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中央、省屬駐武有關單位:
《武威市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實施辦法》已經市政府同意,現予印發,請認真貫徹實施。
武威市人民政府
2012年12月10日
武威市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實施辦法
第一條 為規范行政執法行為,保障全市各級行政執法機關(含法律、法規授權組織,下同)依法正確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甘肅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和省政府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是指行政執法機關在依法享有的行政處罰權限范圍內,對違法行為是否給予行政處罰、給予何種行政處罰和給予何種幅度行政處罰進行裁量的權限。
第三條 市級行政執法部門應當在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行為、種類、幅度范圍內,根據本辦法制定本部門(系統)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適用規則,明確行政處罰自由裁量的具體標準和程序要求,作為本部門(系統)實施行政處罰的裁量依據。
各縣(區)人民政府可以組織本級行政執法部門,結合本縣(區)實際,在市級行政執法部門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標準基礎上進行細化。
第四條 市、縣(區)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規范、監督和指導。各行政執法部門具體負責本部門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工作。
市、縣(區)監察機關按照有關規定,做好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監督檢查工作。
第五條 規范和實施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應當遵循處罰法定、過罰相當、執法程序和結果公開、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確保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行使的合法性、合理性。
第六條 規范和實施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應當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綜合考慮、衡量違法事實、性質、情節及社會危害程度等相關因素,所適用的措施和手段應當必要、適當。
第七條 在實施行政處罰時,對違法主體、性質、情節相同或相似的案件,適用的法律依據、處罰種類及處罰幅度應當基本相當。
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處罰種類可以單處或并處的可以選擇適用,但要分清主罰項和次罰項。
第八條 制定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細化標準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細化自由裁量權標準,不得違反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
(二)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可以選擇行政處罰種類的,應當明確適用不同種類行政處罰的具體條件;
(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可以選擇行政處罰幅度的,應當根據涉案標的、主觀故意、違法手段、社會危害程度、行為人具備的客觀條件等情節劃分明確、具體的不同等級;
(四)上一級行政執法機關對同一行政處罰行為制定了自由裁量標準的,下一級行政執法機關可以直接引用。
第九條 各部門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細化標準,應當由部門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決定后向社會公布,并報同級政府法制工作機構備案。
各行政執法部門應當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立、改、廢和執法工作的實際情況,及時補充、修訂或者完善本部門(系統)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細化標準,并按規定公布和備案。
第十條 根據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及社會危害程度和主觀過錯等因素,違法行為可分為輕微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嚴重違法行為。
行政執法機關應當按照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結合違法情形合理裁量,對違法行為當事人做出不予處罰、從輕或減輕處罰、一般處罰、從重處罰的決定。
第十一條 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不予行政處罰:
(一)違法行為人年齡不滿14周歲的;
(二)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有違法行為的;
(三)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四)違法行為超過法定追究時效的;
(五)其他依法不予行政處罰的。
第十二條 制定給予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標準時,應當考慮下列情形:
(一)違法行為人年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
(二)受他人脅迫、誘騙實施違法行為的;
(三)涉案財物或者違法所得較少的;
(四)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
(五)配合行政執法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六)其他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
第十三條 制定給予從重行政處罰的標準時,應當考慮下列情形:
(一)隱匿、銷毀違法證據的;
(二)妨礙執法人員查處違法行為、暴力抗法等尚未構成犯罪的;
(三)不聽勸阻,繼續實施違法行為的;
(四)涉及人身健康、生命安全、公共安全、社會穩定、環境保護、經濟秩序等違法情節惡劣,造成危害后果的;
(五)脅迫、誘騙他人或者教唆未成年人實施違法行為的;
(六)共同實施違法行為中起主要作用的;
(七)多次實施違法行為,屢教不改的;
(八)在發生突發公共事件或重大自然災害時實施違法行為的;
(九)對舉報人、證人打擊報復的;
(十)其他故意違法的,或者依法應當給予從重處罰的。
第十四條 行政執法機關作出不予處罰、從輕或減輕處罰、從重處罰決定的,應當在案卷討論記錄和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說明理由。并將聽取當事人陳述、申辯的情況記錄在案。
第十五條 下列行政處罰決定應當由行政執法機關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決定:
(一)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執照的處罰決定;
(二)較大數額罰款,當事人要求聽證或適用聽證程序的處罰決定;
(三)具有本辦法第十三條的情形決定從重行政處罰的;
(四)其他應當集體討論決定的處罰決定。
第十六條 市、縣(區)人民政府及其法制工作機構、行政執法機關應當建立健全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監督制度,通過行政執法監督檢查、行政復議、行政處罰案卷評查、行政執法投訴處理等形式對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行使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七條 行政執法機關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工作情況,作為行政執法機關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納入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體系。
第十八條 行政執法人員濫用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市、縣(區)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行政執法機關可給予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或暫扣執法證等處理;情節嚴重的,由市、縣(區)政府法制工作機構收回執法證件,并由有關部門依據《甘肅省行政過錯責任追究辦法》等規定追究責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十九條 法律、法規、規章和上級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對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行使已有明確規定的,從其規定;本辦法實施后,法律、法規、規章和上級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對其作出新的規定的,按新規定進行修訂后執行。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2018修正)
2018-12-29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十五部法律的決定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決定
2010-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10-31)
2006-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的決議
1980-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96修正)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1999)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06修訂)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4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5-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哥倫比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兒童權利公約》的決定
199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1984-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
1958-01-09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1994-05-12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批準設立重慶直轄市的決定
1997-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走私、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犯罪分子的決定
1990-12-28外國商會管理暫行規定(2013修訂)
2013-12-07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06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2007-04-22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