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
常州市人民政府
常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常州市市區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的通知
常政發〔2009〕86號
各轄市、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公司、直屬單位:
現將《常州市市區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望認真貫徹執行。
二〇〇九年七月十六日
常州市市區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完善本市市區住房保障體系,保障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以及新就業人員的基本住房需求,進一步規范公共租賃住房的管理,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切實加強民生工作若干問題的決定》(蘇發〔2008〕14號)、《省政府關于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08〕44號)等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市區范圍內公共租賃住房的規劃、房源籌集、配租、準入、退出、維修和監督管理等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公共租賃住房,是指政府按照合理標準籌集,限定套型面積和出租價格,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以及新就業人員出租的租賃型保障住房。
第四條 市、區房產管理部門是公共租賃住房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具體工作由住房保障辦公室負責。
各區政府及市發展改革、財政、國土資源、規劃、建設、總工會、稅務、統計、審計、物價、監察等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協同做好公共租賃住房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 資金籌集與使用
第五條 公共租賃住房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
(一)通過投融資等方式籌集的公共租賃住房的建設和收購資金;
(二)經政府批準可用于公共租賃住房的住房保障資金;
(三)出租公共租賃住房及配套設施回收的資金;
(四)社會捐贈用于公共租賃住房的資金。
第六條 公共租賃住房的租金收入、
拆遷補償等納入住房保障資金專戶,按照國家財政預算支出和財務制度的有關規定,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公共租賃住房的管理、維修資金、空置期的物業管理費用等從住房保障資金中列支。
第三章 房源籌集
第七條 公共租賃住房的房源籌集渠道主要包括:
(一)政府直接投資建設和收購的公共租賃住房;
(二)政府在中低價位、中小戶型商品房開發項目中配建的公共租賃住房;
(三)廉租住房轉為公共租賃住房;
(四)社會捐贈及其他渠道籌集的公共租賃住房。
第八條 根據住房保障規劃,房產管理部門會同發展改革、民政、財政、規劃、國土資源、建設、物價等部門,擬定市區公共租賃住房年度房源籌集、建設用地和資金來源計劃,報政府批準后實施。
公共租賃住房建設用地納入市區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和住房保障規劃年度實施計劃,在申報年度用地指標時單獨列出,保證供應。
第九條 公共租賃住房的規劃,應充分考慮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對交通、就業、就學、就醫等的要求,合理安排區位布局。
公共租賃住房的建設,應當積極推廣應用先進、成熟、適用、安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推動節能、省地、節水、節材及環境保護工作,提高住宅建設的整體水平。
第十條 在開發項目中配建公共租賃住房的,各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常州市市區廉租住房公共租屋配建辦法》的要求,落實相關配建職責。
在開發項目中配建的公共租賃住房,按配建面積免收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權屬登記費、工本費、交易管理費和土地登記費等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免征契稅和印花稅。
第十一條 社會捐贈住房作為公共租賃住房的,按照國家規定的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執行。
第十二條 新建公共租賃住房的單套建筑面積控制在50平方米左右。非新建方式籌集的公共租賃住房,要堅持小型、適用、滿足基本住房需求的原則。
第十三條 公共租賃住房工程項目的驗收和保修,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章 申請和審核
第一節 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申請和審核
第十四條 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可以申請公共租賃住房:
(一)具有本市市區城市常住戶口且實際居住三年以上;
(二)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上年度市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
(三)無房;
(四)申請人與共同申請人之間有法定的贍養、撫養或者扶養關系。
申請人已婚的,其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必須作為共同申請人。因投靠子女取得本市戶籍的居民,只能作為共同申請人。
符合本條第一款(一)、(二)、(三)項條件且達到35周歲的單身人士可以申請公共租賃住房。
第十五條 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公共租賃住房申請以家庭或者單身人士為基本申請單位。
每個申請家庭原則上以戶主作為申請人,其他家庭成員作為共同申請人。
第十六條 家庭成員部分或者全部為非本市戶籍的,可視其在本市居住年限、繳納社會保險和納稅情況,逐步納入公共租賃住房保障體系,具體規定由市房產管理部門另行制定,報市政府批準后實施。
第十七條 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申請公共租賃住房的,由申請人向其戶籍所在地的區房產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申請,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表;
(二)家庭成員身份證件、戶口簿;
(三)家庭成員收入證明;
(四)房屋所有權證或者使用權證以及其他能夠證明申請家庭住房情況的材料;
(五)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第十八條 區房產管理部門收到申請人的申請材料后,應當及時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并向申請人出具書面憑證。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或者在5個工作日內書面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受理時間從申請人補正材料的次日起計算;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
第十九條 區房產管理部門通過申請人戶口所在地和實際居住地的社區、街道,采用查檔取證、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以及信函索證等方式對其家庭人口、住房狀況和收入狀況進行走訪核查,并在15個工作日內提出初審意見。經初審不符合申請條件的,區房產管理部門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經初審符合申請條件的,區房產管理部門應當在其戶口所在地社區和實際居住地社區分別進行公示,公示期限為10天。公示后區房產管理部門應當將申請材料、初審意見和公示情況等一并報送市房產管理部門審核。
申請人及有關單位、組織或者個人應當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第二十條 市房產管理部門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對申請材料、初審意見和公示情況進行審核。
經審核不符合條件的,市房產管理部門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經審核符合條件的,市房產管理部門在《常州日報》和常州房地產信息網上公示,公示期限為7天。公示無異議或者異議不成立的,審核結果生效;公示有異議且異議成立的,市房產管理部門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
第二節 新就業人員的申請和審核
第二十一條 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的新就業人員可以申請公共租賃住房:
(一)具有大專以上學歷;
(二)自畢業的次月起計算,畢業不滿五年;
(三)已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聘用)合同;
(四)本人及其父母在本市市區范圍內無私有房產且未租住公房。
第二十二條 新就業人員的公共租賃住房申請由新就業人員所在單位統一向市房產管理部門提出,不受理個人申請。
申請單位在申請時必須明確入住人員名單,并對入住人員以及提供材料的真實性予以擔保。
申請經批準后,由申請單位、新就業人員與市房產管理部門簽訂三方合同。申請單位根據被批準的入住人員名單進行組合安置,辦理入住手續,繳納租金以及相關費用并承擔本單位人員的管理責任。
第二十三條 申請單位應當向市房產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申請,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常州市市區公共租賃住房申請表》、《常州市市區公共租賃住房申請匯總表》、對入住人員的組合租賃安置方案;
(二)入住人員身份證、戶口簿(戶籍證明)、學歷證明、勞動(聘用)合同、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等(提供原件核查);
(三)申請單位出具的擔保書;
(四)申請單位
營業執照等復印件(提供原件核查);
(五)其他需要提供的相關材料。
第二十四條 市房產管理部門收到申請單位的申請材料后,應當及時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并向申請單位出具書面憑證。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或者在5個工作日內書面告知申請單位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受理時間從申請單位補正材料的次日起計算;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
第二十五條 市房產管理部門在15個工作日內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作出決定。
經審核不符合條件的,市房產管理部門應當書面告知申請單位并說明理由;經審核符合條件的,進入配租環節。
第五章 配 租
第二十六條 公共租賃住房的配租實行分類輪候制度。
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配租,由市房產管理部門根據市區當年的配租方案,通過抽簽或者搖號等方式,確定入圍申請人以及其選房順序。對連續兩次搖號未中的申請人,經審核仍符合申請條件的,在下一輪中直接確定為配租對象。申請人按照選房順序選定住房后,由市房產管理部門核發配租證,并與市房產管理部門簽訂《常州市公共租賃住房
租賃合同》,辦理入住手續。
新就業人員的配租,由市房產管理部門對批準的申請單位按申請順序安排房源,當年房源安置完畢后,轉入下一年計劃安置。配租對象確定后,由市房產管理部門與申請單位、新就業人員簽訂《常州市公共租賃住房租賃合同》,按照組合租賃安置方案辦理入住手續。
第二十七條 公共租賃住房承租人及其家庭成員對配租的住房不享有收益權、處分權,占有權和使用權不得轉讓。
第二十八條 公共租賃住房建筑面積與申請人的保障面積相對應,一人和二人戶以一室戶型為主,三人及三人以上戶以二室戶型為主。
新就業人員的住房安排,由各單位的組合租賃安置方案確定。
第二十九條 公共租賃住房租金標準以保證正常使用和維修管理為原則,綜合考慮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保障對象的承受能力以及市場租金水平等因素,由市房產管理部門會同價格管理部門確定并公布。
第三十條 公共租賃住房租賃合同應當明確下列內容:
(一)房屋的位置、朝向、面積、結構、附屬設施和設備狀況;
(二)租金及其支付方式;
(三)物業管理費、水電費、電梯費等費用的支付方式;
(四)房屋用途和使用要求;
(五)租賃期限;
(六)房屋維修責任;
(七)停止公共租賃住房保障的情形;
(八)
違約責任及爭議解決辦法;
(九)其他約定。
第三十一條 除不可抗力外,符合公共租賃住房承租條件的申請對象發生以下情況之一的,視同放棄本次入圍資格,本年度內不得再次申請:
(一)未在規定的時間、地點參加選房的;
(二)參加選房但拒絕選定住房的;
(三)已選房但拒絕在規定時間內簽訂租賃合同的;
(四)簽訂租賃合同后放棄租房的;
(五)其他放棄入圍資格的情況。
第六章 后續管理
第三十二條 公共租賃住房家庭的收入、人口、住房等情況發生重大變化,不再符合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條件時,應當及時向戶口所在地的區房產管理部門報告并退出。
租住公共租賃住房的新就業人員發生變動時,申請單位應當及時向市房產管理部門進行報告。
第三十三條 公共租賃住房保障實行年審制度。
區房產管理部門對已經享受公共租賃住房政策的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所申報的家庭收入、人口及住房變動情況進行年審。
市房產管理部門負責對租用公共租賃住房的新就業人員進行年審,新就業人員所在單位應當主動向市房產管理部門提供材料,配合做好年審工作。
第三十四條 年審后仍符合公共租賃住房保障范圍并且愿意繼續承租的,可以與市房產管理部門續約。
年審后符合廉租住房保障范圍的,可以申請變更,按照《常州市市區廉租住房保障辦法》的規定納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圍。
年審后不符合公共租賃住房保障范圍的,應當退出。退出確有困難的,經市房產管理部門同意,可以申請最長不超過6個月的延長租住期。延長期內,按同區域同類住房市場價格收取租金。
第三十五條 新建公共租賃住房按照經濟、環保的原則進行裝修,享受公共租賃住房的家庭不得擅自對住房進行二次裝修、改變原有使用功能以及內部結構。
承租人基于對房屋的合理利用所形成的附屬物歸產權人所有,退租時不予補償。
第三十六條 公共租賃住房列入拆遷范圍的,拆遷人應當書面告知市房產管理部門。拆遷人應當與市房產管理部門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租住該公共租賃住房且符合公共租賃住房保障范圍的家庭,由市房產管理部門另行安置。
拆遷人應當提供與原住房面積和市場價值相當的住房,用于和被拆遷公共租賃住房實行產權調換,雙方應當按拆遷管理的有關規定結算產權調換的差價。在產權調換中需支付的差價,從住房保障資金中列支;收到的差價,納入住房保障資金。
產權調換后取得的住房仍作為公共租賃住房房源。
第三十七條 公共租賃住房的日常管理、修繕維護、設施設備維修更新由市住房保障中心負責。
第三十八條 市、區房產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公共租賃住房檔案管理制度,完善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的收集、管理及利用等工作,保證檔案數據的完整、準確,并根據申請家庭享受住房保障變動情況,及時變更住房檔案,實現公共租賃住房檔案的動態管理。
第七章 罰 則
第三十九條 公共租賃住房承租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解除租賃合同,收回其承租的公共租賃住房:
(一)采用虛報隱瞞戶籍、家庭人口、收入、資產以及住房等欺騙方式取得公共租賃住房的;
(二)不符合公共租賃住房申請條件的;
(三)根據租賃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規定應當收回公共租賃住房的。
有前款第(一)項行為的,由市房產管理部門責令其按同區域同類住房的市場租金補交房租,并在信用體系中載入其不良記錄,3年內不得申請公共租賃住房。
第四十條 承租人在延長期屆滿后不退出承租住房的,按同區域同類住房的市場租金的1.5倍計收其超期居住的租金,并載入其個人誠信檔案。承租人在超期居住期間及超期居住退房后3年內均不得申請公共租賃住房。
承租人拒不退出公共租賃住房的,市房產管理部門可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搬遷。
第四十一條 房產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索賄受賄或者侵害公共租賃住房申請人、承租人合法權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八章 附 則
第四十二條 金壇市、溧陽市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四十三條 本辦法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