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行政復議聽證程序規定》業經2010年1月6日遼寧省第十一屆人民政府第3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0年2月22日起施行。
二○一○年一月二十一日
第一條 為規范行政復議聽證程序,依法公正辦理行政復議案件,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行政復議聽證是指行政復議機關或者行政復議機構為查清案件事實,直接聽取聽證參加人對案件事實、證據、依據等問題所作的陳述、辯論等的審理方式。
第三條 本規定適用于我省行政區域內行政復議機關或者行政復議機構(以下統稱聽證機關)依法組織的聽證。
第四條 聽證參加人包括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和其他參加人。
當事人包括行政復議申請人、被申請人、第三人。
其他參加人是指證人、勘驗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等有關人員。
第五條 聽證應當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聽證應當公開舉行。
第六條 行政復議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舉行聽證:
(一)對具體行政行為認定的事實存在重大爭議;
(二)對具體行政行為依據的理解和適用存在重大爭議;
(三)符合《遼寧省行政復議規定》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
(四)聽證機關認為必要的。
第七條 聽證可以依當事人申請或者由聽證機關決定舉行。聽證應當由聽證機關實施,不得委托其他機構組織。
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向聽證機關提出書面申請。當事人口頭申請聽證的,聽證機關應當當場記錄。
第八條 聽證機關決定舉行聽證的,應當在舉行聽證的7日前,通知聽證參加人。
第九條 聽證通知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聽證參加人姓名或者名稱;
(二)案由;
(三)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
(四)首席聽證員、聽證員、書記員的姓名;
(五)告知其他有關事項。
第十條 聽證應當在被申請人依法答復后,行政復議決定作出前舉行。
第十一條 聽證在1名首席聽證員和2名聽證員組織下進行。首席聽證員由聽證機關負責人指定,并主持聽證活動。聽證設書記員1名,負責制作聽證筆錄和其他事務工作。
根據案件審理需要,聽證機關可以邀請有關專家或者其他人員作為聽證員參加聽證。
第十二條 首席聽證員履行下列職責:
(一)決定聽證的時間、地點和方式;
(二)決定有關的聽證參加人參加聽證;
(三)主持聽證活動,維持聽證秩序;
(四)根據案件需要詢問聽證參加人;
(五)決定證人當場作證;
(六)決定聽證的延期或中止。
第十三條 首席聽證員、聽證員或者書記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回避:
(一)與本案當事人、代理人是近親屬;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三)與本案當事人之間存在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
前款規定,適用于勘驗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
首席聽證員的回避,由聽證機關負責人決定;聽證員、書記員的回避,由首席聽證員決定。
第十四條 當事人在聽證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申請首席聽證員、聽證員或者書記員回避;
(二)可以自己參加聽證,也可以委托1至2名代理人參加聽證;
(三)查閱提交的材料;
(四)陳述案件事實和理由;
(五)就案件爭議焦點進行質證、辯論;
(六)聽證結束前作最后陳述;
(七)閱讀聽證筆錄;
(八)依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同一案件申請人超過5人的,推選1至3名代表參加聽證。
第十五條 當事人在聽證活動中履行下列義務:
(一)按時到指定地點參加聽證;
(二)遵守聽證紀律;
(三)如實回答聽證員的詢問,如實陳述、舉證;
(四)委托代理人的,應當出具授權委托書,明確委托事項和權限;
(五)未經首席聽證員批準不得中途退出聽證會。
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請人應當提供證明材料:
(一)申請行政復議時一并提出行政賠償請求的,提供由具體行政行為造成損害的證明;
(二)認為被申請人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提供曾經要求被申請人履行法定職責而被申請人未履行的證明。
第十七條 首席聽證員、聽證員應當在舉行聽證前,分析案件爭議焦點,確定聽證重點內容,擬訂聽證提綱。
第十八條 聽證開始前,書記員應當查明當事人和其他參加人是否到場,宣布聽證紀律。
聽證開始時,首席聽證員應當核對聽證參加人的身份,宣布首席聽證員、聽證員、書記員名單,宣布案由,告知當事人有關的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申請回避。
第十九條 聽證會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申請人陳述行政復議請求、事實和理由,出示相關證據;
(二)被申請人答辯,陳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事實、理由和依據,出示相關證據;
(三)第三人陳述,出示相關證據;
(四)當事人對證據進行質證;
(五)當事人進行辯論;
(六)當事人作最后陳述;
(七)首席聽證員征求當事人意見,是否同意調解。
第二十條 書記員應當將聽證的全部活動記入聽證筆錄。
聽證筆錄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聽證參加人姓名或者名稱、住所;
(二)首席聽證員、聽證員和書記員的姓名;
(三)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
(四)案由;
(五)行政復議請求,申請人陳述的事實、理由和證據;
(六)被申請人答辯的事實和理由,出示的依據、證據及其他材料;
(七)第三人陳述的事實和理由;
(八)證人證言;
(九)質證、辯論的內容;
(十)當事人的最后陳述;
(十一)當事人是否同意調解。
第二十一條 聽證結束后,聽證筆錄應當交當事人核對無誤后簽名或者蓋章;拒絕簽名或者蓋章的,由首席聽證員在聽證筆錄上注明情況。首席聽證員、聽證員和書記員應當在聽證筆錄上簽字。
聽證筆錄中有關證人證言部分,應當交證人核對無誤后簽名或者蓋章。聽證筆錄應當附卷。
第二十二條 聽證認定的事實,應當作為審理行政復議案件的依據。
第二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決定延期聽證:
(一)申請人(自然人)死亡或者法人、組織解散,須等待權利義務繼承人或者法定代表人參加聽證;
(二)申請人、被申請人因不可抗力不能參加聽證;
(三)申請人(自然人)喪失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
(四)聽證機關認為應當延期聽證的。
第二十四條 當事人違反聽證紀律或者未經批準中途退場,致使聽證會無法進行的,中止聽證。
被申請人無正當理由不參加聽證會,且在依法答復中未提供有關證據、依據的,應當視為具體行政行為沒有證據、依據。
第二十五條 行政復議機關和行政復議機構應當設置專門場所用于舉行聽證。聽證所需費用應當從行政復議經費中列支。
第二十六條 本規定自2010年2月22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法
2017-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調整國務院所屬組織機構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產生辦法
1999-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4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5-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6-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使用暫行辦法
1996-08-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的決定
1996-03-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工作規則
1998-05-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4-29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2013修訂)
2013-1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7-1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6-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預算單位2013-2014年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的通知
2012-12-19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部門關于加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護意見的通知
2012-07-1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體育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30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2010修訂)
2010-01-09國務院關于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的通知
2008-12-18國務院關于黃河流域防洪規劃的批復
2008-07-21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
2008-07-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依法懲處非法集資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