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保障群眾環境權益,鼓勵公眾參與環保監督管理,提高環境執法效率,依法查處環境違法行為,改善環境質量,確保環境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及其他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舉報工業企業環境違法行為獎勵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一切單位和個人有依法舉報環境違法行為并依據本辦法獲得相應獎勵的權利。
環保部門工作人員及其家屬舉報環境違法行為不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對于環境違法行為,舉報人可向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舉報。
第五條 舉報受理、核實和查處實行分級受理、分級核查和統一獎勵的原則。市環境保護局核安應急信訪處統一管理全市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工作,建立健全受理、核實、查處、獎勵相關制度和操作程序,督促檢查舉報內容的核實和查處工作,提出有獎舉報建議,辦理有獎舉報事宜。
各縣(區)環保局、機關各處室、各直屬單位按照工作職責,負責舉報內容的核實和查處工作。
各縣、區環境保護局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實施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工作。
第二章 舉報內容和范圍
第六條 舉報工業企業下列環境違法行為,可以獲得獎勵。
(一)超過排放標準向大氣和水體排放污染物的;
(二)不正常使用污染物處理設施,或未經環保部門批準,擅自拆除、閑置污染物處理設施的;
(三)不正常使用在線監控設施,或者弄虛作假的;
(四)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非法設置排污口或者新建、改建、擴建對水體污染嚴重建設項目的;
(五)設置暗管或者采取規避檢查的方式偷排工業廢水的;
(六)無經營許可證或者不按照經營許可證規定收集、貯存、利用、經營、處置危險廢物的。
第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舉報,不予獎勵。
(一)舉報事實不清,或舉報內容難以確定的;
(二)舉報的環境違法行為已被立案查處、尚未結案的;
(三)舉報的環境違法行為在限期治理或限期整改期內的;
(四)匿名舉報無法獲得舉報人真實姓名和聯系方式的;
(五)舉報人自愿放棄獲得獎勵的。
第三章 舉報方式和要求
第八條 舉報人可以采取撥打12369環保舉報熱線、信函、電話、傳真或者直接到環保部門反映等方式進行舉報。
第九條 舉報人在舉報時必須告知被舉報單位的基本違法事實、發生地、發生時間、違法單位名稱、地址等情況。
第十條 舉報人必須采取實名舉報,在舉報時告知受理單位自己的真實姓名、住址和聯系方式。
第四章 舉報核實
第十一條 各級環境保護部門在受理舉報后,必須及時趕赴現場核實舉報內容。對環境違法事實不能短期消失或者需要多部門聯合執法的,可報經領導同意,7個工作日內開展現場核實工作。
第十二條 具體辦案部門在核實、調查結束后,應將核實和調查處理的情況報告核安應急信訪處,核安應急信訪處通過審核辦案部門提交的調查材料后,將有關情況通報舉報人并告知符合獎勵條件的舉報人獎金申領程序和要求。提出獎勵建議報分管局領導簽署意見,由局長做出獎勵審批決定。
第五章 舉報獎勵
第十三條 根據舉報情況,經調查核實舉報人反映情況屬實,環境違法行為成立的,由市環境保護局對舉報人給予表彰,并按罰款金額的千分之三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500元。
第十四條 舉報人反映情況屬實,環境違法行為成立,但由于被舉報的違法情節輕微,環境保護局予以行政糾正處理而未罰款的,給予舉報人50元獎勵。
第十五條 多人先后舉報同一環境違法行為的,獎勵最先舉報人。聯合舉報的,獎金由其代表領取。
第十六條 舉報環境污染案件被查處后,違法單位再次出現環境違法行為,可以繼續舉報,再次獲得獎勵。
第十七條 舉報同一單位多種環境違法行為的,以1次舉報予以獎勵。
第十八條 為鼓勵公眾參與舉報的積極性,對舉報有功人員,經本人自愿,可參加當年度的環保先進人物的評選,其舉報業績作為評選的依據之一。
第六章 獎勵領取
第十九條 受理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的環境保護局做出獎勵決定后,電話告之舉報人獲獎情況和領取方式。
第二十條 舉報人自接到獲獎電話之日起30日內,到攀枝花市環境保護局領取獎勵,逾期不領取視為自動放棄,舉報獎勵作廢。
第二十一條 舉報人在得到環保部門關于舉報內容調查核實和查處情況通報后,自愿提出獎勵申請。
第二十二條 舉報人自愿提出舉報獎勵的申領、發放按以下程序辦理:
1、獎勵申請。舉報人持有效證件(身份證或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1份)到市環境保護局核安應急信訪處填報《攀枝花市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獎金申請表》(1份)。
2、獎勵審批。核安應急信訪處在核實舉報人身份基礎上,提出獎勵金額初步建議意見,報分管信訪工作局領導簽署審核意見,交分管財務工作的局領導審批并發放。
第七章 保密和紀律要求
第二十三條 舉報的受理遵循首問負責制,受理人員應對舉報人的信息保密,不得向被舉報單位通風報信。
第二十四條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接受舉報后,無正當理由不予查處、向被舉報單位通風報信、泄露舉報人信息的,按照相關規定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第二十五條 舉報人捏造歪曲事實,誣告陷害他人的,按照相關規定提交有關部門處理。
第八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由攀枝花市環境保護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八條 2009年11月13日印發的《攀枝花市環境保護局關于印發<攀枝花市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管理辦法>的通知》(攀環發〔2009〕158號)文件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交通法
2016-09-0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
2014-08-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已修訂)
1992-04-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2002-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6-02-28城市供水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天津東麗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3-08-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的通知
2013-0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1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
2012-12-20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8-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福建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
2011-03-2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行政學院工作條例
2009-12-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8-12-08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2008-11-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及周邊建筑安全管理的通知
2008-10-1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保稅核查辦法
2008-03-31國務院關于永定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的批復
2007-12-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扶持生豬生產穩定市場供應的通知
2007-12-20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2007-06-03殘疾人就業條例
2007-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