作規則與工作程序。行業協會要在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研究和探索行業自律化運行機制,建立和完善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和專門委員會為主體的治理結構,并制度化,使協會工作能夠充分體現行業發展要求和會員意愿,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組織保障。
(一)充分發揮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與常務理事會的作用。建立和完善行業自律管理機制,必須充分發揮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的作用,提高行業自律管,理重大決策的科學性。會員代表大會作為行業協會的最高權力機構,要充分發揚會員民主,體現全體會員的愿望,反映會員的呼聲,切實代表行業會員的整體利益。建立由會員、專家學者、政府代表等組成的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改善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的組成結構,擴大執業人員的比例,適當增加公眾人士,提升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的代表性和權威性,切實發揮其在選舉、決策、監督、審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研究建立各類專門(專業)委員會。根據行業自律管理運作機制的特點,以及行業發展和協會工作的需要,協會理事會需要在自律性檢查和懲戒、準則制定、專業指導和咨詢、會員維權、中小事務所的發展、業務研發等方面逐步建立專門委員會,并在上市公司,中小企業審計、評估等領域建立相應的專業委員會,吸收優秀的會員和有關方面的專家參與專門(專業)委員會的工作,切實發揮協會的自律監管職能,強化協會維權和服務功能,增強協會的權威性和影響力。協會秘書處在相關專門(專業)委員會的指導下開展工作。此外,建立行業各類專家人才庫,充分利用專家資源提高協會相關工作的實施水平。
(三)建立和完善理事會及專門委員會的工作制度和規則。為了切實履行會員代表大會賦予的職責,協會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需要建立科學、民主、高效、暢通的議事制度和決策程序,加強對各專門委員會的工作指導。不斷完善專門委員會的工作規則,充分發揮專門委員會對協會工作的組織實施和技術支持的作用,規范協會的運作機制和工作程序,提高協會各項工作的決策水平和運行效率。
四、加強協會秘書處的建設
協會秘書處作為行業協會的常設辦事機構,是協會的內在組成部分,是保證協會正常運轉、充分發揮協會職能和作用的重要保障。加強協會秘書處建設,就是要將其建設成為運轉高效、反應靈敏、服務有力、管理有效、勤政廉潔、紀律嚴明的辦事機構,為行業自律管理提供必要的平臺和通道。
(一)加強組織和隊伍建設。隨著行業自律管理機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斷完善,協會秘書處肩負的責任將更加重大,承擔的任務將更加繁重,全行業和廣。大會員對協會秘書處的要求也將越來越高。各級協會要根據建立行業自律管理體制的要求,調整和完善秘書處的職能和機構設置,建立和完善各項內部管理制度;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建立健全民主決策機制;建立和完善競爭性激勵和約束機制;利用多種途徑和渠道,大力加強教育和培訓,吸引優秀人才,提高人員素質和工作能力。通過以上措施,切實提高秘書處的管理水平,保證秘書處的高效運轉。同時,提高協會秘書處信息化建設水平,建立高效、通暢的信息管理和服務平臺。
(二)改進工作作風,強化服務意識。協會秘書處作為協會的常設辦事機構,要切實轉變觀念,增強為會員服務的意識,拓寬為會員服務的渠道,豐富為會員服務的內容,不斷提高為會員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協會秘書處應該盡可能幫助會員克服困難、解決難題,認真落實緊急問題處理程序和重大事項通報制度,對會員急需研究解決的重大問題和事項及時進行溝通和回應,為會員提供法律支持和技術援助。深入調查研究,傾聽會員的呼聲,及時向有關方面反映其意見和建議,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為其創造良好的執業環境。
(三)積極爭取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的指導與關心。行業的發展需要有良好的社會環境,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指導、關心和支持。在加強行業自律管理體制建設的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自律管理體制與政府監督、指導的關系,協會秘書處既要按照自律管理體制建設的要求,認真執行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的各項決定,也要積極爭取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的指導與關心。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行業自律管理也要不斷創新、與時俱進,以適應新形勢、新情況提出的新要求。行業協會要在研究和借鑒國際做法的基礎上,不斷總結自律管理的經驗和規律,探索自律管理的新空間和新內容,保持行業自律管理體制建設的持續活力和不竭動力,有效地服務于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關于修改2002年6月7日在圣彼得堡(俄羅斯聯邦)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議定書》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關于發生武裝沖突時保護文化財產的公約》和《議定書》的決定
1999-10-31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3-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
200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1980-02-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改革工商稅制發布有關稅收條例草案試行的決定
1984-09-1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的準備工作機構的決定
1993-03-3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
1999-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2006年修正)
2006-02-28出版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規定
2013-06-13國務院關于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10-22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6-2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務院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
2010-11-1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5-11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全文)
2009-08-17國務院關于試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意見
2010-01-02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
2009-12-01政府參事工作條例
2009-11-02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的決定
2009-09-26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2009-09-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09-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