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市政府《關于加強職業培訓促進就業的實施意見》(深府函〔2012〕99號),加快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促進勞動者技能就業和技能成才,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技能人才支撐,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制定了《深圳市非全日制技工教育學分制管理辦法》,現予印發,請遵照執行。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二○一二年六月十三日
深圳市非全日制技工教育學分制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推進深圳市非全日制技工教育工作,培養更多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技能人才,滿足勞動者技能學習的社會化、終身化和個性化需求,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我市技工院校舉辦的非全日制技工教育。
第二章 課程與學分
第三條 學分制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課分為基礎必修課和專業必修課。基礎必修課為理論課程,學習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專業必修課為實操課程,學習掌握專業能力;選修課為文化基礎課,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第四條 課程結構的學分比例中,理論課程占總學分的35%,實操課程占總學分的55%(含綜合性實習),文化基礎課占總學分的10%。
第五條 學分是計算學生學習份量和成效的基本單位,是學生能否畢業的主要依據。學分的最小單位是0.5分。學生畢業取得的總學分不得低于110學分。
第六條 不同培訓層次的總學分參照相應全日制學制的總學分要求執行。不同培訓層次課程結構的學分比例如下:
(一)初級工培訓層次:理論課程和實操課程分別約占總學分比例的20%和70%;
(二)中級工培訓層次:理論課程和實操課程分別約占總學分比例的30%和60%;
(三)高級工培訓層次:理論課程和實操課程分別約占總學分比例的40%和50%;
(四)技師(包括預備技師)培訓層次:理論課程和實操課程分別約占總學分比例的50%和40%。
第七條 教學課程以18個學時為1學分。綜合性實習、入學和畢業教育等其他課程以30學時或一周為1學分。
第八條 獲得本專業相應職業資格證書記5個學分。
第三章 課程學習與管理
第九條 學生按照學校教學計劃進行學習。學生按每門課程的教學要求,完成學習內容,并上交作業和學習總結,經審閱合格后,才能參加課程考核。課程成績由作業和學習總結與課程考核構成,作業和學習總結占30%,課程考核占70%。課程成績合格才能獲得課程學分。
第十條 學生根據已有學習經歷和成績,或根據自身情況可申請免修相應課程,經學校審核批準后可給予相應學分。學生獲得教學計劃規定且國家認可的職業資格證書,或已通過同一層次及高一層次國家認可的學歷教育相關課程,可申請免修相應課程,經學校審核批準后給予相應學分。
第十一條 課程考核不合格可以補考。補考兩次不合格的應當重修。
第四章 學分獎勵及代替
第十二條 學生在本單位、本系統崗位技術、職業素質等方面的評比、競賽中獲得突出成績的,可獎勵學分,計入總學分,并可代替相應課程學分。評比、競賽中獲得的突出成績獎勵學分如下:
全國獎
省級獎
市級(集團)獎
區級獎
本單位獎
40
30
20
15
3-10
第十三條 參加經學校報名由各級政府組織的各類技能競賽的學生,根據競賽成績和級別獎勵學分,計入總學分,可代替理論課程、實操課程學分。競賽取得的獎勵學分如下(參加選拔賽和上一級競賽都獲得名次的,只計其中最高名次學分,不疊加):
名次
類別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第五名
第六名
第七名
第八名
第九名
第十名
第十一名
第十二名
第十三名
第十四名
第十五名
國家級競賽
25
20
18
16
14
12
10
8
7
6
5
4
3
2
1
省級競賽
10
9
8
7
6
5
4
3
2
1
市級競賽
5
4
3
2
1
區級競賽
3
2
1
第十四條 參加經學校報名由各級政府組織的各類文藝、體育等競賽,根據競賽成績和級別獎勵學分,計入文化基礎課程學分。競賽取得的名次獎勵學分如下(參加選拔賽和上一級競賽均獲得名次的,計其中最高名次學分,不疊加):
名次
類別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第五名
第六名
第七名
第八名
國家級競賽
15
12
10
8
6
4
2
1
省級競賽
8
6
5
4
3
2
1
市級競賽
5
3
2
1
區級市級競賽
3
2
1
第十五條 學生獲得與本專業相關的發明類競賽名次,可獎勵學分,計入總學分,并可代替相應課程學分。競賽取得的名次獎勵學分如下:
獎項
分值
一等獎
二等獎
三等獎
個人
集體
個人
集體
個人
集體
國家級
15
13
12
10
9
7
省級
10
8
8
6
6
4
市級/行業協會
6
5
4
3
2
2
第十六條 學生取得本專業必考工種以外的中級及以上資格證書或專項能力證書,可獎勵學分,計入總學分,并可代替相應課程學分。取得專項能力證書或資格證書獎勵學分如下(同一工種職業資格證書只取最高級):
專項能力證書
中級職業資格證書
高級職業資格證書
4
5
6
第十七條 取得高中畢業證書可代替文化基礎課程學分。
第十八條 學分代替的審批程序如下:
(一)學生提交學分代替申請及依據;
(二)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審核;
(三)學校主管教學的副校長批準。
第五章 附 則
第十九條 本辦法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
2013-01-01軍人違反職責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2013
2013-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產生辦法和表決程序修正案
2010-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的決議
1981-03-06建設部公告第530號--關于發布行業產品標準《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方樁》的公告
2006-12-19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
199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1995-05-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加拿大政府領事協定》的決定
1998-12-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
2019-09-06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國務院關于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10-17中央政法補助專款管理辦法
1999-09-15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4號國務院令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3-04-10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
2013-02-06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12-26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宜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國務院關于印發舟曲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11-04國務院關于統一內外資企業和個人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制度的通知
2010-10-18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
2010-08-31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05-27外國企業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設立合伙企業管理辦法
2009-11-25草原防火條例(2008修訂)
2008-11-29國務院關于印發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08-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