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1月19日福建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根據2002年3月28日福建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福建省公證工作若干規定〉的決定》修正)
第一條 為引導、規范、監督、保證當事人依法從事民事、經濟活動,維護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預防糾紛,減少訴訟,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公證處依照事實和法律證明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并辦理與公證有關的法律事務。
第三條 公證處依法出具的公證書具有法律效力;公證書應當作為人民法院、仲裁機構、行政管理機關作出判決、裁決、決定的依據;當鑒證(監證)、見證等其他證明與公證書不一致時,以公證書為準。
第四條 公證員不得辦理本人、配偶或本人、配偶的近親屬申請辦理的公證事務,也不得辦理與本人或配偶有利害關系的公證事務。
第五條 公證員及接觸公證事務的人員,應當保守國家秘密和當事人的秘密。
第六條 公證處依法證明下列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
(一)合同、協議、章程;
(二)財產贈與、分割、抵押、有償轉讓、委托代管;
(三)繼承權、遺囑;
(四)親屬關系、收養關系;
(五)出生、生存、死亡、婚姻狀況;
(六)身份、學歷、經歷;
(七)債權債務狀況;
(八)不可抗力事件;
(九)法人的資格、資信情況和財產狀況;
(十)文件的副本、節本、譯本、影印本與原件;
(十一)文書、證件的制作日期以及簽名、印鑒;
(十二)其他有法律意義的行為、事實、文書。
第七條 下列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當事人應當向公證處申請辦理公證:
(二)國有資產的轉讓協議,境外國有資產以個人名義進行產權注冊的委托協議;
(三)依法向社會發行的各類獎券、彩票的開獎活動及應當報廢的獎券、彩票;
(四)法律、法規規定應當辦理公證的其他事項。
違反前款規定未進行公證,給國家、集體或個人造成損失的,有關責任人員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八條 公證處可以辦理下列與公證有關的法律事務:
(一)清點財產、封存樣品;
(二)保管遺囑和其他文書;
(三)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法調解經公證的合同(協議)在履行過程中發生的糾紛。
第九條 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公證處對可能滅失或難以取得的證據材料,可以辦理證據保全公證。
第十條 依法設立的債權債務關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債務人可以將標的物交由公證處提存:
(一)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或延遲接受履行;
(二)由于債權人不清或其他原因致使債務人無法履行義務;
(三)債權人與債務人約定用提存方式先行給付標的物。辦理提存后,即視為債務人履行了義務。
第十一條 公證處辦理提存后,應當通知債權人在確定的期限內領取提存的物品、貨幣或者有價證券;對不易保存或者債權人逾期不領取的提存物品,公證處可以變賣保存價金。
因提存支出的費用,由債權人承擔。
第十二條 符合下列條件的債權文書,債務人不履行義務時,公證處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出具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書,由債權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一)債權文書真實合法;
(二)債權文書以給付貨幣、物品或有價證券為內容;
(三)債權文書中載明債務人不履行義務時自愿接受強制執行的意思表示。
第十三條 人民法院接到申請人提交的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書后,應當依法及時執行;但發現公證書確有錯誤的,應當裁定不予執行,并將裁定書送達當事人和公證處。
第十四條 公證處對符合下列條件的公證申請,應予受理:
(一)申請人與申請公證的事項有利害關系;
(二)申請公證事項的當事人、利害關系人之間對申請公證的事項無爭議;
(三)申請公證的事項屬于公證處的業務范圍;
(四)申請公證的事項屬于受理公證處管轄。
第十五條 公證處受理公證申請后,應查明當事人的身份和民事行為能力,審查當事人申請公證的事項以及所提供的證件、材料是否真實、合法,認為證件、材料不完備或有疑義的,可以要求當事人補充或解釋。
第十六條 公證員在辦理公證過程中,有權就公證事項進行調查,依法查詢有關檔案、資料、資產等情況,有權檢驗物證、勘驗現場,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配合協助。
第十七條 公證處辦理公證事項應當在受理之日起十日內出證;重大復雜的或者需要委托其他公證處調查的公證事項,可適當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四十五日。
第十八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如實向公證處提供證據材料。當事人向公證處提供虛假證明材料欺騙公證處的,公證處有權給予批評教育、責令具結悔過,并可以中止辦證;造成危害后果的,提供虛假證明材料的當事人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公證處對出具偽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向有關部門出具追究法律責任的建議,有關單位應當及時查處。
第十九條 對于偽造、變造公證書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對于明知是偽造、變造的公證書而加以使用的,由司法行政機關視情節輕重處以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條 公證員履行職務應持有《公證員工作執照》。公證員應向省級司法行政機關辦理《公證員工作執照》的年度注冊手續。
第二十一條 公證處出具錯證,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合法權益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的,應當負賠償責任。
公證處賠償后,可向有過錯的公證員追索部分或全部賠償費用。
第二十二條 公證員在辦理公證過程中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的,視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三條 對公證處作出的不予受理、拒絕公證、撤銷或者不予撤銷公證書的決定不服的,當事人可以向主管的司法行政機關申訴。
對司法行政機關作出的處罰決定、撤銷公證書決定以及申訴的處理決定不服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十四條 本規定由福建省人民政府負責解釋。
第二十五條 本規定自1995年1月1日起實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
2007-08-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協定》的決定
1996-12-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84-03-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確認1955年至1965年期間授予的軍官軍銜的決定
1988-07-07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2005-04-27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修訂)
2015-06-1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2019-10-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
2019-08-12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國務院關于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3年修正)
2013-12-07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
2014-03-14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3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青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11-18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
2011-07-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08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2012修訂)
2012-11-09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2-08-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05-20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2012-04-2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知識產權局等部門關于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知識產權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04-28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
2012-01-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上海市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11-01-21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
201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