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辦[2007]69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
《
新鄉市行政機關工作效率監督評價暫行辦法》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望認真貫徹執行。
二○○七年四月九日
新鄉市行政機關工作效率監督評價暫行辦法
第一條 為全面提高行政機關工作效率,完善績效考核制度,深化效能建設,根據《公務員法》、《
公務員考核規定(試行)》及《新鄉市行政機關效能監察暫行辦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全市所有行政機關、法律法規授權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受行政機關委托履行行政管理職責的組織(以下簡稱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工作效率監督評價是指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完成工作任務的時限、效果和各項規章制度落實程度的評估認定。
第四條 市政府辦公室負責全市行政機關工作效率監督評價的組織實施工作。
第五條 開展工作效率監督評價堅持客觀公正、注重實效、簡便易行、促進工作的原則。按照管理權限,實行政府評價與機關自評、平時評價與定期考核相結合,與年終工作總結、目標管理考核等工作統籌安排。
第六條 監督評價內容
(一)完成任務效率
在法定時限、承諾時限和規定的時限內,受理與超時辦理行政管理事項的數量及比率。包括辦理法律、法規、規章明確規定時限要求的行政管理事項;辦理領導機關交辦或配合機關有明確要求時限的事項。
(二)工作管理效率
各項法規、政策、制度規定在機關各崗位落實到位程度。包括法律、法規、規章落實情況;機關內部規章制度規定的落實情況。
重點監督評價下列制度的落實情況:
1.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無缺位工作制、首問負責制等機關管理制度的落實情況;
2.政務公開、一個窗口對外辦公制、聯審會辦制、一審一核制、應進中心項目必進制、服務代理制、赴企業檢查審批備案制等行政工作制度的落實情況。
3.其他工作制度規定的落實情況。
第七條 監督評價的實施
監督評價工作實行機關自評與政府評價相結合。
(一)機關自評
對機關工作人員、科室(機構)工作效率評價由本機關負責,具體事宜由機關負責人事工作的部門承辦。每月初,根據機關或科室(機構)的工作記錄,確認每個工作人員上月受理和超時辦理事項的數量,作為考核勤、績的內容。對科室(機構)工作效率評價,由各科室(機構)專人填寫工作記錄,將上月受理和超時辦理事項的數量,每月末報經分管領導審核后,本機關匯總編制《工作效率情況統計表》,由機關主要負責人審核后即為機關及科室(機構)工作效率自評結果。自評結果報市政府辦公室。
(二)政府評價
由各級政府辦公室牽頭,各級人事、行政服務中心、編制、法制、監察等部門參與,組成監督評價組,對本級各行政機關工作效率進行評價。
1.對完成任務效率評價。以機關自評結果為基礎,按信息收集、檢查審核、評估認定程序進行。被評機關應按要求提供行政權力運行記錄、時限要求標準及相關資料。每季度匯總一次機關受理件數和超時辦理件數。結果向政府分管領導報告。
2.對工作管理效率評價。調查評估采取明查暗訪、專項檢查、征求群眾意見等方式,以評價選定應落實制度的條件為指標,并制定評價標準,與被評價機關實際執行情況對比,按符合指標數量比率,經集體合議,確定未落實、基本未落實、基本落實、全部落實四個檔次。
根據工作需要可以對某個機關或科室(機構)進行專項評價。
對機關工作管理效率評價每半年進行一次。
第八條 評價標準及結果運用
(一)評價標準
完成任務效率指數以政府辦公室核準的《工作效率情況統計表》為準,以實際超時限辦件數占總辦件數的比例,在全市行政機關排序。名次位居前15%的,計為100分;居16%-50%的,計為80分;居51%-85%的,計為60分;居后15%的,計為0分。
工作管理效率以監督檢查組確定的檔次為準,全部落實,計為100分;基本落實,計為80分;基本未落實,計為40分;未落實,計為0分。
機關完成任務效率指標與工作管理效率指標各占50%,綜合確定在全市行政機關工作效率名次。排名后5%的為效率低下單位,列入年終目標管理考核成績。
(二)結果運用
工作效率作為在機關創先評優及公務員年度考核和干部考察任用的依據。
第九條 保障措施及工作要求
(一)建立行政權力運行記錄
行政權力運行記錄應明確行政管理事項承辦時限、各環節責任人、辦理起止時間及辦理結果情況、審核人簽署的意見。相關資料要求統計準確,格式規范,記錄完整,裝訂成卷。
(二)建立交辦事項工作登記
交辦機關應登記交辦事項,并對承辦單位的執行情況進行記錄。有定期上報工作進度要求的,交辦機關應建立專門的登記。對各級政府交辦的事項逾期未辦結的,承辦機關應將有關情況報各級政府督查室備案,作為完成任務效率評價的材料。
上級交辦任務以領導簽批的時間為準,會議決定事項以會議記錄時間為準,其他方式交辦事項以書面記載時間內容為準。
(三)責任追究
對違反制度規定,推諉拖延、敷衍塞責等導致政令不暢或超過時限的行政過錯行為,依據國家、省、市有關規定,由各級政府或監察機關對機關予以效能責任追究,由主管機關或監察機關(派駐監察機構)對個人予以效能責任追究。
1.超過承諾時限和配合機關要求時限的,為一般行政過錯。經批評告誡立即辦結的,可免予責任追究。
2.超過法定時限為嚴重行政過錯。經批評告誡后在規定時限內辦結未造成不良后果的,可酌情從輕予以責任追究。
3.超過法定時限一倍或者因超時限辦理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造成損害以及產生其他不良社會影響的,為特別嚴重行政過錯,從重給予責任追究。
經上級機關批準延期的,不作為承辦機關超時限辦理;由于配合機關的原因造成超時限辦理的,除主動溝通并向上級機關報告的外,與配合機關共同承擔責任。
(四)實行超時限辦理事項督辦銷案制度
發生超時限辦理事項,主辦機關應及時呈報分管領導,并列入本機關督辦件登記。超過法定時限的,由機關主要領導負責督查。事項辦結經審核后銷案。
第十條 行政監察機關依照職責和權限對各行政機關工作效率實施監督檢查,可單獨或組織其他部門開展監督檢查或工作效率狀況評價,評價結果及建議應向本級政府報告,并通報人事部門和被檢查機關。
派駐監察機構負責對所在機關效能建設情況進行監察,并承擔派出機關交辦的其他效能監察事項。
第十一條 實行工作效率信息資源共享。各級政府辦公室及人事、監察等部門應加強與行政效率有關信息的收集整理,參與工作效率監督單位日常監督記錄每季度向本級政府辦公室通報一次,并抄送人事和監察部門。
第十二條 本辦法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十三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試行。
附件:機關工作效率監督評價程序
附件
機關工作效率監督評價程序
一、信息收集(政府辦公室定期承辦)
(一)各機關自評結果。
(二)相關部門交辦事項統計。
(三)社會信息:包括新聞單位反映工作效率狀況信息,群眾投訴信息。
二、檢查審核(組成監督評價小組)
(一)暗訪或召開被評價機關工作人員或服務對象座談會:
(二)審查記錄資料:辦事記錄,相關資料,各種審批表、案卷等。檢查或抽查相關工作制度規定落實到崗位情況。
三、評估匯總
評議討論形成報告,上報各級政府辦公室,通報相關單位,向被評價機關反饋,匯總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