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15日 開行發[1999]318號)
開發銀行各分行:
現將《國家開發銀行
貸款管理部管理暫行規定》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 國家開發
銀行貸款管理部管理暫行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加強國家開發銀行貸款管理,改善金融服務水平,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更好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特制定本暫行規定。
?第二條 貸款管理部是各分行專門從事貸款項目信貸管理工作的分行內設機構,負責承諾函發出后的貸款項目全過程管理,并參與貸款項目前期工作。
?第三條 貸款管理部的設置應當遵循“成本效益”和“有效性”的原則,堅持從實際出發,以保證運行高效。
?第四條 本辦法原則上適用于開發銀行承貸的所有項目的貸款管理。
? 第二章 組織機構
?第五條 貸款管理部的全稱為“國家開發銀行××分行××貸款管理部”,主要負責分行指定地區開發銀行貸款項目的貸款管理工作。貸款管理部如需使用其他冠名,需上報總行批準。
?第六條 貸款管理部作為分行信貸處的一個組成部分,由分行(總行營業部)的信貸人員組成,必要時分行可聘用行內專家或行業專業人員擔任貸款管理部臨時顧問,如聘用總行專家,須報經總行人事局備案。貸款管理部實行主任負責制,貸款管理部主任對信貸處處長負責。
?第七條 貸款管理部一般針對異地特大型項目和項目集中地設立,各分行可根據所轄地區貸款項目的實際情況,設立固定貸款管理部和流動貸款管理部。
(一)固定貸款管理部是具有固定的人員、固定的辦公場所、固定的
管轄范圍的分行內設機構,其工作人員主要由分行人員組成;
(二)流動貸款管理部是指有固定管轄范圍和固定人員,沒有固定辦公場所的分行內設機構,其工作人員均由分行人員組成。
?第八條 貸款管理部一般設主任1人,也可根據需要設副主任。貸款管理部主任可由信貸處處長、副處長兼任或由業務骨干擔任。貸款管理部主任由信貸處提名,報分行黨委批準。
?第九條 貸款管理部要將信貸管理責任落實到人,每一個項目應設定主辦員和協辦員。一個信貸員可以同時主管若干個項目和協管若干個項目。
?第十條 貸款管理部主任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了解、掌握國家宏觀經濟、金融政策;
(二)具有一定的金融知識和較強的風險管理意識;
(三)熟悉銀行信貸管理規程且具有項目管理經驗;
(四)為人正派,責任心強,廉潔奉公。
?第十一條 貸款管理部須按照分行統一要求設置信貸工作崗位和確定崗位責任制。固定工作組異地上崗人員,執行分行員工上崗的統一標準。
?第十二條 貸款管理部成立后,分行應將貸款管理部人員名單及其職責以書面形式通知借款人、項目單位、擔保人、代理經辦行及當地政府有關部門,以加強工作的協調與配合。
?第十三條 貸款管理部人員應保持相對穩定,以保證信貸管理工作的連續性。各分行可根據貸款項目的變化情況,對貸款管理部進行調整,調整貸款管理部或更換成員時,各分行需以書面形式及時通知借款人、項目單位、擔保人、代理經辦行及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做好業務銜接。
?第十四條 貸款管理部經費開支不作為核定分行年度經費的因素,有關經費開支由各分行在總行核定的年度經費開支總指標內自行解決。具體費用開支辦法由各分行自行制定。
? 第三章 主要職責
?第十五條 貸款管理部應以提高信貸監管質量和金融服務水平為目標,負責做好貸款前期、項目資金監督、吸收與貸款項目有關的存款、工程建設檢查、貸款本息回收、資產質量監控、貸款審查、“柜臺前移”信息系統的推廣使用,以及落實代理經辦行和項目基礎管理等信貸管理工作。
?第十六條 貸款前期工作。主要包括:
(一)參與新貸項目的前期現場調查工作,并負責向分行和總行有關部門報送項目調查情況;
(二)負責項目貸前審查工作;
(三)參與
借款合同的談判,并具體辦理借款合同
簽訂手續;
(四)參與項目初步設計及概算、預算的審查工作。
?第十七條 項目資金監督。主要包括:
(一)負責對資金用途的監管,保證貸款資金合理有效使用和專款專用,防止貸款資金挪用和浪費;
(二)檢查項目單位資本金、自有資金等建設資金到位情況,督促項目單位配套資金同步到位;
(三)提出項目年度貸款計劃、季度(月、旬)用款計劃及調整計劃建議,報分行審查并由分行上報總行作為編報信貸、用款及回收計劃的參考依據;
(四)負責審查落實提款前提條件,及時協調信貸資金匯劃事宜,保證項目用款需要,并協助借款人做好資金調度,努力降低資金成本;
(五)負責及時解決在資金使用監督中發現的問題,并及時報告分行。
?第十八條 負責吸收與貸款項目有關的存款。
?第十九條 工程建設檢查。主要包括:
(一)負責深入建設單位和項目施工現場,調查了解項目形象進度和
工程合同執行情況;
(二)負責督促項目單位合理施工,控制工程造價,保證工程質量;
(三)負責監督檢查項目主要工程及設備、材料采購招標情況,參與項目大型土建工程及主要設備、材料采購招、投標工作;
(四)負責與借款人、擔保人、代理經辦行、工程監理公司、保險公司和政府有關部門建立工作聯系制度,落實保險權益、售電權益等權益轉讓事宜,參與設計單位選擇和工程監理談判,監督檢查項目監理制度實施情況;
(五)督促借款人按規定及時提交有關項目統計報表、項目建設執行情況報告;
(六)積極向分行報告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問題以及借款人反映的意見和建議,對借款人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意見,并要求其限期改正;
(七)參與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工作,負責提交
項目貸款執行總結報告,并督促借款人辦理竣工手續,提交竣工決算報告。
?第二十條 貸款本息回收。主要包括:
(一)按照分行下達的年度(季度)本息回收計劃,具體負責貸款本息回收工作;
(二)隨時掌握借款人資金運作、生產經營情況,運用有效的財務分析手段,定期分析借款人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
(三)在每季結息日前20天向借款人、擔保人、代理經辦行發送“歸還利息通知書”,提醒企業做好付息準備,保證我行利息按期回收;
(四)貸款本金到期前兩個月負責向借款人、擔保人、代理經辦行發送“本金到期通知書”,通知企業做好還款準備;
(五)當貸款發生逾期時(包括每筆貸款逾期),在貸款逾期次日,按分行規定的方式分別向借款人、擔保人發送“逾期貸款通知書”和“擔保履約函”,以后每季發送一次,直至貸款本息及費用全部回收為止,并確保通知的送達和
訴訟時效;
(六)負責貸款本息回收日常工作,并協助總行、分行有關部門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保證貸款本息按期回收;
(七)負責保全借款合同項下設定抵押、質押的土地、房屋、其他財產和權益,并協助借款人辦理登記、出證、轉讓、財產保險及保險權益轉讓等手續,并注意抵押、質押物價值的變化,防止抵押、質押資產的流失;
(八)負責對借款人的展期申請提出審查意見,并辦理有關具體事宜;
(九)負責提出貸款呆壞賬核銷建議,準備核銷材料;
(十)參與辦理以物抵債的有關手續,積極處理
抵押物資;
(十一)參與訴訟前期準備工作,落實
判決執行事宜;
(十二)參與資產重組保全工作。
?第二十一條 資產質量監控。主要包括:
(一)負責了解掌握借款人、擔保人的經營情況、財務情況和償債能力,每半年提出信貸資產質量分析報告,并對
貸款擔保的有效性和充分性進行分析。
(二)建立預警報告制度,對借款人和擔保人發生或可能發生的經營惡化、停工停產、破產、注銷、兼并、分立、出讓、租賃等損害或影響我行權益的重大問題或行為,應及時逐級上報,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維護貸款安全。出現緊急情況時,可行使臨時處置權,并同時上報分行。
(三)借款人發生任何
違約行為時,應督促借款人限期改正,并及時報告,必要時可提請實施信貸制裁。
(四)研究、分析信貸風險狀況,提出防范和化解信貸風險的措施、建議。
?第二十二條 負責按照分行要求,完成貸款審查工作。
?第二十三條 負責“柜臺前移”信息系統的推廣使用,及時反映“柜臺前移”工作中的問題和建議。
?第二十四條 落實代理經辦行工作。主要包括:
(一)依據總行統一文件規定,提出
代理協議補充條款;
(二)負責辦理代理協議的有關事宜;
(三)負責對代理經辦行的日常監督;
(四)負責協
調解決代理經辦行結算支付等代理業務中出現的問題;
(五)負責提出對代理經辦行的考核建議。
?第二十五條 項目基礎管理工作。主要包括:
(一)建立《項目管理臺賬》和《信貸管理臺賬》,動態跟蹤和記錄項目情況:
1.《項目管理臺賬》主要登記總投資完成情況、工程概預算調整變化情況、工程采購與
承包合同等有關數據資料;
2.《信貸管理臺賬》主要登記項目貸款發放、貸款支用、貸款余額、貸款本息回收、
貸款展期等有關數據資料。
(二)按季提出貸款項目專戶報告。
(三)建立《貸款項目大事記》,隨時記載有關借款人、項目的重大事件、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
(四)負責催報和審查借款企業和擔保單位有關報表和資料,向分行信貸處及時報送有關貸款項目的統計分析報表和報告。
(五)按照總分行項目檔案管理要求,負責收集整理貸款項目檔案資料,并負責歸檔、保存和移交等工作。
(六)貸款本息還清后.撰寫項目貸款執行情況總結。
? 第四章 監督考核
?第二十六條 貸款管理部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政策、法律、職業準則和行為規范,按照監管與服務相結合、盡職盡責、廉潔自律的原則開展工作。不得利用工作之便謀取個人私利。
?第二十七條 分行必須切實加強對貸款管理部的管理,強化崗位責任制,并建立逐級考核制度。分行負責對信貸處進行考核,信貸處負責貸款管理部的具體監督與考核,貸款管理部負責對信貸員的考核,考核的主要指標是利息回收率、本金回收率、吸收存款完成率、項目檔案及貸款臺賬完整率等量化責任目標。
?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各分行可根據本規定制定實施細則,報總行備案。
?第二十九條 本規定由總行綜合計劃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條 本規定自下發之日起執行。《國家開發銀行貸款項目經理制暫行辦法》(開行政法[1997]117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