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勞動保障局,市有關單位:
根據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寧波市外來務工人員社會保險暫行辦法的通知》(甬政發(2007)101號,以下簡稱《暫行辦法》),制訂本實施細則。
一、適用范圍和對象
(一)本實施細則適用本市行政區域內各類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簡稱用人單位)以及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外來務工人員。
(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編制外用工中的外來務工人員參照執行。
(三)外來務工人員是指在國家規定的勞動年齡段內,與本市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但不具有本市常住戶口的人員(不含外國籍、港澳臺地區人員)。
二、社會保險內容和繳費標準
(一)本實施細則所稱的社會保險包括工傷保險、大病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
(二)用人單位與外來務工人員自建立勞動關系之月起應當參加社會保險。社會保險費統一由用人單位繳納,外來務工人員個人不繳費。具體繳費標準按以下規定執行:
1. 工傷保險。繳費基數按參保的外來務工人員個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無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按個人當期實際工資,下同)確定。上年度月平均工資低于統籌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確定;高于統籌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按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確定。
繳費比例按統籌地政府及勞動保障部門相關規定確定,其中市級統籌區域的繳費比例按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工傷保險的通知》(甬政發(2007)5號)和市勞動保障局《關于工傷保險費率問題的通知》(甬勞社工傷(2004)78號)等相關文件規定執行。
2. 大病醫療保險。繳費基數為統籌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比例由統籌地政府確定,最高不超過3%.其中市級統籌區域繳費比例為2.5%,另按每人每月5元的標準繳納重大疾病醫療救助金。
3. 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由統籌地政府按不低于當地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的原則確定,其中市級統籌區域目前為850元。繳費比例為13%.
4. 失業保險。繳費基數全市統一按市級統籌區域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確定,繳費比例為2%.
5. 生育保險。繳費基數為統籌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比例由統籌地政府確定,其中市級統籌區域為0.7%.
(三)用人單位繳納外來務工人員社會保險費的標準適時調整。調整辦法由市勞動保障局會同市有關部門根據我市經濟發展和基金統籌收支情況提出,報市人民政府同意后實施。
三、社會保險的申報與變更
(一)《暫行辦法》規定的社會保險費實行統一申報與統一征繳。
(二)《暫行辦法》實施后,用人單位中的外來務工人員尚未參加社會保險的,用人單位應到原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等社會保險相同的辦法辦理外來務工人員參加《暫行辦法》規定的社會保險的參保手續。其中,尚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申報的用人單位,按如下規定辦理:
1.新建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到稅務關系所在地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申報和外來務工人員的參保手續;
2.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根據級別對應原則,到同級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申報和外來務工人員的參保手續;
3.民辦非企業單位根據其登記注冊地對應原則,到批準注冊機關的同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申報和外來務工人員的參保手續。
用人單位辦理參保手續時,應隨帶外來務工人員身份證復印件,并填寫相應申報表。
(三)用人單位為外來務工人員辦理社會保險申報手續時,應同時按規定申報本單位其他人員的社會保險,其外來務工人員應征的社會保險費與本單位其他人員的社會保險費合并征繳。
(四)用人單位應嚴格按《暫行辦法》規定的參保對象申報外來務工人員社會保險。用人單位將不屬于《暫行辦法》規定的參保對象申報為外來務工人員社會保險的,由用人單位負責辦理社會保險變更手續,并按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等社會保險的相關規定繳納和補繳社會保險費。
(五)《暫行辦法》在各地實施后,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再新受理外來務工人員參加低標準養老保險、住院醫療保險及單項先行參加工傷保險的申報,其中市級統籌區域從2008年1月起執行。
(六)外來務工人員本人要求,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并通過勞動合同或書面協議的形式明確,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等其他社會保險,由用人單位和個人按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五項社會保險規定的繳費標準統一申報和繳費。
(七)《暫行辦法》實施前,用人單位已按規定為外來務工人員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的,在同一用人單位要變更為《暫行辦法》規定的社會保險,應書面征得外來務工人員本人同意。其中市級統籌區域的用人單位已按規定為外來務工人員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的,雖征得外來務工人員本人同意,但在2007年社會保險年度內其社會保險關系不再變更。
(八)《暫行辦法》實施前,市級統籌區域的用人單位已為外來務工人員參保繳費但參保險種不全(包括單項先行參加工傷保險,但不包括已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或參保險種雖全但參加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中有一項是低標準養老保險或住院醫療保險的,用人單位可在2007年社會保險年度內向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參保變更手續,并同時參加《暫行辦法》規定的社會保險。經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告知,對逾期仍未辦理變更手續的,由勞動保障部門按有關規定處理。
(九)外來務工人員與用人單位解除(終止)勞動關系后又與新的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可以變更社會保險參保類型。參保類型是指《暫行辦法》規定的社會保險,或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五項社會保險。
四、待遇享受的條件與標準
(一)工傷保險
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和工傷保險待遇等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375號)、《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執行〈工傷保險條例〉有關事項的通知》(浙政發(2003)52號)、《寧波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執行〈工傷保險條例〉有關事項的通知》(甬政發(2004)32號)等文件和各統籌地有關規定執行。
(二)大病醫療保險
外來務工人員參加大病醫療保險,不建立個人賬戶;大病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不計算為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含職工住院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大病醫療保險享受待遇的條件、待遇支付標準和范圍、就醫憑證的管理等按市政府《關于印發寧波市住院醫療保險暫行辦法的通知》(甬政發(2006)24號)及各統籌地有關規定執行。其中市級統籌區域按以下規定執行:
1.享受條件
參保人員享受大病醫療待遇的條件及中斷繳費后的處理辦法與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一致。
2.醫療待遇
大病醫療保險待遇包括住院(含急診留觀、家庭病床,下同)治療待遇和特殊病種規定治療項目的治療(含門診和住院治療,下同)待遇,其標準按《寧波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暫行規定》(市政府令第138號)執行。
大病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和重大疾病醫療救助金的支付范圍、藥品目錄和醫療服務項目目錄、待遇支付標準以及法律責任按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有關規定執行。
大病醫療保險的醫療服務由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承擔。
本地無親屬的參保人員因病需要住院治療的,可申請回原籍居住地的當地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發生的醫療費按我市異地定點就醫的有關規定執行。
(三)養老保險
外來務工人員按《暫行辦法》參保繳費后,其待遇享受分為以下兩種形式,即按月享受養老待遇和領取個人賬戶儲存額或余額。
1. 享受按月領取養老待遇的條件和標準
按《暫行辦法》參保繳費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參保人員,從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準養老待遇的次月起按月享受,直至死亡:
(1)到達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即男滿60周歲、女滿50周歲,下同);
(2)實際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
(3)到達國家規定退休年齡前的最后5年在本市工作并連續參保繳費。
按月享受的養老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按以下公式計算:
月養老待遇=(參保人員核準享受養老待遇時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參保人員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基數)÷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儲存額÷國家規定的養老金計發月數。
式中:參保人員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基數=參保人員享受待遇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用人單位為參保人員繳納的平均繳費指數。
用人單位為參保人員繳納的平均繳費指數為:參保人員享受待遇時用人單位歷年繳費指數的平均值。用公式表示:
平均繳費指數=(第1年度繳費基數之和÷對應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第2年度繳費基數之和÷對應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第n年度繳費基數之和÷對應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計算指數的繳費年限。
參保人員中斷繳費的,平均繳費基數指數應計入中斷繳費時間(年限)的指數,中斷繳費時間(年限)的指數為零。
國家規定的養老金計發月數為:男滿60周歲時對應的計發月數為139,女滿50周歲時對應的計發月數為195.
按《暫行辦法》參保繳費且符合按月享受養老待遇條件的參保人員,除按月享受上述辦法計發的養老待遇外,不享受其他待遇。
2. 領取個人賬戶儲存額或余額的條件
按《暫行辦法》參保繳費,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由本人或其繼承人憑外來務工人員身份證(其中死亡人員應同時提供有效死亡證明原件),向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出申請,經核準后,個人賬戶儲存額或余額一次性發給本人或繼承人:
(1)在本市累計繳費(包括在本市參加職工基本(低標準)養老保險繳費月數)滿12個月及以上,離開本市行政區域,其養老保險關系不具備轉移條件,本人不愿意保留個人賬戶的;
(2)男滿60周歲、女滿50周歲時不具備按月享受養老待遇條件的;
(3)男未滿60周歲、女未滿50周歲死亡的;
(4)出國、出境定居的;
(5)按月享受養老待遇期間死亡的。
(四)失業保險
1.參保人員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可領取一次性生活補助費:
(1)用人單位已為其繳納失業保險費滿1年及以上;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
(3)按規定辦理領取資格審核手續。
2.參保人員的一次性生活補助費標準按相同繳費時間的城鎮失業人員可以享受失業保險金(不包括醫療等補助金)總額的50%確定。
(五)生育保險
參保人員享受的生育津貼、生育醫療費用和計劃生育手術費用按《寧波市城鎮企業職工生育保險暫行辦法》(市政府令第108號)、市勞動保障局《寧波市城鎮企業職工生育保險暫行辦法實施意見》(甬勞社工傷(2006)78號)和各統籌地有關規定執行。
五、社會保險關系轉移、保留與終止
(一)工傷、生育保險關系
外來務工人員變動用人單位時,工傷保險關系不轉移。生育保險關系按以下辦法處理:
1. 在本市同一統籌區域內變動用人單位且未間斷繳費的,變動前后用人單位為其繳費的年限可連續計算。
2. 在我省(包括我市行政區域)范圍內跨統籌區域變動用人單位且未間斷繳費的,轉入地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憑其原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出具的參保繳費證明,連續計算變動前后用人單位為其繳費的年限。外來務工人員跨統籌區域變動用人單位的,經本人申請,原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為其出具參保繳費證明。
(二)大病醫療保險關系
外來務工人員在同一統籌區域內變動用人單位的,大病醫療保險關系可以續接;跨統籌區域變動用人單位,其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或按規定領取個人賬戶儲存額后,大病醫療保險關系予以終止,其曾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含住院醫療保險)的,按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含住院醫療保險)有關規定辦理醫療保險的轉移或個人賬戶支付手續。
(三)養老保險關系
1. 個人賬戶管理
(1)按《暫行辦法》參保繳費的外來務工人員,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單獨為其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從用人單位繳費中按繳費基數的8%劃入個人賬戶。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通過網上查詢系統和聲訊查詢專用電話、觸摸屏查詢等途徑,為參保人員提供個人賬戶查詢服務。
(2)歷年個人賬戶儲存額按銀行一年期居民儲蓄利率計息,當年繳納的按活期利率計息。利率按每年5月1日時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一年期和活期存款基準利率確定,其中2008年1月1日至4月30日的個人賬戶儲存額按2008年1月1日時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一年期和活期存款基準利率確定。
2. 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或保留
(1)外來務工人員在本市同一統籌區域內變動用人單位的,由新用人單位持參保人員身份證、《寧波市社會保險中(終)止繳費通知表》辦理養老保險關系續接手續,繳費年限和個人賬戶儲存額累計計算。
(2)外來務工人員在本市不同統籌區域之間變動用人單位的,由本人憑身份證、《寧波市社會保險中(終)止繳費通知表》向原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出申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手續時,繳費年限和個人賬戶儲存額一并轉移。
(3)外來務工人員在解除(終止)勞動關系離開本市行政區域時,要求將養老保險關系轉出本市行政區域的,由本人憑身份證、《寧波市社會保險中(終)止繳費通知表》、轉入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同意轉入的聯系函向原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出申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轉移手續時,繳費年限和個人賬戶儲存額一并轉移。
(4)養老保險關系暫不具備轉移條件、本人愿意保留個人賬戶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保留其個人賬戶。
3. 養老保險關系終止
符合本細則第四條第(三)款第2點規定條件,外來務工人員或其繼承人按規定領取個人賬戶儲存額或余額后,其養老保險關系同時終止。
(四)失業保險關系
外來務工人員在同一統籌區域變動用人單位的,其失業保險繳費時間的計算辦法按照《浙江省失業保險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三十四條規定執行;跨統籌區域變動用人單位的,其失業保險關系予以終止,符合領取一次性生活補助費條件的,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費。
六、社會保險費應繳未繳的處理
(一)《暫行辦法》實施后,用人單位未按《暫行辦法》規定為外來務工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應予以補繳。補繳標準按補繳時統籌地外來務工人員社會保險費月繳費額乘以補繳月數確定。
(二)用人單位補繳社會保險費后,其外來務工人員的社會保險關系和待遇按以下辦法處理:
1.工傷保險。應繳未繳期間發生的工傷,由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2.大病醫療保險。按甬政發(2006)24號及統籌地有關規定執行;
3.養老保險。補繳的年限與按月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賬戶合并計算;
4. 失業保險。補繳時用人單位與外來務工人員尚未終止(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繳未繳的補繳年限與按月繳費年限累計計算;補繳時用人單位與外來務工人員已終止(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繳未繳的補繳年限與外來務工人員其他的按月繳費年限不累計計算,同時用人單位應按《暫行辦法》規定的一次性生活補助費標準的2倍給予賠償。
5. 生育保險。補繳年限不計入生育保險繳費年限。外來務工人員在應繳未繳期間生育或實施計劃生育手術的,由用人單位按市政府令第108號和統籌地規定的生育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七、《暫行辦法》規定的社會保險與其他社會保險關系的銜接
(一)醫療保險關系銜接
市級統籌區域內外來務工人員由基本醫療保險轉為參加大病醫療保險的,其基本醫療保險當年個人賬戶資金暫停使用,歷年個人賬戶資金部分可用于支付住院、特殊病種治療發生的應由個人自負、承擔的醫療費。原基本醫療保險(含住院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予以保留。
各縣(市)按統籌地的有關規定執行。
(二)養老保險關系銜接
1. 參加過職工基本(低標準)養老保險的外來務工人員,其養老保險關系在本市不同統籌區域轉移或轉出本市行政區域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同時轉移外來務工人員養老保險關系和職工基本(低標準)養老保險關系。
2. 參加過職工基本(低標準)養老保險的外來務工人員,其職工基本(低標準)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可計算為按《暫行辦法》計發養老待遇時的繳費年限,其個人賬戶合并計算。
3. 外來務工人員原已參加職工低標準養老保險的,其職工低標準養老保險繳費月數與按《暫行辦法》參保繳費的月數累計滿12個月的,可按《寧波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寧波市職工低標準養老保險暫行辦法的通知》(甬政發(2006)25號)規定發給一次性養老補貼,養老補貼額的計算月份按其參加低標準養老保險實際繳費月數確定。
4. 外來務工人員到達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時,符合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退休條件的,按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規定計發和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按《暫行辦法》參保繳費的年限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合并計算,原從用人單位繳費中劃入的個人賬戶金額改記為個人繳費,與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合并計算。
5. 按《暫行辦法》參保繳費的外來務工人員在到達國家規定退休年齡前取得寧波市城鎮非農戶籍的,由本人申請并填寫《寧波市外來務工人員養老保險轉為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申請表》,經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準后,可將其按《暫行辦法》參保繳費的年限補繳為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補繳后,原從用人單位繳費中劃入的個人賬戶金額改記為個人繳費,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合并計算。
補繳的計算公式為:補繳標準=補繳時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規定的企業和職工的月最低繳費額×補繳月數-用人單位按《暫行辦法》為該外來務工人員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累計額。
(三)失業保險關系銜接
1.用人單位按《浙江省失業保險條例》規定為城鎮戶籍的外來務工人員參加失業保險并單位按2%、個人按1%比例繳費,變更為按《暫行辦法》規定參加失業保險并符合享受條件的,其領取的一次性生活補助費應分段計算并相加后給予一次性發放。具體的計算辦法為:變更前,按相同繳費時間的城鎮失業人員可以享受失業保險金(不包括醫療等補助金)的總額確定;變更后,按相同繳費時間的城鎮失業人員可以享受失業保險金(不包括醫療等補助金)總額的50%確定。
2.用人單位和個人按《浙江省失業保險條例》規定并合計按3%比例繳納失業保險費不滿1年及1年以上余數不滿4個月(或用人單位按《浙江省失業保險條例》規定并按2%比例繳納失業保險費)的時間,可視同《暫行辦法》規定的繳納失業保險費的時間。
3.按《暫行辦法》規定參保的城鎮戶籍的外來務工人員,變更為按《浙江省失業保險條例》規定并按3%比例繳納失業保險費且符合享受失業保險金條件的,其享受失業保險金的年限按照省勞動保障廳《關于〈浙江省失業保險條例〉實施中若干具體操作問題的通知》(浙勞社就(2003)243號)有關規定執行。
4.上述參保類型變更前后合并的享受期限最長為24個月(享受月數相加后超過24個月的,按優先保留享受額度高的月數計算)。
(四)生育保險關系銜接
外來務工人員由按《寧波市城鎮企業職工生育保險暫行辦法》參保變更為按《暫行辦法》參保,或者由按《暫行辦法》參保變更為按《寧波市城鎮企業職工生育保險暫行辦法》參保,期間未中斷繳費的,變更前后繳費年限可連續計算,生育津貼按其生育時本人的月繳費基數計發。
八、管理與監督
(一)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根據當地政府總體部署,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認真做好外來務工人員社會保險組織實施工作,要把推進實施外來務工人員社會保險與貫徹《勞動合同法》有機結合起來,力求取得實效。同時,要加強與地稅等有關部門的聯動,合力推進本地區外來務工人員社會保險的參保擴面工作。
(二)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加強業務建設,完善管理制度,增強服務意識,改進服務方式,提高服務管理的規范化、信息化和專業化水平,切實為用人單位和外來務工人員參加社會保險提供簡便、優質的服務。
(三)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應加大工作力度,強化日常和專項監察,對未按《暫行辦法》為外來務工人員參加社會保險的用人單位,要嚴格按國家、省、市有關規定處理。
(四)《暫行辦法》實施后,外來務工人員因參保問題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的,各級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統一按《暫行辦法》進行處理。
九、其它
(一)《暫行辦法》實施后,市政府甬政發(2006)24號和甬政發(2006)25號文件規定的參保對象不再適用于外來務工人員。市政府其他文件中有關外來務工人員參加社會保險的規定與《暫行辦法》不一致的按《暫行辦法》執行。
(二)《暫行辦法》規定的生育保險適用范圍和對象不包括個體經濟組織及其從業人員。
(三)社會保險申報登記、待遇核準與申領、醫療服務、醫療費用結算、就醫管理等其他未盡事宜均參照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社會保險的有關規定執行。
(四)本實施細則所稱的“社會保險年度”,是指5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
(五)本實施細則自2008年1月1日起在市級統籌區域內統一實施。各縣(市)應根據《暫行辦法》和本實施細則明確有關問題,并盡快組織實施。
(六)本實施細則由市勞動保障局負責解釋。
二○○七年十一月十七日
浙江省寧波市人民政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2011-04-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聯合實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建立國際聚變能組織的協定》、《聯合實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國際聚變能組織特權和豁免協定》的決定
2007-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為公約》及《制止危及大陸架固定平臺安全非法行為議定書》的決定
1991-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保加利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7-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巴塞爾公約>締約方會議第三次會議通過的決定第Ⅲ/1號決定對<巴塞爾公約>的修正》的決定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陸地邊界條約》的決定
200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2000修正)
200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01修訂)
2001-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2001)
2001-06-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
2003-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1984-05-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
1981-06-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決定
1990-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已修訂)
1994-05-12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97-05-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 [修正]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2002-10-28法規匯編編輯出版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2018-07-31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8-01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