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條例(2006修正)
(1995年2月22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6年12月26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于修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條例》的決定修正)
第一條 為了保障自治區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法行使監督權,保證憲法、法律、法規以及上級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議、決定的遵守和執行,督促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及有關法律規定,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依法對本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進行監督,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選舉、任命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履行職責進行監督,對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作出的決議、決定實施法律監督。
第三條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監督是本行政區域內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被監督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接受監督。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實施監督的情況應當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報告,并接受其監督。
第四條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的范圍和內容:
(一)本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執行憲法、法律、法規以及上級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議、決定的情況;
(二)本級人民政府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批準的和常務委員會決定部分變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財政預算的情況;
(三)本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行使職權的情況;
(四)本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處理議案和辦理、答復代表建議、批評、意見的情況;
(五)本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案件的處理情況;
(六)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選舉、任命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遵守和執行憲法、法律、法規,履行職責的情況;
(七)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在選舉、任免或者罷免、撤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務工作中遵守和執行憲法、法律、法規的情況;
(八)本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制定和發布的規范性文件,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作出的決議、決定,是否同憲法、法律、法規相抵觸;
(九)根據憲法、法律規定或者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授權,應當由常務委員會進行監督的其他事項。
第五條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現下一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違反憲法、法律、法規的,責成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或者本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糾正。
第六條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實施監督的方式是: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視察、調查、執法檢查,審查規范性文件,受理申訴、控告和檢舉,進行詢問、質詢,組織特定問題調查,撤銷或建議罷免職務,以及符合法律規定的其他方式。
第七條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有計劃地聽取和審議本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專項工作報告或者執行法律、法規情況的報告。聽取和審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財政預算的執行情況及其部分變更的報告;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前聽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財政預算編制情況的報告。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前款所列報告,可以作出相應的決議、決定。
第八條 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向常務委員會報告工作,必須實事求是,認真負責。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報告時,本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負責人應當始終列席會議,聽取意見,回答詢問。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半數以上對報告不滿意的,由報告機關就不滿意的主要問題在本次或者下次常務委員會會議上重新報告。
第九條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可以聽取本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有關部門的專題匯報。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的工作委員會受主任會議委托,可以聽取本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所屬部門的專題匯報。
第十條 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有關部門對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聽取報告、匯報后所提的意見,應認真研究處理,并報告處理結果。
第十一條 各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在發布的同時應當報送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作出的決議、決定應當報送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十二條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前條所列的規范性文件和決議、決定,發現同憲法、法律、法規相抵觸或者不適當的,可以根據情況作如下處理:
(一)個別內容違反憲法、法律、法規或者不適當的,責成制定機關限期糾正,并將結果報本級或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二)主要內容違反憲法、法律、法規或者不適當的,作出決定,予以撤銷。
第十三條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定期組織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和代表視察或者檢查法律、法規和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議、決定的執行情況。對視察或檢查中發現的違反法律、法規和決議、決定的行為,常務委員會有權責成有關機關進行查處。有關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報告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第十四條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期間,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依照法定程序,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對本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質詢案,由主任會議決定交受質詢機關答復。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質詢案,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半數以上對答復不滿意的,受質詢機關應當重新答復;常務委員會認為必要,可以對質詢的問題進行調查,并可根據調查結果作出相應決定。
第十五條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公民和組織的申訴、控告和檢舉,應當區別情況,作出如下處理:
(一)轉交有關機關處理和答復;
(二)責成本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調查處理,并向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結果。
第十六條 本條例規定的被監督的機關或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追究責任:
(一)違反憲法、法律、法規以及上級、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議、決定的;
(二)不如實向常務委員會報告工作的;
(三)阻礙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和代表視察、檢查、調查的;
(四)拒絕詢問、質詢的;
(五)對常務委員會的決議和重要意見不認真研究處理的;
(六)其他對抗依法監督的行為。
第十七條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有前條所列情況之一的,視情節作出如下處理:
(一)給予批評教育或者通報批評;
(二)責成有關機關對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
第十八條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
2013-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1988)
198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中塔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04-25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1984-05-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設立中國農業銀行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京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6-01-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決定
2000-08-25外國商會管理暫行規定(2013修訂)
2013-12-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9-04-17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8)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2018-01-01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
2015-06-14國務院關于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2-12-17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規定
2013-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對口幫扶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3-02-04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上海市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興邊富民行動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6-05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2011-03-07國務院關于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規范各地政府駐北京辦事機構管理的意見
2010-01-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
2010-01-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
2009-12-28關于2009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意見
2009-05-19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2008修訂)
200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