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保安服務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保安服務組織
第三章 保安人員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對保安服務業的管理,規范保安服務行為,發揮保安服務組織協助公安機關維護社會治安的作用,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在杭州市行政區域內從事保安服務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的保安服務組織,是指依法設立的保安服務公司和內部保安組織。
保安服務公司,是指為社會提供專業化有償安全防范服務,維護服務目標安全,協助公安機關維護社會治安的特殊服務性企業。
內部保安組織,是指社區、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及社會組織設立的從事內部守護巡邏等工作的安全防范組織。
本辦法所稱的保安人員,是指被保安服務公司或社區、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及社會組織聘用,依照本辦法規定從事保安服務工作的人員。
第四條 從事保安服務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
第五條 杭州市公安局負責對全市保安服務業依法實施監督管理。
各區、縣(市)公安機關負責對本轄區內保安服務業的監督管理。
第二章 保安服務組織
第六條 保安服務公司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及本辦法設立,并依據企業登記的有關規定進行登記。
第七條 設立保安服務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名稱、章程和組織機構;
(二)有符合國家規定并與服務范圍相適應的注冊資金;
(三)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和必備的設備、設施;
(四)有一定數量的保安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
(五)國家規定設立企業法人的其他條件。
第八條 保安服務公司依法向社會提供下列保安服務項目:
(一)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居民住宅區、公共場所的安全守護;
(二)貨幣、有價證券、金銀珠寶、文物、藝術品及其他貴重物資和爆炸、化學等危險物品的押運;
(三)展覽、展銷、文體、商業等活動的安全保衛;
(四)研制開發、推廣應用各類安全技術防范產品,承接各類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工程,并提供相應的技術服務;
(五)安全防范咨詢服務;
(六)其他經公安機關許可的安全防范服務項目。
第九條 保安服務公司禁止從事下列活動:
(一)提供個人人身保安服務;
(二)經營各類槍支、彈藥、管制刀具及公安機關明令禁止的器械;
(三)經營人民警察的警用標志、制式服裝和警械;
(四)經營國家明令禁止的其他器材、物品。
第十條 保安服務公司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保安服務公司應當自覺接受公安機關的監督和管理,接受公安機關必要的業務指導,但公安機關不得參與和干預保安服務公司正常的業務經營活動。
第十一條 保安服務公司向社會提供保安服務,應當遵循公平、自愿、合理的原則,依法簽訂服務合同。合同應載明保安服務內容、服務期限、服務費用以及雙方的權利、義務和違約責任等內容。保安服務收費應當按照價格主管部門核定的收費標準執行。
第十二條 社區和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及社會組織所需的保安人員,可以從保安服務公司聘請,也可以直接從社會上招聘。
從保安服務公司聘請的,雙方應依法簽訂聘用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及有關事項。
直接從社會上招聘的,其招聘的人員應符合本辦法第十三條規定的條件。
社區和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及社會組織的保安人員,承擔社區和單位內部的安全防范工作,不得對外提供有償保安服務。
第三章 保安人員
第十三條 從事保安服務的人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品行良好,自愿從事保安服務工作;
(二)身體健康,年齡為18至45周歲;
(三)未受過刑事處罰;
(四)具有初中畢業以上文化程度,專業技術人員須具有相應的學歷或資格。
第十四條 被保安服務公司或社區、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及社會組織所錄用的保安人員,應當參加經省公安廳批準設立的保安人員培訓機構培訓,經培訓合格,取得資格,方可從事保安服務。
第十五條 保安服務公司和社區、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及社會組織,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與保安人員簽訂勞動合同。
保安人員的社會保險由所在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六條 保安人員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保護服務單位的人員、財產安全,維護服務場所的正常秩序;
(二)落實執勤區域內的防火、防盜、防爆炸、防破壞等安全防范措施,發現安全隱患應及時報告當地公安機關和服務單位,并協助處置,緊急情況下應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排除;
(三)對發生在執勤區域內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和治安災害事故,應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并立即報告當地公安機關和服務單位,保護現場,協助公安機關維護現場秩序;
(四)將現行違法犯罪嫌疑人扭送公安機關;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十七條 保安人員在執勤中享有以下職權:
(一)查驗出入執勤區域人員、車輛、物品的出入手續;
(二)糾正和制止違反安全管理規定的行為;
(三)依照規定攜帶和使用必要的防衛器材;
(四)從事重要崗位守護、押運的保安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配備必要的槍支、警械;
(五)保安人員在履行職責過程中,遇到保護目標及本人和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遭受不法侵害時,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使用保安器械、警械和槍支予以制止。
第十八條 保安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
(二)剝奪、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三)搜查他人的身體或扣押他人合法證件、合法財物;
(四)辱罵、毆打他人或教唆毆打他人;
(五)私自為他人提供保安服務;
(六)為服務單位或他人追索債務,處理民事糾紛、經濟糾紛或勞動爭議;
(七)其他違反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
第十九條 保安人員在執勤時,應著統一的保安服裝、佩帶統一的保安專用標志,并按規定佩帶保安器械。在非執勤期間,保安人員不得著保安服裝和攜帶保安器械。
賓館、飯店、大型娛樂場所保安人員和社區保安人員確需自行設計保安服裝的,必須符合公安機關的著裝管理規定,穿著時必須佩帶統一的保安專用標志。
第二十條 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指使保安人員從事超過其職責范圍的非法活動。對單位或個人的非法指使行為,保安人員有權拒絕執行,并有權依法檢舉和控告。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一條 保安人員的服裝、標志由省公安廳監制,市公安局調撥核發。保安器械、服裝、標志、證件為保安人員專用,其他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非法持有和使用。
第二十二條 未經省公安廳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設立保安教育培訓機構,不得從事保安教育和培訓活動。
第二十三條 保安服務公司及其保安人員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予以表彰獎勵:
(一)預防、制止違法犯罪中表現突出的;
(二)搶險救災、預防治安事故或其他事故,保衛社會公共財產和公民生命財產安全成績顯著的;
(三)在治安防范和其他方面成績顯著或有較大貢獻的。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四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責令停止活動,并處以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經批準設立保安服務公司以及未經省公安廳批準設立保安教育培訓機構的;
(二)非保安公司從事保安經營活動的;
(三)非法生產、銷售保安器械、服裝、標志、證件的;
(四)從事本辦法第九條規定的禁止行為之一的。
第二十五條 保安人員未經培訓合格從事保安服務工作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對保安服務公司或所在單位處以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六條 保安人員超越職權范圍,侵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給予警告;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依法給予治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七條 非法持有或使用保安器械、服裝、標志、證件的,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給予警告,并處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八條 因保安人員失職給服務單位造成損失的,保安服務公司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承擔賠償責任。保安服務公司賠償損失后,可以對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保安人員追償部分或全部賠償費用。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肖志銀律師,畢業于省部共建大學法學院大法學專業,曾系“春暉行動”貴州民族大學分校副會長,南明區民商事案件調解中心兼職調解員,現為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及貴州省律師協會會員。 辦案經驗豐富且擔任多家政府、公司專業法律顧問,如:黔南州惠水縣羨塘鎮人民鎮府、清鎮市住建局、清鎮市公共住宅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貴州世紀中意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貴州弘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貴州鑫華凱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等。 執業以來辦理案件近300余起,均取得良好效果,其中重大法律服務案例有:碧桂園貴州地區商業套案、貴州德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套案、貴州弘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套案、潘華與貴州大地永樂置業有限公司合同糾紛案、曾圣蓉與貴州廣播電視臺返還原物糾紛、貴州結廬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租賃合同糾紛案、清鎮市公共住宅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生命權糾紛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2019修正)
2019-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13年修正)
2013-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
2010-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適用固體廢物跨省轉移行政許可辦理時限的答復
2007-05-2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若干規定的決議
1979-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4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5-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植樹節的決議
1979-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
1993-07-0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地方性法規對法律規定的執法主體可否作出調整問題的答復
1996-09-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1998-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
2002-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
2019-04-23公共機構節能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
2015-01-05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貫徹落實“約法三章”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的意見
2013-11-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
2013-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
2011-12-05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
2010-09-16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
2009-11-04國務院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
2009-04-14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融資性擔保業務監管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09-04-22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調整鋁合金焦炭和煤炭出口關稅的通知
2008-08-15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08-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