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廳局、直屬單位,武漢分行:
現將《國家開發銀行公路項目統借統還貸款管理暫行規定》、《國家開發銀行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統借統還貸款管理暫行規定》、《國家開發銀行工業點源項目統借統還貸款管理暫行規定》和《國家開發銀行農業項目統借統還貸款管理暫行規定》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國家開發銀行公路項目統借統還貸款管理暫行規定
為規范國家開發銀行(以下稱開發銀行)公路項目統借統還貸款管理,支持國家重點公路項目建設,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提高公路項目還貸能力,防范信貸風險,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一、貸款項目的范圍
公路項目統借統還貸款是指由一個借款人對多個公路項目統一向開發銀行提出借款申請,簽訂統借統還借款合同,負責項目實施并統一償還貸款。
適合采用統借統還貸款的公路項目主要包括:
(一)交通部規劃的國道主干線及連接線項目。
(二)省轄范圍內的交通量較大、經濟效果較好的一般國道和省道二級公路以上標準的新建和改造項目。
(三)大中城市(一般為省會城市或經濟實力較強的城市)進出口的道路和機場公路。
(四)獨立大橋(或隧道)及其連接線。
(五)解放軍總后勤部推薦、有效益的國防公路項目。
(六)統借統還貸款借款人(以下稱借款人)提出的其他需要開發銀行支持的公路項目。
二、借款人的選擇
(一)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下同)政府負責管理收取和使用公路交通規費和有關建設資金的交通廳(局)、市政局、公路局可優先考慮作為借款人。
(二)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的省級投資公司或高速公路投資公司。
三、還款資金來源
公路項目統借統還貸款的還款資金來源主要包括:
(一)建設項目自身的收益。
(二)借款人的綜合收益。
(三)地方各級政府安排的用于歸還項目貸款的公路交通規費和有關建設資金。
(四)各級政府安排的用于償還項目貸款的財政預算內和預算外資金。
四、貸款擔保
公路項目統借統還貸款的擔保可采取以下方式:
(一)以所建公路項目收費權進行質押,其收費收入需在開發銀行選擇的代理行開設專戶管理。
(二)省政府授權投資的機構或部門出資設立的全資或控股企業提供承擔連帶責任的保證擔保或財產抵押擔保(如賓館、寫字樓等);省政府有權處分的財產也可提供抵押擔保。
以上幾種擔保方式一般應合并使用。
五、地方政府的責任
統借統還貸款的公路項目所在的省政府需承諾并切實履行以下責任,并與開發銀行簽訂有關項目實施、監督管理和貸款回收措施的協議書。
(一)責成有關各級政府層層負責,采取有效措施協調和解決項目建設期間和還款期間出現的問題。
(二)對建設項目的征地、拆遷等提供優惠政策。
(三)出臺相應的收費政策。
(四)指定計劃部門對項目建設條件和履行承諾條件嚴格監督,符合條件的方能安排計劃。
(五)落實安排償還項目貸款的公路交通規費和有關建設資金,落實安排償還項目貸款的財政預算內和預算外資金,并承諾在貸款履行期間保持其政策的連續性,不得因政府領導更替而中止協議執行。
(六)協助開發銀行實行收貸掛鉤,在申請公路項目統借統還貸款的同時,采取措施協助解決該區域內開發銀行其他貸款逾期本息問題。
六、項目受理與評審原則
(一)統借統還的公路項目由各省計委推薦,借款人提出借款申請。借款申請必須明確保證貸款專款專用,不加收任何費用和利息。借款人承諾分別與各級政府和項目執行法人簽訂財政支持和借款資金使用、管理協議,明確各方面的權利和義務,層層落實責任,切實保證按時償還開發銀行貸款本息。
(二)公路項目貸款申請的受理按開發銀行有關規定辦理。
(三)公路項目統借統還貸款評審采取總體評審和單個項目逐一審查相結合的方式。總體評審的重點是借款人資格、資產負債及財務經營狀況、項目資本金和其他配套資金的來源及落實情況、還貸資金來源及可靠程度、貸款風險度的預測和擔保方式等;逐個項目審查的重點是市場與風險預測、項目總投資、項目財務效益等。
評審報告采用總報告形式,必要時提供附件和分報告。
(四)開發銀行對借款人的貸款總額實行總量控制。借款人的資本金不得低于統貸項目總投資的35%;交通管理部門作為借款人的,對其貸款總額(包括其承諾由規費收入償還的項目貸款)一般不超過其掌握的各種規費收入中用于建設的資金的五年總額。
(五)借款期限一般不超過12年,最長不超過15年。
(六)對公路項目的貸款承諾分為意向性承諾和貸款正式承諾。在項目立項階段,由評審局初評通過的,經行領導審批同意后,作出貸款意向性承諾;在項目工可報告及以后階段,由評審局進行貸款條件評審,經貸委會審查通過的項目,作出貸款正式承諾。
七、貸款管理
(一)統借統還貸款統一由借款人向開發銀行提出貸款申請并簽訂借款合同。開發銀行應對借款人和項目執行法人進行監督和管理。
(二)借款人與開發銀行簽訂統借統還借款合同后,應與各項目所在地政府和項目執行法人分別簽訂項目執行協議和借款資金使用合同,明確有關各方在貸款管理、回收和政策落實等方面的責任、權利和義務。該協議(包括資金使用合同)報開發銀行審核同意后,作為執行借款合同的依據。
對借款人與項目所在地政府簽訂的項目執行協議,開發銀行重點審查:地方政府協助統借統還貸款項目管理、資金回收和具體政策落實情況;地方政府承諾的措施是否全面、真實地落實,能否保障貸款安全回收。
對借款人與項目執行法人簽訂的借款資金使用合同,開發銀行重點審查:借款人是否將貸款用于統借統還的項目,有無挪作他用;是否收取費用;采取的還款措施能否使貸款安全回收。
(三)在統借統還貸款的年度計劃內,借款人可以適當調劑使用各項目執行法人之間的借款資金,但須經省級計劃管理部門簽署意見并報開發銀行審核同意,以確保貸款不被挪作他用。
八、其他
(一)開發銀行定期對公路項目借款人和地區進行信用評價。項目進入還款期后,對連續三年按照借款合同規定償還開發銀行貸款本息的借款人,視為高信用借款人;對各級政府連續多年積極落實兌現承諾政策的地區,視為高信用地區。對高信用借款人和地區的項目貸款,開發銀行可簡化評審或逐步實行授信貸款方式,具體項目提交開發銀行審批。
(二)開發銀行對所貸款的公路項目上市融資和股權轉讓具有優先代理權。
(三)本規定由法律事務局負責解釋。
(四)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國家開發銀行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統借統還貸款管理暫行規定
為規范國家開發銀行(以下稱開發銀行)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統借統還貸款管理,支持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提高城市基礎設施項目還貸能力,防范信貸風險,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一、貸款項目的范圍
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統借統還貸款是指由一個借款人對一個城市或幾個城市的多個基礎設施項目,統一向開發銀行提出借款申請,簽訂統借統還借款合同,負責項目實施并統一償還貸款。
開發銀行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統借統還貸款,主要用于支持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和少部分經濟發達的地級市的下列基礎設施項目:
(一)城市供水項目。
(二)集中供熱、供氣(天然氣、煤氣)項目。
(三)城市污水處理項目。
(四)垃圾處理項目。
(五)城市市政干道及立交橋項目。
(六)統借統還貸款借款人(以下稱借款人)提出的其他需要開發銀行支持的城市基礎設施項目。
二、借款人的選擇
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屬公益性項目,借款資金額度一般較大,借款人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下同)政府授權投資的機構或出資設立的全資或控股的企業法人,如建設投資公司。
(二)經濟實力雄厚、資產負債率一般應低于60%,財務狀況良好并且近三年連續盈利。
(三)企業信譽良好,銀行評估的資信等級優良。
(四)法定代表人有較強的管理、協調能力。
三、還款資金來源
(一)建設項目自身的效益和各種收費收益。
(二)借款人的綜合收益。
(三)各級政府安排的用于償還城市基礎設施項目貸款的財政預算內和預算外的資金。
四、貸款擔保
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統借統還貸款的擔保可采取以下方式:
(一)收費權質押。對有收費收益的項目,辦理收費權質押擔保,其收費收入需在開發銀行選擇的代理行開設專戶管理。
(二)省政府授權投資的機構或部門出資設立的全資或控股企業提供的財產抵押擔保(如賓館、寫字樓等);省政府有權處分的財產也可提供抵押擔保。
以上幾種擔保方式一般應合并使用。
五、地方政府的責任
統借統還的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所在地的省政府需承諾并切實履行以下責任,并與開發銀行簽訂有關項目實施、監督管理和貸款回收措施的協議書。
(一)責成有關各級政府層層負責,采取有效措施協調和解決項目建設期間和還款期間出現的問題。
(二)對建設項目的征地、拆遷等提供優惠政策。
(三)出臺相應的收費政策。
(四)指定計劃部門對項目建設條件和履行承諾條件嚴格監督,符合條件的方可安排計劃。
(五)承諾并落實安排償還項目貸款的財政預算內資金和預算外資金。并承諾在貸款履行期間保持其政策的連續性,不得因政府領導更替而中止協議執行。
(六)承諾并落實安排償還貸款的有關項目收費資金和有關建設資金。
(七)協助開發銀行實行收貸掛鉤,在申請城市基礎設施統借統還貸款的同時,采取措施解決該區域內開發銀行其他貸款逾期本息問題。
六、項目受理與評審原則
(一)統借統還的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由各省計委推薦,借款人提出借款申請。借款申請必須明確保證貸款專款專用,不加收任何費用和利息。借款人承諾與各級政府和項目執行法人分別簽訂財政支持和借款資金使用、管理協議,明確各方面的權利和義務,層層落實責任,切實保證按時償還開發銀行貸款本息。
(二)城市基礎設施項目貸款申請的受理按開發銀行有關規定辦理。
(三)城市基礎設施項目貸款評審采取總體評審和單個項目逐一審查相結合的方式。總體評審的重點是借款人資格、資產負債及財務經營狀況、項目資本金和其他配套資金的來源及落實情況、還貸資金來源及可靠程度、貸款風險度的預測和擔保方式等;逐個項目審查的重點是市場與風險預測、項目總投資、項目財務效益等。
評審報告采用總報告形式,必要時提供附件和分報告。
(四)開發銀行對借款人的貸款總額不高于統貸項目總投資的50%。對于有收費權并能滿足還本付息條件的城市道路、鐵路、機場等項目的資本金不得低于35%,其他項目的資本金不得低于50%。
(五)借款期限一般不超過10年。
七、貸款管理
(一)借款人統一向開發銀行申請統借統還貸款并簽訂借款合同;開發銀行應對借款人和項目執行法人進行監督和管理。
(二)借款人與開發銀行簽訂統借統還借款合同后,應與各項目所在地政府和項目執行法人分別簽訂項目執行協議和借款資金使用合同,明確有關各方在貸款管理、回收和政策落實等方面的責任、權利和義務,有關協議報開發銀行審核同意后,作為執行借款合同的依據。
對借款人與項目所在地政府簽訂的項目執行協議,開發銀行重點審查:地方政府協助統借統還貸款項目管理、資金回收和具體政策落實情況;地方政府承諾的措施是否全面、真實地落實,能否保障貸款安全回收。
對借款人與項目執行法人簽訂的借款資金使用合同,開發銀行重點審查:借款人是否將貸款用于統借統還的項目,有無挪作他用;是否收取費用;采取的還款措施能否使貸款安全回收。
(三)在統借統還貸款的年度計劃內,借款人可以適當調劑使用各項目執行法人之間的借款資金,但需經省級計劃管理部門簽署意見并報開發銀行審核同意,以確保貸款不被挪作他用。
八、其他
(一)開發銀行定期對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的借款人和地區進行信用評價。對高信用借款人和地區,開發銀行可簡化評審或逐步實行授信貸款方式。
(二)開發銀行對所貸款的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的上市融資和股權轉讓具有優先代理權。
(三)本規定由法律事務局負責解釋。
(四)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國家開發銀行工業點源治理項目統借統還貸款管理暫行規定
為規范國家開發銀行(以下稱開發銀行)工業點源治理項目統借統還貸款管理,支持環境污染治理項目建設,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提高貸款項目綜合還貸能力,防范信貸風險,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一、貸款項目的范圍
工業點源治理項目統借統還貸款是指由一個借款人對一個地區或幾個地區的多個工業點源治理項目,統一向開發銀行提出借款申請,簽訂統借統還借款合同,負責項目實施并統一償還貸款。
開發銀行工業點源治理項目統借統還貸款的范圍包括:
(一)國家“九五”期間重點治理流域和地區具有綜合還貸能力的工業點源治理項目。
(二)環境治理示范工程。重點支持技術力量雄厚、效益好的企業,治理技術成熟可靠、具的推廣價值的示范工程。
(三)統借統還貸款借款人(以下稱借款人)提出的其他需要開發銀行支持的工業點源治理項目。
二、借款人的選擇
借款人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下同)政府授權投資的機構或出資設立的全資或控股的企業法人,如建設投資公司等。
(二)經濟實力雄厚、資金負債率一般應低于60%,財務狀況良好并且近三年連續贏利。
(三)企業信譽良好,銀行評估的資信等級為優良。
(四)法定代表人有較強的管理、協調能力。
三、還款資金來源
(一)建設項目自身的收益和項目執行法人的綜合收益。
(二)借款人的綜合收益。
(三)各級政府安排的用于償還項目貸款的財政預算內和預算外資金。
四、貸款擔保
工業點源治理項目貸款的擔保可采取以下方式:
(一)借款人提供承擔連帶責任的保證擔保。
(二)省政府授權投資的機構或部門出資設立的全資或控股企業提供的財產抵押擔保(如賓館、寫字樓等);省政府有權處分的財產也可提供抵押擔保。
以上幾種擔保方式一般應合并使用。
五、地方政府的責任
工業點源治理項目貸款所在地的省政府須承諾并切實履行以下責任,并與開發銀行簽訂有關項目實施、監督管理和貸款回收措施的協議書。
(一)責成有關各級政府層層負責,采取有效措施協調和解決項目建設期間和還款期間出現的問題。
(二)對所推薦項目的技術可行性、經濟合理性把關。
(三)對建設項目提供優惠政策。
(四)出臺相應的收費政策。
(五)指定計劃部門對項目建設條件和履行承諾條件嚴格監督,符合條件的方可安排計劃。
(六)落實安排償還項目貸款的財政預算內和預算外資金;承諾在貸款履行期間保持其政策的連續性,不得因政府領導更替而中止協議執行。
(七)落實安排償還貸款的有關項目收費資金和有關建設資金。
(八)協助開發銀行實行收貸掛鉤,在申請工業點源治理項目統借統還貸款的同時,采取措施解決該區域內開發銀行其他貸款逾期本息問題。
六、項目受理與評審原則
(一)統借統還的工業點源治理項目由各省計委推薦,借款人提出借款申請。借款申請必須明確保證貸款專款專用,不加收任何費用和利息。借款人承諾分別與各級政府和項目執行法人簽訂財政支持和借款資金使用、管理協議,明確各方面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層層落實責任,切實保證按時償還開發銀行貸款本息。
(二)項目貸款申請的受理按開發銀行有關規定辦理。
(三)統借統還貸款評審采取總體評審和單個項目逐一審查相結合的方式。總體評審的重點是借款人的資格、資產負債及財務經營狀況、項目資本金和其他配套資金的來源及落實情況、還貸資金來源及可靠程度、貸款風險度的預測和擔保方式等;逐個項目審查的重點是市場與風險預測、項目總投資、項目財務效益等。
評審報告采用總報告形式,必要時提供附件和分報告。
(四)開發銀行對借款人的貸款總額不高于項目總投資的50%。
(五)借款期限,小型項目一般不超過7年,大中型項目一般不超過10年。
七、貸款管理
(一)統借統還貸款統一由借款人向開發銀行提出貸款申請并簽訂借款合同;開發銀行應對借款人和項目執行法人進行監督和管理。
(二)借款人與開發銀行簽訂統借統還借款合同后,應與各項目所在地政府和項目執行法人分別簽訂項目執行協議和借款資金使用合同,明確有關各方在貸款管理、回收和政策落實等方面的責任、權利和義務。該協議(包括資金使用合同)報開發銀行審核同意后,作為執行借款合同的依據。
對借款人與項目所在地政府簽訂的項目執行協議,開發銀行重點審查:地方政府協助統借統還借款項目管理、資金回收和具體政策落實情況;地方政府承諾的措施是否全面、真實地落實,能否保障貸款安全回收。
對借款人與項目執行法人簽訂的借款資金使用合同,開發銀行重點審查:借款人是否將貸款用于統借統還的項目,有無挪作他用;是否收取費用;采取的還款措施能否使貸款安全回收。
(三)在統借統還貸款的年度計劃內,借款人可以適當調劑使用各項目之間的借款資金,但需經省級計劃管理部門簽署意見并報開發銀行審核同意,以確保貸款不被挪作他用。
八、其他
(一)開發銀行定期對工業點源治理項目借款人和地區進行信用評價。
(二)開發銀行對貸款的工業點源治理項目的上市融資和股權轉讓具有優先代理權。
(三)本規定由法律事務局負責解釋。
(四)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國家開發銀行農業項目統借統還貸款管理暫行規定
為規范國家開發銀行(以下稱開發銀行)農業項目統借統還貸款管理,支持國家重點農業項目建設,促進經濟發展,提高貸款項目還貸能力,防范信貸風險,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一、貸款項目的范圍
農業項目統借統還貸款,是指由一個借款人對多個項目統一向開發銀行提出借款申請,簽訂統借統還借款合同,負責項目實施并統一償還貸款。
開發銀行農業項目統借統還貸款的范圍包括:
(一)國家級糧棉油糖等大宗農產品商品生產基地。
(二)全國性及大區域重要農業基礎設施,包括:農牧漁業良種基地、小流域農田水利灌溉工程、飼料及其添加劑、動物藥品及其保健品、遠洋漁業等。
(三)為直轄市、省會城市、自治區首府、省計劃單列市及大型工礦區服務的重要“菜藍子”工程。
(四)大中型農產品加工項目。
(五)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推廣示范項目。
二、貸款項目的基本條件
開發銀行統借統還貸款的農業項目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項目符合國家經濟政策,有市場、有效益。
(二)項目法人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資信良好,綜合經濟實力較強。
(三)項目總投資在3000萬元以上。
(四)申請開發銀行貸款額不得高于項目總投資的40%,項目資本金和財政撥款占項目總投資的比例不得低于30%和10%。
(五)借款期限一般不超過10年。
三、借款人的選擇
農業項目統借統還貸款借款人(以下稱借款人)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經工商管理部門注冊,具有獨立的企業法人資格。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市政府授權投資的機構或出資設立的全資或控股的企業法人,如建設投資公司等,可優先考慮作為借款人。
(三)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和投資管理能力,資信良好。
(四)有穩定的財政性資金及其他資金來源,具有統一償還貸款的能力。
四、還款資金來源
(一)建設項目自身的收益和項目執行法人的綜合收益。
(二)借款人的綜合收益。
(三)各級政府安排的用于償還項目貸款的財政預算內和預算外的資金。
五、貸款擔保
農業項目統借統還貸款的擔保可采取以下方式:
(一)借款人提供承擔連帶責任的保證擔保。
(二)省政府授權投資的機構或部門出資設立的全資或控股企業提供的財產抵押擔保(如賓館、寫字樓等);省政府有權處分的財產也可提供抵押擔保。
以上幾種擔保方式一般應合并使用。
六、地方政府的責任
農業項目貸款所在地的省政府須承諾并切實履行以下責任,并與開發銀行簽訂有關項目實施、監督管理和貸款回收措施的協議書。
(一)責成各級政府層層負責,采取有效措施協調和解決項目建設期間和還款期間出現的問題。
(二)對建設項目提供必要的優惠政策。
(三)出臺相應的收費政策。
(四)指定計劃部門對項目建設條件和履行承諾條件嚴格監督,符合條件的方可安排計劃。
(五)承諾并落實償還項目貸款的財政預算內資金和預算外資金;承諾在貸款履行期間保持其政策的連續性,不得因政府領導更替而中止協議執行。
(六)協助開發銀行實行收貸掛鉤,在申請農業項目統借統還貸款的同時,采取措施解決該區域內開發銀行其他貸款逾期本息問題。
七、項目受理與評審原則
(一)統借統還的農業項目貸款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計委推薦,借款人提出借款申請。借款申請必須明確保證貸款專款專用,不加收任何費用和利息。借款人承諾與各級政府和項目執行法人分別簽訂財政支持和借款資金使用、管理協議,明確權利和義務,層層落實責任,切實保證按時償還開發銀行貸款本息。
(二)貸款申請的受理按開發銀行有關規定辦理。
(三)統借統還貸款評審采取總體評審和單個項目逐一審查相結合的方式。總體評審的重點是借款人資格、資產負債及財務經營狀況、項目資本金和其他配套資金的來源及落實情況、還貸資金來源及可靠程度、貸款風險度的預測和擔保方式等;逐個項目審查的重點是市場與風險預測、項目總投資、項目財務效益等。
評審報告采用總報告形式,必要時提供附件和分報告。
八、貸款管理
(一)統借統還貸款統一由借款人向開發銀行提出申請和簽訂借款合同。開發銀行應對借款人和項目執行法人進行監督和管理。
(二)借款人與開發銀行簽訂統借統還借款合同后,應與各項目所在地政府和項目執行法人分別簽訂項目執行協議和借款資金使用合同,明確有關各方在貸款管理、回收和政策落實等方面的責任、權利和義務。該協議和合同經開發銀行審核同意后,作為執行借款合同的依據。
對借款人與項目所在地政府簽訂的項目執行協議,開發銀行重點審查:地方政府協助統借統還貸款項目管理、資金回收和具體政策落實情況;地方政府承諾的措施是否全面、真實地落實,能否保障貸款安全回收。
對借款人與項目執行法人簽訂的借款資金使用合同,開發銀行重點審查:借款人是否將貸款用于統借統還的項目上,有無挪作他用;是否收取費用;采取的還款措施能否使貸款安全回收。
(三)在統借統還貸款的年度計劃內,借款人可以適當調劑使用各項目之間的借款資金,但需經省級計劃管理部門簽署意見并報開發銀行審核同意,以確保貸款不被挪作他用。
九、其他
(一)開發銀行定期對農業項目借款人和地區進行信用評價。
(二)開發銀行對統借統還農業貸款項目的上市融資和股權轉讓具有優先代理權。
(三)本規定由法律事務局負責解釋。
(四)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障公民依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答記者問)
1994-05-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巴塞爾公約>締約方會議第三次會議通過的決定第Ⅲ/1號決定對<巴塞爾公約>的修正》的決定
1999-10-31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3-03-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的決定(2005)
2005-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5)
2005-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哥倫比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200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1995-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1996)
1996-05-1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規章如何確定罰款幅度問題的答復
1997-01-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 [修正]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9第二次修訂)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
2001-10-27生豬屠宰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2017修正)
2017-11-17機關團體建設樓堂館所管理條例
2017-10-05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8-06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2012-04-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意見
2012-04-1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
2010-11-16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0-11-09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電網改造升級項目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