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締結、參加的國際公約、條約以及國內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按照2003年8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的由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五省市高級人民法院參加的《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司法協助試點工作準備會議》(以下簡稱《準備會議》)精神,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 宗旨
本規定旨在進一步強化落實我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公約、條約以及我國法律、法規、司法解釋中關于民商事國際司法協助的規定,保障當事人的程序利益,提高我市各級法院國際司法協助工作的效率,加強國際司法協助工作的規范與統一管理。
第二條 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北京市高級法院、各中級法院、各區縣法院和各鐵路運輸法院辦理的民商事國際司法協助工作。
國際司法協助工作主要內容包括:委托外國司法機關送達司法文書或司法外文書;委托外國司法機關代為調查取證;外國司法機關委托我國法院送達司法文書或司法外文書;外國司法機關委托我國法院代為調查取證等。
其他國際司法協助事項,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外事規定等予以辦理。
第三條 法律依據
辦理國際司法協助事項應以下列規范性文件為依據:
1.中國締結或參加的關于國際司法協助的國際公約及條約、雙邊司法協定,主要包括《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簡稱《海牙送達公約》)、《關于從國外調取民事或商事證據的公約》(簡稱《海牙取證公約》)等;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中的相關內容;
3.全國人大常委會、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司法部等部門頒發的有關規定、解釋、辦法、通知、紀要等。主要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司法部聯合發布的司發通[1992]093號關于印發《關于執行海牙送達公約的實施辦法的通知》、外發[1992]8號《關于執行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的有關程序的通知》、外發[1986]47號《關于我國法院和外國法院通過外交途徑相互委托送達法律文書若干問題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法[1996]9號《關于全國法院司法協助座談會紀要》、法[2003]18號《關于印發全國部分法院國際司法協助工作座談會紀要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法[1995]4號《關于終止地方法院與國外地方法院司法部門司法協助協議的通知》;199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我國加入《關于從國外調取民事或商事證據的公約》的決定等規范性文件。
4.其他有關外事規定。
第四條 工作原則
根據最高法院的要求,北京市各級法院的國際司法協助工作應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專人負責的工作原則。
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是全市各級法院國際司法協助工作的統一歸口管理部門;各級法院應確定辦公室為本院國際司法協助工作的歸口管理部門,并對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負責。
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指定專辦員負責全市司法協助事務。
高級法院各審判業務庭、法警總隊應指定專辦員負責本部門的國際司法協助事務,并對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負責。
各級法院應指定專辦員負責本院國際司法協助事務,并對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負責。
第五條 工作職責
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負責全市法院國際司法協助事務的對外聯系、轉遞、審查、統計、歸檔、協調、指導等工作。外送文書加蓋由最高法院制發的“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國際司法協助專用章”。
高級法院各審判業務庭專辦員的工作職責是負責本庭的國際司法協助事務的審查、統計、歸檔、轉遞等工作。
高級法院法警總隊負責外國司法機關委托我院向在北京地區內居住的當事人送達國際司法協助文書的工作。
各中級法院、各區縣法院和各鐵路運輸法院專辦員的工作職責是負責本院國際司法協助的審查、登記、管理、歸檔、轉遞等工作。
第六條 工作制度
各級法院應建立健全有關國際司法協助工作的登記、查詢、統計、責任等相應的規章制度。
第七條 監督與指導
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對全市法院國際司法協助工作予以監督指導,并接受最高法院外事局的監督指導。
第八條 工作流程
(一)委托外國司法機關代為送達或調查取證
高級法院各審判業務庭專辦員負責本庭國際司法協助文書的初審工作。
各中級法院、各區縣法院和各鐵路運輸法院專辦員負責本院的國際司法協助文書的初審工作。
初審合格的文書,由專辦員向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轉遞。
初審不合格的,退回案件承辦人員補充或更正。
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對報送的文書進行全面審查。審查合格的,根據有關程序予以送達或委托;不合格的,予以退回。
(二)外國委托送達或調查取證
我市高級法院接受最高法院、司法部、外交部轉來的外國司法機關委托我國法院送達司法文書或調查取證的,由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對委托文書進行審查。
審查合格的,填寫送達回證,交由高級法院法警總隊專辦員負責送達,必要時,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應派人協助。法警總隊專辦員應在規定的期限內將送達回證送回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
外國司法機關請求代為調查取證的,統一由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商高級法院各審判業務庭處理。
第九條 寄送
根據《海牙送達公約》和《海牙取證公約》需要向外國中央機關直接送達或委托調查取證的,由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通過特快專遞方式郵寄。
需要通過最高法院和外交部轉遞的委托送達和調查取證文書,由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通過機要文件交換的方式進行。
各級法院報送高級法院的文書可以通過文件交換或專人轉遞的方式進行;需要附送達費用(外匯支票或現金)的,必須由專人轉遞。
第十條 期限
高級法院各審判業務庭和各級法院指定的專辦員對本院(庭)審判人員報送的國際司法協助文書,應自收到該文書起3個工作日以內完成初審并作出處理。
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在收到委托送達文書起5個工作日以內完成審查并作出處理。
高級法院法警總隊應在收到委托文書起5個工作日以內完成送達。
第十一條 催詢
由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直接向外國中央機關寄送國際司法協助文書的,如文書寄出后滿3個月仍未收到外國中央機關答復,可以制作催詢函,向外國中央機關進行催詢;催詢每隔一個月進行一次,經三次催詢仍無結果的,視為送達不成功。
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通過最高法院、外交部或司法部送達國際司法協助文書在轉遞滿6個月后無結果的,可以對最高法院、外交部、司法部進行催詢。
第十二條 文書翻譯
高級法院建立翻譯機構名冊。
法院或當事人委托翻譯的,應從翻譯機構名冊中選擇,費用由委托人負擔。
第十三條 協助
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辦理國際司法協助事宜,必要時可以提請外交部領事司、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予以協助。
第十四條 其他
涉港、澳、臺司法協助事務按有關法律、法規、最高法院司法解釋和國家有關政策執行。
第十五條 解釋
本規定由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 實施
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實施;高級法院在此之前頒布的規定與本規定相抵觸的,以本規定為準。
附件: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民商事國際司法協助工作的若干規定》實施細則
(2004年1月6日)
為落實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民商事國際司法協助工作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范民商事國際司法協助工作,根據我國締結、參加的有關國際公約、條約及國內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實施細則,與《規定》同步實施。
一、民商事國際司法協助的情形
《規定》第二條“適用范圍”第二款中國際司法協助具體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1.需要向在我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外國當事A送達司法文書或司法外文書的;
2.需要向在外國居住(居留或暫住)的中國籍當事A送達司法文書或司法外文書的;
3.委托外國司法機關調查取證或進行其他司法行為的;
4.外國司法機關委托我國法院送達司法文書或司法外文書的;
5.外國司法機關委托我國法院調查取證或進行其他司法行為的。
二、可以送達的司法文書、司法外文書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在民商事案件中可以委托外國司法機關送達的司法文書或司法外文書為:
1.起訴書副本及譯文;
2.應訴通知書及譯文;
3.開庭傳票及譯文;
4.送達回證;
5.詢問提綱及譯文;
6.判決書及譯文;
7.裁定書及譯文;
8.調解書及譯文;
9.空白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及譯文;
10.空白授權委托書及譯文;
11.合議庭組成人員通知書及譯文;
12.其他法院通知及譯文;
13.需送達的證據及譯文;
14.《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的其他訴訟文書及譯文。
報送的文書應按上述順序排列。
三、向在我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外國當事人送達
根據受送達人所在國的不同情況,分為三種不同的送達方式:
1.受送達人所在國系《海牙送達公約》的成員國的,按公約規定的程序送達;
2.受送達人所在國與我國締結了雙邊司法協助協定的,依司法協助協定規定的方式送達;
3.受送達人所在國與我國沒有司法協助協定,且不是《海牙送達公約》成員國的,通過外交途徑送達。
(一)依《海牙送達公約》規定的方式送達
1.適用范圍
向居住在《海牙送達公約》成員國的該國公民、第三國公民或無國籍人送達。
截至2002年11月4日,《海牙送達公約》的成員國包括:中國、比利時、保加利亞、加拿大、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埃及、愛沙尼亞、芬蘭、德國、希臘、愛爾蘭、以色列、意大利、日本、韓國、拉脫維亞、立陶宛、盧森堡、墨西哥、荷蘭、挪威、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斯里蘭卡、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國、美國、委內瑞拉、安提瓜和巴布達、巴哈馬、巴巴多斯、博茨瓦納、科威特、馬拉維、巴基斯坦、圣馬力諾、賽舌蘭。
《海牙公約》的其他成員國,包括法國、波蘭、俄羅斯、白俄羅斯、西班牙、烏克蘭、阿根廷,已與中國簽訂了雙邊司法協助協定,故應按照雙邊司法協定規定的方式送達。
《海牙送達公約》的成員國可
詢(登錄-Latest Update-Convention-the Service Abroad of Judicial and Extrajudicial Documents in Civil or Commercial Matters)。
2.報送文書的格式要求
案件承辦人應按照以下格式要求準備需送達的文書材料,并報各院(庭)國際司法協助專辦員初審:
(1)填寫致高級人民法院外事辦公室申報涉外送達審核函,寫明案由、當事人中外文姓名(名稱)、性別、年齡、國籍、中外文詳細地址、委托送達的司法文書目錄、日期并加蓋院章;
(2)需送達的司法文書正本及復印件各一份,其中,委托方法院出具的司法文書須冠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字樣;
(3)需送達司法文書翻譯件正本及復印件各一份,翻譯件正本須加蓋翻譯機構印章;
(4)需送達司法文書的語種按《海牙送達公約》要求;
(5)如送達開庭傳票,開庭時間應定在報送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七個月后且非法定節假日;開庭傳票須注明受送達人的中外文地址,地址須書寫清楚、規范;
(6)送達收費國家的文書應附有規定金額的外匯匯票或外匯現金;
(7)制作以上文書一律使用A4紙;
(8)報送的所有文書應按順序裝訂成冊(裝訂位置為文書左側,雙圖釘),首頁為致高級人民法院外事辦公室中報請求審核函,其他文書按照本細則二“可以送達的司法文書、司法外文書”的順序排列。
依《海牙送達公約》規定的方式向公約成員國居住的該國公民、第三國公民或無國籍人送達司法文書的,不需要附致外國法院的送達委托書及空白送達回證。
案件承辦人準備上述材料,必要時應由各院(庭)國際司法協助工作的專辦員予以指導或協助。
(二)依雙邊司法協助協定規定的方式送達
1.適用范圍
向與我國締結了雙邊司法協助協定的當事人送達。
截至2002年11月4日,與中國簽訂民商事雙邊司法協助協定的國家包括:
法國、波蘭、比利時、埃及、蒙古、羅馬尼亞、保加利亞、俄羅斯、白俄羅斯、立陶宛、西班牙、烏克蘭、古巴、新加坡、阿根廷、意大利、摩洛哥、匈牙利、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塞浦路斯、突尼斯、土耳其、希臘、泰國、越南、老撾。
有關中國司法協助條約的簽訂及生效情況,可以登錄外交部官方網站www.fmprc.gov.cn或登錄百度搜索網站www.baidu.com.cn輸入關鍵詞“民商事司法協助協定”查詢。
2.報送文書的格式要求
依雙邊司法協助協定規定的方式送達的,報送材料的格式要求與依《海牙送達公約》規定的方式相同。
(三)通過外交途徑送達
1.適用范圍
受送達人所在國與我國沒有雙邊司法協助協定,且不是《海牙送達公約》成員國的,通過外交途徑送達。
2.格式要求
案件承辦人應按照以下格式要求準備需送達的文書材料,并報各院(庭)國際司法協助專辦員初審:
(1)填寫致高級人民法院外事辦公室請求審核函一份(附件),寫明案由、當事人中外文姓名(名稱)、性別、年齡、國籍、中外文詳細地址、委托送達的司法文書目錄、日期并加蓋院章;
(2)致我國駐受送達人所在國使、領館(一般為大使館)送達委托書正本及復印件各一份,委托書須寫明案由、當事人中外文姓名(名稱)、性別、年齡、國籍、中外文詳細地址、委托送達司法文書名稱及份數、日期并加蓋院章;
(3)致受送達人所在地的當地法院送達委托書及翻譯件正本及復印件各一份,委托書須寫明案由、當事人中外文姓名(名稱)、性別、年齡、國籍、中外文詳細地址、委托送達訴訟文書名稱及份數、日期并加蓋院章;如當地法院名稱不明,應寫某某地區主管法院;
(4)需送達的司法文書正本及復印件各一份,其中,請求送達的法院出具的文書均須冠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字樣;
(5)需送達的司法文書翻譯件正本及復印件各一份,并加蓋翻譯機構印章;
(6)送達回證正本及復印件各一份;
(7)如送達開庭傳票,開庭時間應定在報送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起七個月后且非法定節假日;開庭傳票需注明受送達人的中外文地址,地址書寫應清楚、規范;
(8)制作以上文書一律使用A4紙;
(9)報送的所有文書應按順序裝訂成冊(裝訂位置為文書左側,雙圖釘),首頁為致高級人民法院外事辦公室請求審核函,次頁為致受送達人所在地的當地法院送達委托書及翻譯件,其他文書按照本細則二“可以送達的司法文書、司法外文書”的順序排列。
案件承辦人準備上述材料,必要時應由各院(庭)國際司法協助的專辦員予以指導或協助。
四、向居住在外國的中國籍當事人送達
(一)適用范圍
向在外國居住(居留或暫住)的中國籍當事人送達司法文書或司法外文書的,按照此方式送達。
(二)送達方式
委托我國駐受送達人所在國的使、領館送達。
(三)格式要求
案件承辦人應按照以下格式要求準備需送達的文書材料,并報各院(庭)國際司法協助專辦員初審:
1.致市高級人民法院外事辦公室請求審核函一份,函中寫明案由、當事人姓名(名稱)、性別、年齡、國籍、中外文詳細地址、委托送達的文書名稱、日期并加蓋院章;
2.致使、領館(一般為大使館)的送達委托書正本及復印件各一份。委托書須寫明案由、當事人姓名(名稱)、性別、年齡、中外文詳細地址、委托送達文書名稱及份數、日期并加蓋院章;
3.需送達的文書正本及復印件各一份;
4.如送達開庭傳票,開庭時間應定在報送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起七個月后且非法定節假日,開庭傳票需注明受送達人的中外文地址,地址書寫應清楚、規范;
5.制作以上文書一律使用A4紙;
6.報送的所有文書應按順序裝訂成冊(裝訂位置為文書左側,雙圖釘),首頁為致高級人民法院外事辦公室請求審核函,次頁為致使、領館的送達委托書,其他文書按照本細則二“可以送達的司法文書、司法外文書”的順序排列。
案件承辦人準備上述材料,必要時應由各單位國際司法協助的專辦員予以指導或協助。
五、委托外國司法機關調查取證
(一)適用范圍
法院在辦理民商事案件的過程中,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依據職權,需要委托外國司法機關代為調查或取證的。
分為三種情況:
1.如受委托國家為《海牙取證公約》的成員國,且對于中國加入該公約提交了接受聲明書,應按照《海牙取證公約》及其有關規定辦理。
中國已于1997年7月加入了《海牙取證公約》。截至2002年 11月4日,本公約已在我國與荷蘭、盧森堡、捷克共和國、以色列、波蘭、芬蘭、德國、意大利、美國、斯洛伐克共和國、法國、丹麥、西班牙、澳大利亞、挪威、阿根廷、愛沙尼亞、瑞士、瑞典之間生效。
《海牙取證公約》的成員國可以從海牙公約網站www.hcch.net查詢(登錄-Latest Update-Convention-Convention on the Taking of Evidence Abroad in civil or commercial Matters)。
2.受委托國家與中國之間簽訂了關于相互委托調查取證的雙邊司法協助協定的,按照司法協助協定的規定辦理。
這些國家包括:
白俄羅斯、保加利亞、塞浦路斯、埃及、法國、希臘、意大利、波蘭、俄羅斯、西班牙、土耳其、烏克蘭、泰國、摩洛哥、匈牙利、新加坡、蒙古、羅馬尼亞、古巴、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突尼斯、越南、老撾。
3.受委托國非《海牙取證公約》的成員國,雙方也未簽訂關于相互委托調查取證的雙邊司法協助協定的,按照外交途徑辦理。
(二)涉外調查取證的程序要求
案件承辦人員辦理民商事案件確需委托外國司法機關代為調查取證的,應報各單位主管領導批準,并通過各院(庭)國際司法協助的專辦人員報請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
(三)報送文書的格式要求
承辦人員應在各院(庭)專辦員的協助指導下完成相關文書。
調查取證的委托書應寫明:
1.委托法院、被委托司法機關名稱;
2.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的中外文姓名、名稱、地址;
3.訴訟案件的簡要介紹;
4.受委托調取的證據,包括代為詢問當事人、證人和鑒定人,代為進行鑒定和司法勘驗等;
5.被調查人的中外文姓名和地址;
6.詢問提綱應列明具體問題;調取證據需要采用的特殊方式。
其他格式要求可比照依《海牙送達公約》送達司法文書的格式要求辦理。
六、委托我國駐外國使領館調查取證
(一)適用范圍
法院在辦理民商事案件的過程中,需要對居住在外國的中國公民調查取證的。
(二)報送文書的格式要求
承辦人員應在各院(庭)專辦員的協助指導下完成相關文書,具體格式可比照“向國外的中國籍當事人送達司法文書”以及“委托外國的司法機關代為調查取證”的格式要求辦理。
七、委托送達或調查取證的審查處理
(一)初審
各院(庭)專辦員對承辦人員報送的文書材料進行初審,范圍包括:
1.選擇的送達途徑是否正確;
2.報送的文書的內容是否符合我國實體法及訴訟法律規定,包括送達文件是否齊全,答辯與開庭是否為當事人留出足夠的時間,是否充分保障當事人的程序利益等;
3.報送的文書在形式上是否符合有關要求,包括所用紙張大小、文字譯本和份數、受送達人名稱和地址的表述、加蓋公章等;
4.送達收費國家的文件是否附有規定金額的外匯匯票或外匯現金;
5.需送達的證據材料的內容是否涉及國家機密,不得有損害我國國家主權、安全和利益的內容;
6.是否符合我國締結或參加的公約、條約以及我國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
(二)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的審查及處理
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對報送的文書進行全面審查。
審查符合要求的,按照以下方式處理:
1.對于居住在《海牙送達公約》成員國的該國公民、第三國公民或無國籍人送達的,應制作外文請求書,連同需送達的文書向外國中央機關直接寄送;
2.對于居住在非《海牙送達公約》成員國的該國公民、第三國公民或無國籍人送達的,應制作外文請求書,連同需送達的文書按有關國際公約轉遞;
3.對于在國外的中國公民送達的,應由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制作中文請求書,轉我國駐外國使領館代為送達。
委托國外司法機關或我國駐外使領館代為調查取證的,按有關規定審查處理。
八、外國司法機關委托我國法院送達或調查取證
(一)適用范圍
外國司法機關委托我國法院送達司法文書、司法外文書或調查取證的。
(二)對委托送達或委托調查取證有關文書的審查
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對有關文書進行審查。審查的主要范圍包括:
1.法律文書的內容是否有損我國主權和安全;
2.受送達人是否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
3.送達事項是否屬于我國法院職權范圍;
4.文書中的受送達人和地址是否清楚;
5.送達是否符合我國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
(三)處理
審查合格的,填寫送達回證,交由高級法院法警總隊專辦員負責送達,并將回證送回。
外國司法機構請求代為調查取證的,統一由高級法院外事辦公室商高級法院各審判業務庭處理。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試行)[失效]
1987-11-24任免駐外大使名單(2010-4-14)
2010-04-14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二號
2009-04-24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沒收非法所得”是否包含沒收土地問題的答復
1990-08-02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96修正)
1996-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決定(2003)
2003-12-27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200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4-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對礦山企業審批和發證程序問題的答復
1993-05-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建立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的決議
1996-05-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已修定]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
2006-04-29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修訂)
2015-06-14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2019-02-1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11-27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3-07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取消76項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的決定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8-15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5-1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5-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強降雪防范應對工作的通知
2009-11-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意見
2009-10-18國務院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
2009-04-14關于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
2008-09-26國務院關于做好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
2008-07-03護士條例
2008-01-3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無錫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07-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