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近年來,我市煤炭工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煤炭產量持續增長,煤炭資源整合成效顯著,生產技術水平逐步提高,煤礦安全生產條件有所改善,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但是我市煤炭工業結構不合理,發展方式粗放,產業鏈條短,技術水平不高,資源浪費嚴重,環境治理滯后等問題依然突出。為促進全市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特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把煤礦安全生產始終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以培育大型煤炭企業和企業集團為主線,按照統籌煤炭工業與相關產業協調發展的總體思路,堅持依靠科技進步,走資源利用率高、產業鏈條長、安全有保障、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的煤炭工業發展道路,統籌煤炭開發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實現煤炭工業持續健康發展。
?。ǘ┌l展目標。通過資源、資金、技術、產業整合,盡快形成2—3個生產能力在500萬噸/年以上的大型煤炭企業或企業集團,煤炭及煤炭加工業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達到20%以上。到2012年,煤炭及煤炭加工業生產總值占GDP的比重達到11%以上,原煤生產能力達到3200萬噸,發電裝機容量達到450萬千瓦,煤炭洗選能力達到1300萬噸,煤化工產值達到50億元,使
許昌成為
河南主要的能源和煤化工基地。
?。ㄈ┗驹瓌t。1.堅持發展先進生產能力和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相結合的原則。一方面加快培育大型煤炭企業和企業集團,促進大型煤炭企業與中小型煤礦戰略重組,另一方面繼續依法關閉布局不合理、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嚴重浪費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的小煤礦。2.堅持治標與治本相結合的原則。著力解決影響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突出問題,盡快完善監管調控體系,嚴格煤炭資源勘查、開發準入條件,提高煤炭工業的產業集中度和技術含量。3.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促使煤礦安全法制、安全責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等各項要素落實到位。4.堅持煤炭開發與煤炭精深加工相結合的原則。合理開發利用煤炭資源,促進煤炭、電力、煤化工等相關產業的聯合和煤炭就地轉化,帶動地方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
二、強化規劃和管理,完善煤炭資源開發監管體系
?。ㄋ模┘訌妼γ禾抠Y源的規劃管理。改進煤炭資源管理方式,盡快實現由粗放開發型管理向集約節約開發型管理的轉變。制定科學合理的煤炭資源開發利用規劃,嚴格按規劃有序開發。煤炭資源開發利用規劃由市國土資源局會同市發展改革委制定,經市政府批準后實施。
(五)完善煤炭資源管理與生產開發的管理制度。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嚴把市場準入關,一律不得核準、備案(或報請核準、備案)生產能力低于60萬噸/年的新建礦井、30萬噸/年以下的煤炭洗選工程;對于低于準入門檻的建設項目,國土資源部門不得供應土地、環保部門不得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規劃部門不得出具相關證明材料。煤炭行業主管部門要綜合運用產業政策等手段,加強對煤礦開發建設和煤炭生產的監督管理。2012年前關閉所有15萬噸/年以下(不含15萬噸/年)的小型礦井。
?。┘哟竺禾抠Y源勘探力度。按照《國務院關于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5)18號)的要求,完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鼓勵民間資本和外資進入煤炭勘探開發領域,增加基礎地質勘探投入,提高煤炭資源保障程度。加大首山、扒村、王莊、張得等井田的勘查力度,使其盡快具備建井條件。加快許昌縣西部、襄城百寧崗、王洛、關帝廟預測區資源勘查,尋找新的后備資源。
(七)合理有序開發煤炭資源。國土資源部門要嚴格礦業權審批,保障礦區井田的科學劃分和合理開發,形成有利于保護和節約資源的煤炭開發秩序。煤炭行業主管部門要嚴格執行煤礦設計規范,嚴格開采順序、開采方法和開發強度管理,禁止越層越界和私挖亂采。鼓勵采用先進技術,開采難采煤層。煤礦新建和改擴建項目必須按照隸屬關系,依法取得同級安全生產監察部門的審查批準,并認真執行安全生產設施“三同時”制度(同時設計、施工和投入使用)。
?。ò耍┍Wo節約和合理利用煤炭資源。煤炭行業主管部門和國土資源部門要建立嚴格的煤炭資源利用監管制度,實行年度核查、動態監管,對達不到煤炭資源回采率標準的煤礦,要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仍達不到的,依法予以處罰,并報請上級有關部門吊銷其采礦許可證和煤炭生產許可證。健全煤炭生產企業資源儲量管理機構,落實儲量管理責任,完善煤炭儲量管理檔案和制度,嚴格執行生產技術和管理規程。
三、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壯大煤炭產業體系
?。ň牛┙⒚禾抠Y源向優勢企業流轉機制。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和市場機制的作用,鼓勵大型煤炭企業兼并、重組中小煤礦及相關聯產業的企業;鼓勵大型電力企業兼并重組中小煤礦,實現煤電一體化經營;鼓勵資源儲量可靠的中小型煤礦通過資產重組實行聯合改造。對大型煤炭企業通過競標方式獲得的煤炭資源,優先列入煤炭資源開發利用規劃,以確保招標、掛牌、拍賣的資源能夠順利開發;對已獲得采礦權但不具備開發條件的企業,可通過礦業權轉讓,將資源、資產注入優勢企業,接收方應給予受讓方合理的
經濟補償。對于主動參與資源整合的中小煤礦,給予適當的獎勵等優惠措施。加大重組過程中的管理協調力度,中小煤礦產權出讓必須征得許昌市煤炭行業主管部門的同意。
?。ㄊ┐龠M煤炭與相關產業協調發展。按照政府引導和企業自愿的原則,鼓勵煤電一體化發展,加快禹州電廠二期、三期工程、襄城坑口電廠一期工程等大型坑口電站建設;發展大型煤基化工產業,優化能源及相關產業布局,促進煤炭產業與下游產業協調發展。新建煤炭礦井必須配套建設煤炭精深加工設施,加工業投資額一般不得低于礦業投資額;優先核準(或報請核準)煤電一體化、煤炭與煤化工一體化項目;僅進行礦業開發的建設項目,經市政府常務會議批準后,方可開展項目前期工作。支持有條件的煤炭企業通過上市融資或按照國家規定發行企業債券,籌集建設資金。
?。ㄊ唬┡嘤笮兔禾科髽I集團。打破地域、行業和所有制界限,加快培育和發展2—3個生產能力在500萬噸/年以上的大型煤炭骨干企業或企業集團,使之成為優化煤炭工業結構、建設大型煤炭基地的主體。煤炭企業要進一步完善
法人治理結構,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積極推進股份制改造,轉換經營機制,提高管理水平。鼓勵大型煤炭企業整合地方中小型煤礦進行產業升級、技術改造,在項目核準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ㄊ┘涌靸瀯菝禾科髽I發展。支持我市優勢煤炭企業吸收國內外大型煤炭、電力集團參股控股組建大型煤炭化工集團,整合現有地方國有煤礦和其他中小煤礦資源,用5—8年左右時間形成500萬噸/年煤炭生產能力,并配套建設煤基化工等下游產業鏈,使其成為我市煤炭工業的中堅力量。
?。ㄊ┘涌焯嵘禾可a技術水平。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加快高產高效礦井建設,提高煤礦裝備現代化、系統自動化、管理信息化水平,淘汰落后的技術裝備與工藝,推動煤炭工業科技進步。加強企業、科研機構和各類院校的聯合,推進技術創新體系建設。
?。ㄊ模┐龠M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完善煤炭成本核算制度,保障煤炭企業增加接續資源,開展資源勘查,保護和治理環境。重視煤炭合理開發與礦區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支持礦區道路、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礦業城鎮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進一步落實已取消的各類基金和收費項目的清理、整頓措施,減輕煤炭企業負擔。
四、堅持綜合治理,強化煤礦安全生產保障體系
(十五)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認真實行煤礦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強化煤炭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企業法定代表人作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優化企業組織管理,加強一線管理力量。加強外包工程隊伍資質管理和現場管理,嚴禁以包代管。堅持政府對煤礦的安全生產駐礦制度,完善煤礦安全生產風險
抵押金制度。煤炭行業主管部門要建立健全煤礦安全執法隊伍,強化煤礦安全執法檢查,嚴厲打擊煤礦生產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對存在違法違規生產行為和十五類重大安全隱患的煤礦,依法給予罰款、停產整頓、吊銷相關證照、依法關閉等行政處罰。
(十六)加大煤礦安全投入。按照企業負責、政府支持的原則,完善煤礦安全投入的機制。各類煤礦要按有關規定繳納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對國家支持的煤礦安全改造項目,地方財政積極安排配套資金,專項列支,并與中央資金同時到位。加強煤礦安全資金的監督,確保資金??顚S?,促進安全改造項目順利實施。
(十七)加強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全面加強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努力實現基礎管理精細化、技術裝備現代化、人員培訓制度化、質量達標動態化。積極推行作業現場規范化管理,制定各崗位工作質量標準和各單項工程質量標準,各跟班負責人、安全檢查人員、質量驗收員要依據標準每班對作業現場工程質量、崗位工作質量進行驗收評估。建立安全質量標準化資金提取和使用機制,做到專人負責,??顚S茫瑖澜沧魉谩?
?。ㄊ耍┨岣咄咚狗乐渭夹g水平。加強瓦斯防治科技攻關,立足于推動煤礦安全生產科技進步,從根本上扭轉瓦斯事故多發的現狀。加快瓦斯災害監測監控設施和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推廣瓦斯(煤層氣)抽采和利用技術,落實對瓦斯(煤層氣)抽采和利用的稅收優惠政策。煤炭企業要加強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礦井的管理,建立健全危險源辨識技術體系、瓦斯抽采和監測監控體系、災害預警救援體系,切實防范瓦斯事故的發生。
?。ㄊ牛┣袑嵶龊脤m椫卫砘顒雍图竟澬詸z查工作。緊緊圍繞“一通三防”、水害防治、煤炭生產許可證年檢、整頓關閉情況、勞動組織管理、火工品管理、新建技改項目以及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生產情況等開展重點隱患排查整改活動;結合季節性特點不間斷地開展百日安全競賽、雨季“三防”、頂板管理、機電運輸管理等專項安全執法檢查活動,確保安全生產。
?。ǘ┨岣呙旱V職工隊伍素質。建立和完善企業職工培訓制度,組織引導企業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職工安全、技術培訓和繼續教育,全面提高煤礦職工隊伍特別是采掘工人的素質和安全生產技能。對煤礦負責人和主要工種依法實行強制性安全培訓,杜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紀律等現象。嚴格煤礦從業人員準入制度,對煤礦采煤等專業技術崗位人員和特殊工種人員實行職業準入,持證上崗,嚴格技術崗位人員配備標準。教育部門要加強與煤炭行業的合作,將煤炭行業有關專業納入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計劃。
?。ǘ唬└纳频V工勞動生活條件。加強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基礎工作,提高機械化、自動化水平,改善作業環境,減輕礦工勞動強度。改革煤礦工作制度,將礦工入井時間縮短到八小時以內,鼓勵煤炭企業實行四班六小時工作制。不斷提高
勞動保護水平,煤炭企業必須為井下工人發放符合標準的勞動保護用品。加強對煤礦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的監督檢查,做好煤礦塵肺病等職業病的防治工作。全面貫徹落實《
工傷保險條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根據本地區煤炭企業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煤炭企業參加工傷保險的具體辦法。各類煤炭企業都應為礦工辦理工傷保險,切實維護礦工的合法權益。各類煤炭企業要嚴格執行煤礦工人崗位津貼標準,改善井下礦工的勞動環境,逐步提高礦工收入水平。加快平禹煤電公司、永錦能源公司棚戶區改造工程建設,不斷改善礦工的居住條件。
五、加強綜合利用與環境治理,構建煤炭循環經濟體系
(二十二)推進潔凈煤技術產業化發展和資源綜合利用。大力發展洗煤、配煤和型煤技術,提高煤炭洗選加工程度。支持煤炭清潔燃燒技術,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按照高效、清潔、充分利用的原則,開展煤矸石、煤泥、煤層氣、礦井排放水以及與煤共伴生資源的綜合開發與利用。鼓勵瓦斯抽采,促進瓦斯的資源化、無害化開發利用,促進煤層氣產業化發展。按照就近利用的原則,發展與資源總量相匹配的低熱值煤發電、建材等產品的生產。落實財稅優惠政策,鼓勵對廢棄物進行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在煤炭生產開發規劃和建設項目申報中,必須提出資源綜合利用方案,并將其作為核準項目的條件之一。
?。ǘ┍Wo和治理礦區環境。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必須依法開展環境影響評價,環保設施與主體工程要嚴格實行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加強礦區生態環境和水資源保護、廢棄物和采煤沉陷區治理。國土資源部門要研究建立礦區生態環境恢復補償機制,明確企業和政府的治理責任,建立恢復礦山環境治理保證金制度,加大生態環境治理投入,逐步使礦區環境治理步入良性循環。
(二十四)大力開展煤炭節約和有效利用。積極引導合理用煤、節約用煤和有效用煤,努力緩解當前煤炭供求緊張狀況,解決煤炭產需長期矛盾。優化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鼓勵發展新能源,努力減少和替代煤炭使用。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推廣先進的節煤設備、工藝和技術。強化科學管理,減少煤炭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的損失和浪費。利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實行全面、嚴格的節煤措施,在全社會形成節約用煤和合理用煤的良好環境。
二○○八年七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