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宣傳部,文明辦,教育廳(教委),科技廳(科委、科技局),司法、農業、文化、衛生廳(局),人口計生委,廣播影視局,新聞出版局,共青團委員會,婦聯,科學技術協會: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動員各方面力量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科技部、司法部、農業部、文化部、衛生部、國家人口計生委、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科協決定,2008年深入推進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把“三下鄉”活動作為貫徹十七大精神的具體舉措抓緊抓實
黨的十七大強調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這一重要論述,既使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的重要性進一步凸現,也為做好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新形勢下,大力開展“三下鄉”活動,對于推動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格局,提高廣大農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提高農村公共服務能力、促進農村社會進步,豐富和活躍農民文化生活、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地各部門一定要從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高度,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堅持以政府為主導、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以集中活動為示范、制度化經常化工作為基礎,辦實事、辦好事、重實際、求實效,推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常下鄉、常在鄉,更好地服務農民群眾、服務農村發展、服務社會和諧。
二、采取有效措施將“三下鄉”活動引向深入
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要從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實際出發,充實下鄉內容,拓寬下鄉途徑,健全下鄉機制,在傳播先進文化、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上下功夫,在傳播科學技術、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上下功夫,在傳播醫藥衛生知識、提高農民健康水平上下功夫,在密切城鄉關系、倡導社會新風上下功夫。
文化下鄉要更好地滿足農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融入“三下鄉”各個環節和各項活動中去,通過專家巡講、文藝演出、發放宣傳手冊和掛圖等形式,幫助農民群眾了解中央的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引導他們自覺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繼續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國家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家書屋等工程,為文化常下鄉提供有效終端和平臺。通過送戲劇電影、送圖書報刊、開展文藝演出等形式,把優秀精神文化產品送下鄉,豐富活躍農民文化生活。大力推進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把公益放映與市場運作、流動放映與固定放映結合起來,積極推進農村電影數字化放映,努力實現每村一個月能放一場電影。堅持開展經常性慰問演出,鼓勵縣級劇團深入農村演出。辦好西部演藝及創作人員培訓班,為當地培養文藝骨干人才。積極開展送法律法規和
法律服務下鄉活動,通過舉辦法制講座、提供
法律援助等形式,宣傳憲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規,宣傳與農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規。繼續深入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美德在農家、關愛女孩等活動,宣傳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念,倡導家庭美德,資助失學女童。推進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和少生快富工程,救助計劃生育貧困戶。
科技下鄉要更好地滿足農民群眾增強科技致富本領的需求。要創新科技下鄉的形式,依托廣播電視、星火學校、農村青年中心、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等,舉辦科普大集、科技講座等活動,開展多層次實用技術培訓,扶持更多的農村科技示范戶和鄉土科技骨干人才,著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繼續推進農業科技入戶工程,整合農業管理、科研教學和推廣機構的技術力量,建立專門的工作隊伍,努力做到科技人員直接到戶、技術要領直接到人、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推廣科技特派員制度,動員科技人員帶技術、帶項目、帶資金下鄉,引導農民學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辦好廣播電視涉農專業頻率、頻道和有關欄目,建好農村科普畫廊。繼續組織農村科技致富能手到革命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推廣農業新技術新成果。推進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動員受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個人在開展農民科技培訓和科普宣傳方面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衛生下鄉要更好地滿足農民群眾提高衛生健康水平的需求。要拓寬工作渠道,豐富支援內涵,通過巡回醫療、健康宣講、人員培訓、贈送藥品和醫療器械等方式,把衛生知識和醫療服務送下鄉,幫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高防病治病能力,幫助農民群眾強化衛生意識,提高健康素質。繼續開展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部屬部管醫院對口支援西部地區農村衛生工作和軍隊醫院支援西部地區醫院工作等衛生支農活動,完善工作協調機制,改進醫務人員選派方式。以中西部地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為主要支援對象,把短期派遣醫務人員和長期駐點工作結合起來,探索建立城市衛生支援農村衛生工作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國家農村巡回醫療車、光明行動計劃復明手術車、健康快車的作用,積極開展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推動衛生健康知識和醫療服務常下鄉。繼續實施“大地之愛·母親水窖”、母親健康快車項目和
安康計劃,為西部貧困地區農村家庭解決飲水、衛生等問題。
三、精心組織今冬明春“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
開展集中示范活動,是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的重要形式。今冬明春,中央有關部門將開展以下集中示范活動:(1)12月下旬,組織文化、科技、衛生工作者到
河北省
保定市開展“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為當地農民群眾舉辦文藝演出,提供
法律咨詢和科技服務,進行義診和衛生健康檢查,贈送“萬村書庫”圖書室。(2)元旦春節期間,組織中央文藝院團優秀藝術家和知名演員,到
重慶、
云南、
陜西、
青海等中西部地區和革命老區進行慰問演出。(3)繼續組織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和關愛女孩行動。深入開展以倡導男女平等、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教育,到
廣西、陜西、
甘肅、
新疆等地慰問和幫扶計劃生育貧困戶,為農民群眾辦實事。到河北、
湖南開展送溫暖活動,慰問農村留守兒童和貧困母親,為當地送去春蕾小學和致富項目。(4)春節前夕,到
安徽淮河重災區開展送農業科技下鄉活動,為當地建設一批科技書屋,贈送一批實用農業科技圖書、資料、農機具等,組織科技小分隊進村入戶開展指導。(5)2008年5月,組織開展科技列車下鄉和青少年科技創新操作室贈送活動,向農民普及科技知識,提供有針對性的科技咨詢和服務,幫助農村青少年開展科技活動。(6)開展科技專家進鄉村活動。組織一批科技專家到
貴州、陜西等地舉辦科技培訓,為群眾傳授種植養殖技術,培養科技致富帶頭人。(7)開展院士專家科技下鄉活動。組織院士專家到
黑龍江、新疆農村,進行科技宣講、技術幫扶。(8)組織醫療隊下鄉服務。利用國家巡回醫療車等方式,為農村貧困地區送醫送藥送知識,推廣新的醫療技術,培訓當地醫務人員。(9)開展送法下鄉活動。與全國法制宣傳日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活動相結合,組織法律工作者進村入戶,進行法制宣傳教育,為農民提供優質法律服務。(10)以新農村、新青年、新風采為主題,舉辦第十屆全國鄉村青年文化節,推進農村青年中心建設。(11)元旦、春節期間,組織農村放映隊為農民群眾放映國產優秀影片。各地要在配合開展上述活動的同時,結合實際,認真策劃,精心組織開展一些效果好、群眾歡迎、示范作用強的集中活動。
四、切實加強“三下鄉”活動的組織領導
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農村社會和諧的內在要求,是廣大農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熱切呼喚。各地各部門要以對群眾利益高度負責的態度,加強領導、加大力度,精心組織、精心實施,把“三下鄉”工作做得更加扎實、更加有效。
1、精心安排部署。要把“三下鄉”作為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的具體舉措擺上重要日程,認真研究,周密部署,狠抓落實。結合實際制訂具體工作計劃,抓緊對元旦春節期間的工作做出安排,確保全年“三下鄉”活動有一個良好開端。各有關部門要在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齊抓共管、密切配合、集中力量、加大投入,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
2、積極探索創新。要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加強調查研究,總結推廣“三下鄉”活動的好經驗和好作法。準確把握當前農村發展新情況、農業結構調整新變化和農民物質文化新需求,研究掌握新形勢下“三下鄉”活動的特點,創新內容、創新手段、創新機制,讓“三下鄉”能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開展起來。
3、認真組織宣傳。要運用報刊、電臺、電視臺、互聯網等大眾傳媒,采取多種形式,宣傳“三下鄉”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報道農民群眾對“三下鄉”的反響和呼聲,反映各地各部門開展活動的進展和成效,推廣基層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典型和經驗。宣傳部門要加強與各部門溝通,協調新聞單位統籌安排好“三下鄉”宣傳報道,加大元旦春節期間相關報道力度,在全社會營造愛農、助農、惠農的濃厚氛圍。
中央宣傳部 中央文明辦
教育部 科技部
司法部 農業部
文化部 衛生部
國家人口計生委 國家廣電總局
新聞出版總署 共青團中央
全國婦聯 中國科協
2007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