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市政府《關于加強職業(yè)培訓促進就業(yè)的實施意見》(深府函〔2012〕99號),加快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促進勞動者技能就業(yè)和技能成才,為我市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技能人才支撐,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制定了《深圳市非全日制技工教育學分制管理辦法》,現(xiàn)予印發(fā),請遵照執(zhí)行。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二○一二年六月十三日
深圳市非全日制技工教育學分制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推進深圳市非全日制技工教育工作,培養(yǎng)更多適應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需要的技能人才,滿足勞動者技能學習的社會化、終身化和個性化需求,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我市技工院校舉辦的非全日制技工教育。
第二章 課程與學分
第三條 學分制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課分為基礎必修課和專業(yè)必修課。基礎必修課為理論課程,學習掌握專業(y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專業(yè)必修課為實操課程,學習掌握專業(yè)能力;選修課為文化基礎課,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第四條 課程結構的學分比例中,理論課程占總學分的35%,實操課程占總學分的55%(含綜合性實習),文化基礎課占總學分的10%。
第五條 學分是計算學生學習份量和成效的基本單位,是學生能否畢業(yè)的主要依據(jù)。學分的最小單位是0.5分。學生畢業(yè)取得的總學分不得低于110學分。
第六條 不同培訓層次的總學分參照相應全日制學制的總學分要求執(zhí)行。不同培訓層次課程結構的學分比例如下:
(一)初級工培訓層次:理論課程和實操課程分別約占總學分比例的20%和70%;
(二)中級工培訓層次:理論課程和實操課程分別約占總學分比例的30%和60%;
(三)高級工培訓層次:理論課程和實操課程分別約占總學分比例的40%和50%;
(四)技師(包括預備技師)培訓層次:理論課程和實操課程分別約占總學分比例的50%和40%。
第七條 教學課程以18個學時為1學分。綜合性實習、入學和畢業(yè)教育等其他課程以30學時或一周為1學分。
第八條 獲得本專業(yè)相應職業(yè)資格證書記5個學分。
第三章 課程學習與管理
第九條 學生按照學校教學計劃進行學習。學生按每門課程的教學要求,完成學習內容,并上交作業(yè)和學習總結,經(jīng)審閱合格后,才能參加課程考核。課程成績由作業(yè)和學習總結與課程考核構成,作業(yè)和學習總結占30%,課程考核占70%。課程成績合格才能獲得課程學分。
第十條 學生根據(jù)已有學習經(jīng)歷和成績,或根據(jù)自身情況可申請免修相應課程,經(jīng)學校審核批準后可給予相應學分。學生獲得教學計劃規(guī)定且國家認可的職業(yè)資格證書,或已通過同一層次及高一層次國家認可的學歷教育相關課程,可申請免修相應課程,經(jīng)學校審核批準后給予相應學分。
第十一條 課程考核不合格可以補考。補考兩次不合格的應當重修。
第四章 學分獎勵及代替
第十二條 學生在本單位、本系統(tǒng)崗位技術、職業(yè)素質等方面的評比、競賽中獲得突出成績的,可獎勵學分,計入總學分,并可代替相應課程學分。評比、競賽中獲得的突出成績獎勵學分如下:
全國獎
省級獎
市級(集團)獎
區(qū)級獎
本單位獎
40
30
20
15
3-10
第十三條 參加經(jīng)學校報名由各級政府組織的各類技能競賽的學生,根據(jù)競賽成績和級別獎勵學分,計入總學分,可代替理論課程、實操課程學分。競賽取得的獎勵學分如下(參加選拔賽和上一級競賽都獲得名次的,只計其中最高名次學分,不疊加):
名次
類別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第五名
第六名
第七名
第八名
第九名
第十名
第十一名
第十二名
第十三名
第十四名
第十五名
國家級競賽
25
20
18
16
14
12
10
8
7
6
5
4
3
2
1
省級競賽
10
9
8
7
6
5
4
3
2
1
市級競賽
5
4
3
2
1
區(qū)級競賽
3
2
1
第十四條 參加經(jīng)學校報名由各級政府組織的各類文藝、體育等競賽,根據(jù)競賽成績和級別獎勵學分,計入文化基礎課程學分。競賽取得的名次獎勵學分如下(參加選拔賽和上一級競賽均獲得名次的,計其中最高名次學分,不疊加):
名次
類別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第五名
第六名
第七名
第八名
國家級競賽
15
12
10
8
6
4
2
1
省級競賽
8
6
5
4
3
2
1
市級競賽
5
3
2
1
區(qū)級市級競賽
3
2
1
第十五條 學生獲得與本專業(yè)相關的發(fā)明類競賽名次,可獎勵學分,計入總學分,并可代替相應課程學分。競賽取得的名次獎勵學分如下:
獎項
分值
一等獎
二等獎
三等獎
個人
集體
個人
集體
個人
集體
國家級
15
13
12
10
9
7
省級
10
8
8
6
6
4
市級/行業(yè)協(xié)會
6
5
4
3
2
2
第十六條 學生取得本專業(yè)必考工種以外的中級及以上資格證書或專項能力證書,可獎勵學分,計入總學分,并可代替相應課程學分。取得專項能力證書或資格證書獎勵學分如下(同一工種職業(yè)資格證書只取最高級):
專項能力證書
中級職業(yè)資格證書
高級職業(yè)資格證書
4
5
6
第十七條 取得高中畢業(yè)證書可代替文化基礎課程學分。
第十八條 學分代替的審批程序如下:
(一)學生提交學分代替申請及依據(jù);
(二)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審核;
(三)學校主管教學的副校長批準。
第五章 附 則
第十九條 本辦法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發(fā)布之日起實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2007年修訂)
2007-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2006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7-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2001修正)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jīng)營企業(yè)所得稅法》的決定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失效]
1950-03-03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shù)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1997-12-29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2019-02-17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1-22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非上市公眾公司監(jiān)督管理辦法(2013修訂)
2013-1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yè)發(fā)展的實施意見
2013-08-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對口幫扶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3-02-04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guī)的決定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保定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的通知
2012-08-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11-04-22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fā)《農村電網(wǎng)改造升級項目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0-10-16國務院安委會關于集中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jīng)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的通知
2010-07-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采取綜合措施對耐火粘土螢石的開采和生產進行控制的通知
2010-01-02國內航空運輸旅客身體損害賠償暫行規(guī)定(1993年修訂)
1993-11-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廢止食品質量免檢制度的通知
200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2008-09-18國務院關于徐州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的批復
2007-11-14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
2007-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