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包頭市刑事被害人困難救助條例》,已經2012年5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批準,現予公布,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包頭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12年6月21日
包頭市刑事被害人困難救助條例
(2011年12月27日包頭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 2012年5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批準)
第一條 為了幫助刑事被害人或者其贍養、撫養、扶養的近親屬(以下簡稱近親屬)解決特殊生活困難,規范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刑事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生活困難需要給予救助的,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刑事被害人救助,是指因受犯罪行為侵害造成被害人嚴重傷殘或者死亡,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無法及時獲得賠償,確有生活困難,給予的一次性經濟救助。
本條例所稱辦案機關是指辦理刑事案件的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和審判機關。
第四條 刑事被害人救助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二)與社會保障和其他社會救濟相結合;
(三)公正、公開、及時、便捷。
第五條 市和旗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將刑事被害人困難救助資金列入本級年度財政預算,分級籌集、專項管理,專款專用。
財政部門負責刑事被害人救助資金的審核、管理、撥付和監督。
審計部門負責監督同級刑事被害人困難救助資金的使用、管理。
第六條 提倡和鼓勵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公民開展刑事被害人捐助活動。
第七條 辦案機關負責刑事被害人困難救助申請的受理、審查和救助金的發放。
民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衛生、金融保險等部門,嘎查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等基層組織應當配合辦案機關的調查核實工作。
第八條 刑事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申請救助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刑事案件屬于本市管轄;
(二)刑事被害人因犯罪行為侵害造成重傷害或者死亡,近親屬與其共同生活或者依靠其收入作為主要生活來源;
(三)犯罪行為非由刑事被害人實施不法行為直接導致;
(四)未放棄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權利;
(五)無法通過訴訟獲得賠償;
(六)無法獲得工傷賠償、保險賠付;
(七)未接受過涉法涉訴和社會救助;
(八)因犯罪行為造成刑事被害人家庭生活水平低于本市最低生活保障線;
(九)在刑事訴訟期間內。
第九條 申請救助應當向下列辦案機關提出:
(一)刑事案件處于立案偵查階段,無法移送檢察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或者正在偵辦尚未抓獲犯罪嫌疑人的,向公安機關提出;
(二)刑事案件處于審查起訴階段不起訴的,向檢察機關提出;
(三)刑事案件處于審判階段或者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處于執行階段,被告人及其他賠償義務人無力履行賠償義務或者因證據不足宣告被告人無罪的,向審理案件的審判機關提出。
第十條 申請救助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特殊情況也可以口頭申請。口頭申請的,受理申請的辦案機關應當記錄在案。
第十一條 申請救助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救助申請書;
(二)有效身份證明;
(三)刑事被害人的醫療救治材料、司法鑒定結論或者死亡證明;
(四)由刑事被害人居住地嘎查村民委員會或者居民委員會出具的家庭生活困難證明;
(五)其他與申請救助有關的材料。
第十二條 刑事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在辦案機關受理其救助申請期間或者已經獲得本條例規定的一次性救助的,不得再提出救助申請。
第十三條 救助申請屬于本辦案機關受理,申請材料齊全,符合要求的,辦案機關應當受理。
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辦案機關應當在收到救助申請材料的當日,告知申請人補正。
第十四條 辦案機關應當對救助申請及時審查,并在受理救助申請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作出給予救助或不予救助的決定并告知申請人,對疑難復雜的救助案件,至遲不得超過三十日。決定不予救助的,辦案機關應當向申請人說明理由。
辦案機關決定給予救助的,同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在決定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向辦案機關撥付救助金。
辦案機關在收到救助金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應當將救助金一次性發放給刑事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
第十五條 刑事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不服不予受理、不予救助決定或者對救助金額有異議,可以向辦案機關申請復議一次。辦案機關應當自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答復申請人。
第十六條 救助金額應當根據刑事被害人遭受犯罪侵害所造成的實際損害后果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他賠償義務人實際賠償情況、刑事被害人家庭經濟收入狀況和維持最低生活水平所必須的支出等情況確定。
救助金額一般不超過決定給予救助時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十二個月的總額。有下列特殊困難情形之一的,可以適當增加救助金額,但是一次性救助的金額不超過決定給予救助時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十六個月的總額:
(一)刑事被害人醫療救治費用為家庭年收入三倍以上的;
(二)刑事被害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刑事被害人死亡,救助申請人無勞動能力或者患有嚴重疾病且沒有其它經濟來源的。
第十七條 符合本條例規定的救助條件,由于刑事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因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或者其它原因沒有提出救助申請的,辦案機關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給予救助。
第十八條 刑事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獲得救助后,辦案機關發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其他賠償義務人有能力履行民事賠償義務的,應當依法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其他賠償義務人追償。追償的資金應當扣除救助資金。
第十九條 救助申請人以隱瞞家庭財產、經濟收入等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等欺騙手段獲得救助金的,由辦案機關予以追繳;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條 辦案機關應當將刑事被害人救助情況的材料隨案移送,已經結案的應當歸檔。
第二十一條 辦案機關應當在年終向財政部門報送當年救助資金的發放明細,并接受審計部門的審計。
第二十二條 辦案機關和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濫用職權,為不符合條件的刑事被害人及其近親屬審批、發放救助金;
(二)虛報、克扣刑事被害人及其近親屬的救助金;
(三)貪污、挪用救助資金的;
(四)違反本條例規定的其他行為。
第二十三條 本條例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2015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失效]
1982-03-08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8-03-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1978年文本)》的決定
1998-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2001)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
2004-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拉脫維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
2003-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1992-04-03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的決議
1982-12-04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繼續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修訂)
2006-06-29實驗動物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
2017-10-07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接收外國衛星傳送電視節目管理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
2014-01-28中央對地方專項撥款管理辦法
2000-08-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當前高溫干旱防御應對工作的通知
2013-08-04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5-18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國務院關于表揚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的通報
2012-09-05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意見的通知
2012-06-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衛生部等部門全國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1-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福建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