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辦發[1995]5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民政部《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的意見》已經國務院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認真貫徹執行。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事業有了一定的發展。實踐證明,在農村群眾溫飽問題已基本解決、基層組織比較健全的地區,逐步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措施,對于深化農村改革、保障農民利益、
解除農民后顧之憂和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都具有深遠意義。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領導,高度重視對農村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和監督,積極穩妥地推進這項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
一九九五年十月十九日
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的意見
國務院: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形成,在農村相應地建立社會養老保險體系已很緊迫。1991年1月,國務院決定由民政部負責開展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試點。民政部在深入調查研究和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并在
山東等地組織了較大規模的試點,有條件的地區在試點的基礎上正在逐步推開。截止目前,已有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400多個縣(市、區、旗)開展了這項工作,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頒發了開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文件,有的還制定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地方性法規。全國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人口已有近5000萬人,積累保險基金32億元,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山東、
江蘇、
上海、
浙江、
湖南、
福建、
江西等省市積累的基金都超過億元。山東省有1600多萬農村人口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積累保險基金13億元,其中
煙臺市13個縣(市、區)的197個鄉鎮全部開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全市積累基金近4億元。上海市有85萬農村人口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占應參加保險對象的65%,積累基金2.3億元。這些地區初步形成了省、市、縣、鄉上下貫通的管理體系,基本的操作程序比較規范,逐步健全了管理制度,保險基金能夠按規定要求增值,開始走上正常運轉的軌道。
幾年來,各地根據民政部制定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結合當地實際積極開展工作,積累了許多好的經驗。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群眾感到,個人按經濟能力確定交費數額、集體視經濟狀況適當補助、國家給予政策扶持的辦法很好,老年生活有保障,也比較合算。已經開展這項工作的地方政府和鄉村干部反映,建立這項制度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比較明顯,不少農民的家庭關系改善,計劃生育的自覺性提高,基層組織的工作也比以前好做。幾年的實踐表明,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在群眾溫飽問題基本解決、農村基層組織比較健全的地區,采取政府組織引導和群眾自愿相結合的方法,逐步建立較為規范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可行的。
在農村建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個新生事物,當前的發展勢頭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問題是,思想認識不統一,有些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推行的難度反而比經濟條件較差的地區還要大;有些地方沒有制定有關法規,管理還不夠規范;少數地方出現了挪用保險基金的問題。為了統一思想認識,加強保險基金的管理,避免出現混亂,以推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積極、穩妥、健康地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統一認識 加強領導
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促進我國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一項重要政策,也是保障農民利益、解除農民后顧之憂的重要措施。各級政府要從我國農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全局出發,充分認識逐步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對于深化農村改革、縮小城鄉差別、保護農民權益、改善黨群干群關系和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意義。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對這項工作的領導,把開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作為深化農村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列入議事日程,作出具體部署,認真組織實施。各有關部門應積極配合和支持民政部門開展工作,采取切實措施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真正把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優惠政策落到實處。各級民政部門要根據國務院有關社會保險分工的規定,發揮好職能部門的作用,積極主動地做好工作。
二、從實際出發 分類指導
今后一個時期,具備條件的地區要積極發展農村(含鄉鎮企業)的社會養老保險事業。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要積極引導農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制定地方法規,完善各項管理,初步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經濟中等發達地區要在現有工作基礎上,積極穩妥地推進,逐步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經濟欠發達地區可選擇條件較好的縣(市、區)和鄉(鎮)進行試點,逐步積累經驗。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各級政府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管理,從實際出發,抓住重點,分類指導。
三、推廣規范操作 逐步完善管理體系
加強和改進各項管理工作,是鞏固和發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事業的重要措施。各級民政部門要把加強管理擺上重要位置,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管理辦法,推行和普及規范化操作,逐步推廣和運用計算機個人帳戶管理系統,提高管理質量和服務水平,確保個人保險編號、繳費情況等基本要素的完整準確。要主動加強同有關方面的聯系和協作,建立健全各級農村社會保險管理機構,完善管理服務體系。要組織好人員培訓,努力提高專業干部素質,把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管理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四、切實加強基金的管理和監督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積累基金數額大、周期長,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基金的管理和監督,嚴肅財經紀律,嚴格基金運作,建立健全各項財務會計制度,保證基金安全無風險并規范運營加大增值。現階段養老保險基金主要通過購買國債和存入銀行增值,任何部門都不得挪作他用或用于直接投資。對貪污、挪用基金或由于瀆職造成基金嚴重損失者,要按黨紀政紀嚴肅處理,觸犯刑律的要移送司法機關依法懲處。要在當地政府領導下,逐步建立由有關方面組成的基金監督委員會。要結合財政、金融和稅收體制改革,加強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管理的政策研究,逐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金增值運營機制和基金管理監督體系。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其他方面的管理,也要在深入調查研究、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
五、加強宣傳教育 改進工作方法
加強宣傳工作是搞好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重要環節。由于這項工作開展時間不長,農民養老保險意識不強,基層干部和群眾需要有個提高認識的過程。要通過宣傳媒介宣講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意義和這項工作的基本做法,提高農民對養老保險的認識和了解,增強自我保障意識。要深入鄉村和農戶,做細致的思想工作,把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政策講明、好處講清,堅持自愿原則,不能強迫命令。要通過政策引導、村民和企業職工民主討論等方法,幫助群眾解除各種思想疑慮,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吸引群眾參加養老保險。
以上意見如無不妥,建議批轉各地貫徹執行。
民政部
一九九五年六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