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建〔2012〕3號
各鎮街(園區)規劃建設辦(局),各房地產開發企業,各建設工程企業:
經市法制部門審查同意,現將《在建違法商品房建筑質量檢測和處理辦法》予以公布,請貫徹執行。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在建違法商品房建筑質量檢測和處理辦法
第一條 為遏制房地產項目違法開工,確保商品房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維護房地產開發市場秩序,根據《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等國家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要求,制定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用于處理本市行政區域內未取得施工許可已擅自違法施工至基礎和主體等結構實體的各類商品房工程。
第三條 東莞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以下簡稱市質監站)介入工程質量監督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已將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登記納入施工許可一并辦理),發現該類商品房工程已違法提前施工至基礎或主體等部位時,應立即簽發工程停工通知書,并對工程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進行扣分等不良行為記錄。
停工期間市質監站將對已建部分工程資料進行審查,并責令建設單位組織對該部位實體質量進行驗證檢測,對發現的質量問題進行處理。
第四條 在工程實體質量檢測和處理前,建設單位應組織工程各方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按單位工程對已建部分制定檢測方案,并報市鎮質監機構,具體部位檢測和處理不得低于本辦法第五條至第九條所規定的要求。
若工程建設過程中,施工質量控制資料缺失或不足,除按本辦法第五條至第九條規定內容處理外,尚應根據資料缺失或不足程度加大檢測數量。
第五條 若該類工程基礎采用基樁形式,原則上應在工程建筑物周邊重新進行同類基樁施工和驗證檢測,基樁施工和驗證檢測方案應經建設單位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在此基礎上再依據驗證檢測報告和現有工程施工資料進行比對,且不得低于以下要求:
1、驗證檢測的基樁數量和檢測方法。對于符合《關于加強東莞市建設工程地基基礎檢測管理的通知》(東建質安〔2010〕102號)要求需要進行相應檢測的基樁工程,原則上以靜載檢測為主,但由于樁型和場地等條件限制時可考慮抽芯和高應變等方法。驗證檢測的數量不應少于該批工程樁按該方法進行驗收時所需檢測的比例和數量。
2、驗證檢測的基樁施工要求。驗證檢測的基樁施工應與實際工程樁盡可能接近,做到分布均勻、不同樁長應覆蓋與已建部分基樁相對應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中各類土(巖)層、不同樁長(或樁徑)應包含全部承載力、與已建建筑物距離原則上不超過10m(同時應避免打樁和鉆樁等成孔時擠土或塌孔對建筑物的影響)。施工前,可通過補充勘察確定具體樁位。
若整個場地地質條件比較均勻,在已建建筑物周邊存在由同一施工單位同批施工且基樁類型、樁長、入土(巖)層、承載力等各項指標與已建建筑物基樁基本接近的工程樁時,可從這些工程樁中選取有代表性的基樁進行驗證檢測,不必再另外進行用于驗證檢測的基樁施工。
對于采用人工挖孔樁時,需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建筑工程使用人工挖孔樁審查指南》進行報批。
3、驗證檢測結果處理。當驗證檢測結果滿足設計要求時,可進行下一步工作;當驗證檢測結果不滿足設計要求時應由設計單位對工程樁出具處理意見,并由工程各方跟進落實。
4、專家評審。基樁工程經上述驗證檢測和處理后,由建設單位再次組織專家依據驗證檢測報告和現有工程施工資料進行評審,給出樁基施工質量評審意見,質監機構參與評審過程,并督促相關單位對評審意見進行落實。
第六條 若該類工程基礎采用天然地基或人工處理地基形式,應在建筑物內和周邊按原工藝施工至承臺持力層,再補做觸探和壓板檢測,檢測方案應經建設單位組織專家進行論證,且不得低于以下要求:
1、補做檢測數量。補做觸探和壓板檢測的數量不應少于《關于加強東莞市建設工程地基基礎檢測管理的通知》中規定的比例和數量,具體檢測點位應做到分布均勻、覆蓋全部承載力和地質條件、與已建建筑物距離原則上不超過10m。
2、檢測結果處理。當承載力檢測結果滿足設計要求時,可進行下一步工作;當檢測結果不滿足設計要求時應由設計單位出具處理意見,并由工程各方跟進落實。
3、專家評審。天然地基或人工處理地基經上述補做檢測和處理后,由建設單位再次組織專家依據補做檢測報告和現有工程施工資料進行評審,給出地基質量評審意見,質監機構參與評審過程,并督促相關單位對評審意見進行落實。
第七條 基礎承臺和地下室底板質量檢測和處理依照下列要求進行:
1、檢測數量。基礎承臺和地下室底板分別按《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GB/T50344-2004)規定的檢測批樣本最小容量B類數量進行開挖和檢測。
2、檢測項目和方法。
(1)混凝土強度:采用鉆芯法,承臺應在側面進行檢測、每個承臺抽取3個芯樣;地下室底板每個構件抽取1個芯樣,選取的構件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強度檢測結果原則上應給出推定區間上限值和下限值,條件不滿足時應給出單個構件強度值。
(2)受力鋼筋分布和保護層厚度:采用鋼筋掃描儀進行檢測;
(3)構件尺寸偏差;
3、檢測結果處理。當上述檢測結果滿足設計要求時,可進行下一步工作;當檢測結果不滿足設計要求時應由設計單位進行復核驗算,對于驗算仍不滿足要求的出具加固補強方案,再由建設單位委托有資質的施工單位進行加固補強。
第八條 主體結構質量檢測和處理依照下列要求進行:
1、檢測數量。
(1)柱、剪力墻等豎向受力構件:混凝土強度檢測依據《超聲回彈綜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規程》(CECS02-2005),按每層進行批量評定,即每層抽取同類構件總數量的30%且不少于10個構件;受力鋼筋分布和保護層厚度依據《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GB/T50344-2004)規定的檢測批樣本最小容量B類數量,按每層進行檢測,選取的構件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梁、板等受彎構件:混凝土強度、樓板厚度、受力鋼筋分布和保護層厚度等項目全部依據《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GB/T50344-2004)規定的檢測批樣本最小容量B類數量,按每層進行檢測,選取的構件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檢測項目和方法。
(1)混凝土強度:對柱、剪力墻采用鉆芯法校正的超聲-回彈綜合法進行檢測,并給出批量評定值;對樓板采用鉆芯法進行檢測,每個構件抽取1個芯樣,原則上應給出推定區間上限值和下限值,條件不滿足時應給出單個構件強度值。
(2)樓板厚度:采用樓板測厚儀進行檢測;
(3)受力鋼筋分布和保護層厚度:對混凝土柱、剪力墻、梁和樓板分別進行檢測,采用鋼筋掃描儀進行檢測;
3、檢測結果處理。當上述檢測結果滿足設計要求時,可進行下一步工作;當檢測結果不滿足設計要求時應由設計單位進行復核驗算,對于驗算仍不滿足要求的出具加固補強方案,再由建設單位委托有資質的施工單位進行加固補強。
4、地下室工程柱、剪力墻等豎向受力構件以及多層地下室工程梁、板(頂板除外)等受彎構件檢測項目和方法也按照上述要求執行。
第九條 對于該類工程基礎或主體結構中在建外露部分鋼筋原材或接頭,按不同規格抽取后進行見證取樣送檢。對于結果不滿足設計要求時應由設計單位對同批次鋼材或接頭使用部位進行復核驗算,對于驗算仍不滿足要求的出具加固補強方案,再由建設單位委托有資質的施工單位進行加固補強。
第十條 本辦法規定的檢測全部由具備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完成,檢測流程依據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現行專項檢測要求執行。檢測費用除施工合同約定外,全部由建設單位承擔。
第十一條 該類工程已建部位檢測及相關問題按上述要求處理完成后,應結合現有工程資料,由建設單位組織工程各方進行質量認定,市質監站對認定過程進行監督。質量認定通過后,市質監站方可簽發復工通知書并將后續工程施工納入正常監督。
第十二條 對于該類工程,建設單位應依據《關于加強我市建設工程變形監測工作管理的通知》(東建質安〔2011〕161號)要求全部委托第三方進行變形監測,在工程竣工驗收后仍應至少在2年內繼續進行第三方監測,發現異常情況時及時向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進行書面報告。
第十三條 對于該類商品房工程,依據《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等進行行政處罰后,按照現行《建筑工程(新建和既有建筑加層、擴建、改建)施工許可指南》辦理施工許可手續。
第十四條 市質監站簽發復工通知書后,建設單位可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按照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現行《商品房預售許可指南》申請辦理預售許可證。
第十五條 該類工程竣工驗收依據國家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和有關流程正常進行,市質監站在出具《工程質量監督報告》時應對違法提前施工部分進度、相關部位檢測和處理情況予以說明。工程竣工驗收備案依據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現行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 本辦法由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解釋,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7年5月31日。
(注:本規范性文件已經市法制局合法性審查同意發布,編號為DGZJ-2012-003)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
2015-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條約》的決定
2007-02-28中央人民政府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暫行條例[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刑事案件辦案期限問題的決定
1981-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試行)[失效]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1991修正)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3)
1993-03-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非洲無核武器區條約>第一號議定書、第二號議定書》的決定
1997-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原由中國人民銀行履行的監督管理職責的決定
2003-04-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的決定
2005-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加坡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1988-01-21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議案和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88-03-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7-05-23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修訂)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2001-12-29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接收外國衛星傳送電視節目管理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
2017-05-28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6年)
2016-02-06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
2014-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2014-01-17國務院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3-08-01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規定
2013-06-13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開放有關政策的批復
2012-06-27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
2010-10-10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
2010-09-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
200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