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市野外用火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規范野外用火行為,預防森林火災,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生態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森林防火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森林防火區、農業生產生活區、城鎮居住區的野外用火管理活動。
本條例所稱森林防火區是指林地及距離林地邊緣一百米范圍內的區域。城鎮居住區是指城市和鄉鎮的建成區居民生活區域。農業生產生活區是指城鎮居住區和森林防火區之外的從事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的區域。
第三條 野外用火管理實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分區管控、綜合治理的原則。
第四條 野外用火管理工作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各級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是野外用火管理工作第一責任人,承擔主要領導責任;分管負責人是主要責任人,承擔直接領導責任。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森林防火責任追究制度,依法簽訂森林防火責任書,并將野外用火管理工作納入目標管理考核范圍。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跨區域、跨部門的森林防火聯防機制,確定聯防區域,制定聯防制度和措施,實行信息共享,加強監督檢查,共同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并將野外用火管理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
第五條 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森林防火區的野外用火監督管理。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農業生產生活區野外用火監督管理。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城鎮居住區的野外用火監督管理。生態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因野外用火引起大氣污染的環境監測、監督管理與綜合防治工作。
發展和改革、公安、應急管理、交通運輸、民政、氣象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野外用火管理工作。
第六條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加強野外用火的日常監督管理,按照森林防火責任規定,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指導、支持和幫助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開展群眾性的消防工作。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依法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組織制定防火安全公約,進行防火安全檢查。
第七條 森林、林木、林地的經營單位和個人,以及森林防火區內的工礦企業等相關單位,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配備護林人員,負責其經營范圍內的森林防火工作,承擔森林防火責任。
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開展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野外用火安全和森林防火專業知識。
新聞、文化、教育、交通、旅游、民政等部門應當做好規范野外用火和森林防火宣傳教育工作。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新聞媒體應當播放或者刊登野外用火管理和森林防火公益廣告。
中小學校應當開展野外用火安全和森林防火專題宣傳教育。家庭應當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消防安全教育。
第九條 森林防火區內禁止下列野外用火行為:
(一)上墳燒紙、燒香點燭;
(二)燃放煙花爆竹、孔明燈等;
(三)攜帶易燃易爆物品;
(四)吸煙、野炊、燒烤、烤火取暖;
(五)燒野蜂、熏蛇鼠、燒山狩獵;
(六)煉山、燒雜、燒灰積肥、燒荒燒炭或者燒秸稈、田基草、果園草等;
(七)其他容易引起森林火災的用火行為。
第十條 農業生產生活區內禁止下列野外用火行為:
(一)焚燒秸稈、田基草、果園草等;
(二)焚燒垃圾;
(三)燒野蜂、熏蛇鼠等;
(四)其他容易引起火災和大氣污染的用火行為。
確因農業生產需要焚燒秸稈、田基草、果園草等,用火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提前三天向所在地的村民委員會報告。用火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指定專人監管用火現場,事先開設防火隔離帶,在氣象條件為森林火險等級三級及以下用火;用火結束后,應當檢查清理火場,確保明火和火星徹底熄滅,嚴防失火。
第十一條 城鎮居住區內禁止下列野外用火行為:
(一)焚燒樹木、殘枝落葉、雜草等;
(二)焚燒瀝青、油氈、橡膠、輪胎、塑料、皮革、垃圾等以及其他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惡臭氣體的物質的;
(三)焚燒民俗祭祀物品;
(四)其他容易引起火災和大氣污染的用火行為。
第十二條 本市全年為森林防火期,實行全年森林防火;每年九月一日至次年五月三十一日為森林特別防護期;春節、元宵、清明、中秋、國慶、重陽、冬至、除夕等傳統民俗節日及春耕備耕、秋收冬種和預報有高溫、干旱、大風天氣等森林火災高發時段為森林高火險期。
第十三條 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決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在森林特別防護期可以設立臨時性森林防火檢查站,對進入森林防火區的人員和車輛進行火源檢查,對攜帶的火種、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可能引起森林火災的物品,實行集中保管,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阻礙。
春耕備耕、秋收冬種及預報有高溫、干旱、大風天氣等森林高火險期,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森林防火需要,組織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在農業生產生活區劃定高火險區域,設置森林防火警示標志,開設防火隔離帶,并組織人員對野外用火行為進行巡查。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森林防火需要在城鎮居住區的城市公園、公共綠地、毗鄰森林地帶劃定高火險區域,設置森林防火警示標志,開設防火隔離帶,建設森林防火道路、消防水池等設施。組織相關單位制定森林火災應急處置方案。
第十四條 在森林高火險區、森林高火險期內,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發布命令,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第十五條 具備條件的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可以設置公共祭祀點,組織、引導公民進行集中祭祀。
支持和鼓勵公民移風易俗,采用綠色、環保、文明方式祭祀。
第十六條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引導農業經營企業及經營者利用秸稈腐化、氨化等技術綜合利用秸稈,并將秸稈利用的技術、設備、項目納入資金扶持范圍。
鼓勵農業生產者和經營者采用先進技術收集田基、荒地的草木,進行移除處理和回收利用。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合理設置秸稈收儲點。
第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對野外用火管理不落實主體責任,執法不嚴的,由上級行政主管機關責令改正;造成嚴重后果的,對主管領導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九條規定,在森林防火區內野外用火未引起森林火災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給予警告,對個人并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對單位并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引起森林火災的,對個人并處兩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對單位并處三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條規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并可以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三項規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并可以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對單位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一條 本條例所稱秸稈,是指水稻、玉米、油菜、花生、甘蔗以及其他具有地上莖稈的植物莖葉。
第二十二條 本條例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
2014-1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失效]
1981-06-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88修正)
198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香港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臨時立法會在1997年6月30日前工作決定
1997-02-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二條第四款和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的解釋
1999-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2004修訂)
2004-04-06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
1998-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85-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的決定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2006年修訂)
2006-08-27印刷業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國務院關于印發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的通知
2019-04-19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全國經濟普查條例(2018修訂)
2018-08-11反興奮劑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02-19浙江省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和保護條例
2014-07-31學校體育工作條例
1990-03-12國務院關于印發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11-12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保定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