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
現將《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工傷保險工作的通知》(魯政辦發(2008)10號)轉發給你們,并結合實際,提出以下意見,請一并貫徹執行。
一、全面推進工傷保險工作的范圍對象和目標任務
凡我市行政區域內的所有企業、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除外,下同)、民間非營利組織(含中央、省屬駐濟單位),都應依法為其全部職工(含臨時聘用人員)辦理工傷保險參保手續,并按時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其中,事業單位和民間非營利組織要在年底前完成全部工傷保險參保工作,繳納工傷保險費所需費用在社會保障費中列支。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從今年起全部納入工傷保險社會統籌范圍,具體辦法報省政府批準后施行。
全面推進工傷保險工作的目標任務是:從現在到2010年,全市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力爭達到129.5萬人,基本實現全市工傷保險全覆蓋。
二、進一步強化工傷保險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大力推動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工作。使用農民工的用人單位,必須及時為農民工辦理工傷保險參保手續,按規定優先解決其工傷保險問題。對應當辦理工傷保險參保、繳費手續而未辦理的用人單位,由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未參加工傷保險期間,用人單位農民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我市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政策規定的
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對拒絕為農民工繳納工傷保險費且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責任事故的,要依法嚴肅處理并追究有關負責人責任。
(二)建立健全工傷保險費率調整機制。市有關部門要盡快制定工傷保險費率調整辦法,形成用人單位(特別是高風險行業企業)安全生產情況與工傷保險費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工傷保險費率的杠桿作用,引導用人單位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增強安全生產意識,減少和化解工傷風險,更好地保障職工權益。
(三)建立工傷保險市級統籌和儲備金制度。從今年起,我市行政區域內企業參加工傷保險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統一管理,市級統籌的管理辦法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會同市財政局另行制定。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參加工傷保險,仍實行分級管理辦法。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要盡快完善工傷保險儲備金制度,及時按照有關規定提取工傷保險儲備金,確保
重大事故工傷保險待遇支付。
(四)認真做好職業病職工和破產關閉企業工傷人員管理服務工作。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衛生局要積極聯系企業聯合會和工會等組織,按照《職業病防治法》和《
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盡快研究制定職業病診療、工傷確認、待遇撥付、職業病職工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服務規范,確保職業病職工得到基本康復醫療,保證工傷保險基金的安全妥善使用。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要在破產、解散、撤銷前,按規定及時為工作人員辦理工傷登記手續。對已經辦理退休手續的工傷人員,要納入社區管理的范圍,由社區勞動保障服務中心負責其工傷保險管理服務工作。
三、切實加強對工傷保險工作的組織領導
做好工傷保險工作是維護用人單位和職工合法權益、建設平安
濟南、促進社會和諧的迫切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統一思想認識,制定工作計劃,加大工作力度,強化工作責任制,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市勞動和社會保障、財政、人事、安監、建設、衛生、民政等部門要積極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進我市工傷保險事業健康發展。
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OO八年八月五日
附件: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工傷保險工作的通知
魯政辦發(2008)10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切實維護用人單位和工傷職工合法權益,促進安全生產,維護社會穩定,經省政府同意,現就全面推進工傷保險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全面推進工傷保險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工傷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推進工傷保險工作既是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也是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安全生產事故和職業病傷害、保障職工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根本需要。《工傷保險條例》實施以來,我省各地積極推進工傷保險工作,取得了較大成效。但是,目前仍然有部分用人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工傷職工醫療和生活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因工傷問題引起的職工上訪和提起行政復議或訴訟案件數量增長明顯,影響了社會穩定。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平安山東”的高度,切實重視工傷保險工作,把全面推進工傷保險工作當作今后一個時期加快我省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精心組織,認真部署,抓好落實。
二、全面推進工傷保險工作的范圍對象和目標任務
凡我省行政區域內的所有企業、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除外)、民間非營利組織以及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都必須依法為其全部職工或者雇工(以下稱職工)辦理工傷保險參保手續,并按規定按時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
全面推進工傷保險工作的目標任務是:從現在起到2010年,全省工傷保險參保繳費職工人數力爭達到1200萬人;到2012年,絕大部分與用人單位建立
勞動關系的職工都要納入到工傷保險范圍,基本實現全省工傷保險全覆蓋。
三、全面推進工傷保險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加強對工傷保險擴面工作的考核和監督檢查。各市政府要按照《山東省工傷保險覆蓋計劃表》(附后)確定的目標任務,制定工作計劃,逐級分解指標,責任明確到人,并納入政府工作目標考核體系。省勞動保障廳要加強指導、考核和監督檢查,定期通報擴面工作進展情況,確保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
(二)用人單位要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用人單位特別是煤炭生產、建筑施工、非煤礦山、煙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產、化工等高風險行業企業要依法參加工傷保險,認真履行社會職責。勞動保障、安監、建設、煤礦安全監察等部門要嚴格執行《工傷保險條例》、《
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等法規和政策,在辦理相關許可證前,應對用人單位提供的《工傷保險參保證明》進行認真審查,對不能提供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出具的《工傷保險參保證明》的,暫停頒發相關許可證。按照《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國發(2006)5號)的規定,使用農民工的用人單位,必須及時為農民工辦理工傷保險參保手續,優先解決其工傷保險問題。同時,繼續推進事業單位和民辦非營利組織的工傷保險參保工作。
(三)積極開展工傷預防工作。要認真落實國家和省職業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進一步健全工傷保險費率與用人單位(特別是高風險行業企業)安全生產情況緊密聯系的浮動機制,支持工傷和職業病預防的科學研究工作,促進企業加強安全生產,改善勞動條件,引導和教育職工嚴格遵守勞動安全衛生操作規程,更好地保障職工權益,減小或化解工傷風險,維護社會穩定。具體操作辦法由省勞動保障廳、財政廳研究制定。
(四)建立完善工傷保險工作機制。各地要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進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加強隊伍建設,為推進工傷保險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各級勞動保障、安監、煤礦安全監察等部門要建立工傷保險聯合監察執法工作機制,將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情況作為聯合監察執法工作重點,定期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對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要依法予以處理。
(五)重視輿論宣傳和培訓工作。要制定宣傳計劃,確定宣傳重點,采取具體措施,加大工傷保險政策宣傳力度。要向用人單位以及廣大職工宣傳實行工傷保險制度的重要意義,形成全社會共同支持工傷保險制度改革的氛圍;要加強對工傷保險經辦人員和用人單位勞資人員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知識培訓,提高隊伍綜合素質和用人單位參保的積極性、自覺性。
工傷保險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難度較大,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統一思想認識,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實到位。各級勞動保障、財政、人事、安監、建設、煤礦安全監察、衛生、民政、工會等部門、單位要加強溝通,積極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動我省工傷保險事業健康發展。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OO八年二月二十九日
附件:山東省工傷保險覆蓋計劃表
單位:萬人
市名稱
2010年覆蓋指標
全 省
1200.0
濟南市
129.2
青島市
205.7
淄博市
70.0
棗莊市
37.8
東營市
42.6
煙臺市
117.3
濰坊市
105.6
濟寧市
76.2
泰安市
67.7
威海市
53.9
日照市
22.1
萊蕪市
20.5
臨沂市
80.4
聊城市
35.7
濱州市
32.5
菏澤市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