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農作物種子生產基地管理辦法》已經2007年8月27日省人民政府第106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公布。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
省 長 徐守盛
二○○七年九月二十日
甘肅省農作物種子生產基地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農作物種子生產基地管理,規范種子生產、經營行為,推動種子產業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甘肅省農作物種子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建立農作物種子生產基地及在種子生產基地從事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管理等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種子生產基地建設,科學規劃布局,改善基礎設施,實行輪作倒茬,鼓勵發展農民制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引導、支持種子生產企業建立穩定的種子生產基地,不得違法設定種子市場準入條件和出臺收費政策。
第四條 種子生產基地實行認定制度。村民委員會或農民制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認為具備農作物種子生產基地規定條件的,可以向所在地縣級種子管理部門提出認定申請,審核合格的,由縣級種子管理部門頒發種子生產基地證書,并報上一級種子管理部門備案。審核不合格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并在30日內通知申請人。
第五條 生產非主要農作物商品種子的企業應當在生產所在地縣級種子管理部門備案,并按備案內容進行生產。備案內容包括:生產品種、地點、面積、技術力量等。
第六條 授權品牌種子生產許可證的有效期應當與品種權人同意生產的期限一致,但不得超過3年。
第七條 縣級種子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種子生產企業的監督管理,建立種子生產企業和基地村的誠信檔案,并適時向社會公布誠信記錄及取得種子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名單,供農民、村民委員會或農民制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自主選擇種子生產企業,種子生產企業自主選擇基地村。
誠信記錄應當包括身份記錄、基本信息、經營狀況、種子質量、服務質量、履行合同情況、獎懲及其他需要記錄的內容。
第八條 村民委員會或農民制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負責組織制種農戶進行種子生產,協調解決制種農戶與非制種農戶之間及制種農戶之間的矛盾。
種子基地村民委員會或農民制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可以和種子生產企業約定,按種子產量收取一定比例的種子生產服務費,用于村集體積累、基礎設施建設及村社干部或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工作人員勞務費,但不得高于0.05元/公斤。除約定的費用外,縣市區、鄉鎮、村不得向種子生產企業收取管理、服務等其他費用。
第九條 種子生產企業委托村民委員會、農民制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或者農戶生產農作物商品種子的,應當簽訂種子生產合同,并將合同送交種子生產所在地縣級種子管理部門備案。
種子生產合同示范文本由省種子管理部門統一印制。
第十條 縣級以上種子管理部門應當監督合同雙方當事人履行合同約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到他人合同約定的種子生產基地收購種子。
第十一條 主要農作物雜交種子生產應當以村為單位組織生產,村民委員會或農民制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接受全體制種農戶的委托,代表全體制種農戶與種子生產企業簽訂種子生產合同后,再由村民委員會或農民制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與每個制種農戶簽訂內部合同,作為正式合同的附件。
第十二條 種子生產企業選擇種子生產基地時應當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禁止以降低種子生產標準、縮小隔離范圍、哄抬種子價格或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種子生產基地。
第十三條 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種子生產基地從事危害種子生產的活動。在種子生產基地范圍內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三分之二以上農戶同意生產種子時,少數農戶應當服從大多數農戶意見,共同生產種子或種植不影響種子質量的其他農作物。
對按種子生產企業要求在種子生產隔離區內改種其他農作物的農戶,種子生產企業應當對其改種造成的損失予以補償,但補償額度不超過上年度同類制種作物畝平均收入的15%.
對在種子生產基地隔離帶內種植同類農作物,影響相鄰大多數農戶種子質量的,由村民委員會或農民制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協調解決。協調不成造成的損失,由村民委員會或農民制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承擔。
第十四條 種子生產企業應當建立健全質量體系,加強對制種農戶的培訓和生產技術指導,對達到合同約定質量的種子,應當及時收購付款;因親本(原種)種子質量、品種不適或技術指導失誤造成的損失,由種子生產企業承擔。
外來親本(原種)種子在我省種子基地進行繁殖,必須按照植物檢疫規定實施檢疫。
第十五條 制種農戶應當按照《農作物種子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生產種子,并按合同約定交售種子。對不按照技術規程操作,經檢驗不合格的種子,種子生產企業有權拒絕收購,造成的損失由制種農戶承擔。禁止非合同方種子生產、經營單位和個人與制種農戶惡意串通,私留或倒賣親本(原種)或按合同約定生產的種子。
第十六條 種子生產由于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經濟損失,經市州以上種子管理部門組織有關專家評估后,按合同雙方約定承擔。
第十七條 各級種子管理部門應當在種子生產季節對種子生產田進行田間質量檢驗,并通報田間檢驗結果。對田間質量和隔離條件達不到標準且無法按期整改的種子田,由所在地縣級以上種子管理部門簽發《種子田報廢通知書》進行報廢處理,縣級種子管理部門監督種子生產企業對不合格種子進行改變用途處理,產生的損失由合同規定的責任方承擔。
第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進行非主要農作物商品種子生產未備案或未按照備案內容生產種子的,由縣級以上種子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上罰款。
第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以降低種子生產標準、縮小隔離范圍、哄抬種子價格或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種子生產基地的,由縣級以上種子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并處2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非合同方種子生產、經營單位和個人到合同方種子生產基地收購種子的,由縣級以上種子管理部門沒收種子和違法所得,處2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非合同方種子生產、經營單位和個人與制種農戶惡意串通,私留、倒賣親本(原種)或合同約定種子的,由縣級以上種子管理部門沒收雙方取得的種子和違法所得,并分別處以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二條 本辦法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
甘肅省人民政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辦法
2011-09-3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
2011-02-25中國人民解放軍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12-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2008-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1995-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1958年消除就業和職業歧視公約》的決定
2005-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02)
2002-08-29華僑申請使用國有的荒山荒地條例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1992)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1996-10-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2003-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4-29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
2017-10-07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接收外國衛星傳送電視節目管理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6-16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2011)
2011-07-19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2011-03-07全民健身條例
2009-08-30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5-12彩票管理條例
2009-05-04關于房改售房工作中幾個具體問題處理意見的通知
2008-06-26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08-02-18關于做好鐵路滯留旅客疏導工作的公告
2008-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