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煤礦安監局關于印發煤礦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的通知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3-20 · 8489人看過
安監總政法〔2008〕21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各省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 為了規范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報告和調查處理,現將《煤礦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印發給你們,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 二○○八年十二月十一日 煤礦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煤礦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落實事故責任追究,防止和減少煤礦生產安全事故,依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煤礦安全監察條例》和國務院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煤礦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是指各類煤礦(包括與煤炭生產直接相關的煤礦地面生產系統、附屬場所)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 第三條特別重大事故由國務院或者根據國務院授權,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組織調查處理。 特別重大事故以下等級的事故按照事故等級劃分,分別由相應的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負責組織調查處理。 未設立煤礦安全監察分局的省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由省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履行煤礦安全監察分局的職責。 第二章事故分級 第四條根據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煤礦事故分為以下等級: (一)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三)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本條所稱的“以上”包括本數,所稱的“以下”不包括本數。 第五條事故中的死亡人員依據公安機關或者具有資質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材料進行確定,重傷人員依據具有資質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材料進行確定。 第六條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包括: (一)人身傷亡后所支出的費用,含醫療費用(含護理費用),喪葬及撫恤費用,補助及救濟費用,歇工工資; (二)善后處理費用,含處理事故的事務性費用,現場搶救費用,清理現場費用,事故賠償費用; (三)財產損失價值,含固定資產損失價值,流動資產損失價值。 第七條事故發生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及時統計直接經濟損失。發生特別重大事故以下等級的事故,事故發生單位為省屬以下煤礦企業的,其直接經濟損失經企業上級政府主管部門(單位)審核后書面報組織事故調查的煤礦安全監察機構;事故發生單位為省屬以上(含省屬)煤礦企業的,其直接經濟損失經企業集團公司或者企業上級政府主管部門審核后書面報組織事故調查的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特別重大事故的直接經濟損失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第八條自事故發生之日起30日內,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發生變化的,應當按照變化后的傷亡人數重新確定事故等級。 第九條事故搶險救援時間超過30日的,應當在搶險救援結束后重新核定事故傷亡人數或者直接經濟損失。重新核定的事故傷亡人數或者直接經濟損失與原報告不一致的,按照重新核定的事故傷亡人數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確定事故等級。 第三章事故報告 第十條煤礦發生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煤礦負責人;煤礦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于1小時內報告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煤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和駐地煤礦安全監察機構。 情況緊急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煤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和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報告。 第十一條煤礦安全監察分局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在2小時內上報省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 省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接到較大事故以上等級事故報告后,應當在2小時內上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接到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報告后,應當在2小時內上報國務院。 第十二條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責煤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接到煤礦事故報告后,應當在2小時內報告本級人民政府、上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煤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和駐地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同時通知公安機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會和人民檢察院。 第十三條報告事故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事故發生單位概況(單位全稱、所有制形式和隸屬關系、生產能力、證照情況等); (二)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 (三)事故類別(頂板、瓦斯、機電、運輸、放炮、水害、火災、其他); (四)事故的簡要經過,入井人數、生還人數和生產狀態等; (五)事故已經造成傷亡人數、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 (六)已經采取的措施; (七)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 以上報告內容,初次報告由于情況不明沒有報告的,應在查清后及時續報。 第十四條事故報告后出現新情況的,應當及時補報或者續報。 事故傷亡人數發生變化的,有關單位應當在發生的當日內及時補報或者續報。 第十五條事故報告應當及時、準確、完整,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遲報、漏報、謊報或者瞞報事故。 第四章事故現場處置和保護 第十六條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接到事故報告后,按照規定,有關負責人應當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協助事故發生地有關人民政府做好應急救援工作。 第十七條事故發生后,有關單位和人員應當妥善保護事故現場以及相關證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事故現場、毀滅證據。 第十八條因事故搶險救援必須改變事故現場狀況的,應當繪制現場簡圖并做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搶險救災結束后,現場搶險救援指揮部應當及時向事故調查組提交搶險救援報告及有關圖紙、記錄等資料。 第五章事故調查 第十九條特別重大事故由國務院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或者根據國務院授權,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組織國務院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重大事故由省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較大事故由煤礦安全監察分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一般事故中造成人員死亡的,由煤礦安全監察分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沒有造成人員死亡的,煤礦安全監察分局可以委托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煤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或者事故發生單位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第二十條上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認為必要時,可以調查由下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負責調查的煤礦事故。 第二十一條因傷亡人數變化導致事故等級發生變化的事故,依照本規定應當由上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調查的,上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可以另行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第二十二條事故調查組的組成應當遵循精簡、效能的原則。 特別重大事故由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監察部等有關部門、全國總工會和事故發生地省級人民政府派員組成國務院事故調查組,并邀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派員參加。 特別重大事故以下等級的事故,根據事故的具體情況,由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煤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行業主管部門、監察機關、公安機關以及工會派人組成事故調查組,并應當邀請人民檢察院派人參加。 事故調查組可以聘請有關專家參與調查。 第二十三條事故調查組成員應當具有事故調查所需要的知識和專長,并與事故發生單位和所調查的事故沒有直接利害關系。 第二十四條事故調查組應當堅持實事求是、依法依規、注重實效的三項基本要求和“四不放過”的原則,做到誠信公正、恪盡職守、廉潔自律,遵守事故調查組的紀律,保守事故調查的秘密,不得包庇、袒護負有事故責任的人員或者借機打擊報復。 第二十五條重大、較大和一般事故的事故調查組組長由負責煤礦事故調查的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負責人擔任。委托調查的一般事故,事故調查組組長由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商事故發生地人民政府確定。 事故調查組組長履行下列職責: (一)主持事故調查組開展工作; (二)明確事故調查組各小組的職責,確定事故調查組成員的分工; (三)協調決定事故調查工作中的重要問題; (四)批準發布事故有關信息; (五)審核事故涉嫌犯罪事實證據材料,批準將有關材料或者復印件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二十六條事故調查組堅持統一領導、協作辦案、公平公正、精簡高效的原則。 事故調查組履行下列主要職責: (一)查明事故單位的基本情況; (二)查明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類別、人員傷亡情況及直接經濟損失;隱瞞事故的,應當查明隱瞞過程和事故真相; (三)認定事故的性質和事故責任; (四)提出對事故責任人員和責任單位的處理建議; (五)總結事故教訓,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六)在規定時限內提交事故調查報告。 第二十七條事故調查中需要對重大技術問題、重要物證進行技術鑒定的,事故調查組可以委托具有國家規定資質的單位或直接組織專家進行技術鑒定。進行技術鑒定的單位、專家應當出具書面技術鑒定結論,并對鑒定結論負責。技術鑒定所需時間不計入事故調查期限。 第二十八條事故調查組應當自事故發生之日起60日內提交事故調查報告。 特殊情況下,經上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批準,提交事故調查報告的期限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的期限最長不超過60日。 第二十九條事故搶險救災超過60日,無法進行事故現場勘察的,事故調查時限從具備現場勘察條件之日起計算。 瞞報事故的調查時限從查實之日起計算。 第三十條事故調查報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事故發生單位基本情況; (二)事故發生經過、事故救援情況和事故類別; (三)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 (四)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和事故性質; (五)事故責任的認定以及對事故責任人員和責任單位的處理建議;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調查組成員應當在事故調查報告上簽名。 第三十一條事故調查報告報送至負責事故調查的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或者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后,事故調查工作即告結束。 第三十二條事故調查的有關資料應當由組織事故調查的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歸檔保存。歸檔保存的材料包括技術鑒定報告、重大技術問題鑒定結論和檢測檢驗報告、尸檢報告、物證和證人證言、直接經濟損失文件、相關圖紙、視聽資料、批復文件等。 第六章事故處理 第三十三條特別重大事故調查報告報經國務院同意后,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批復結案。 重大事故調查報告經征求省級人民政府意見后,報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批復結案。 較大事故調查報告經征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意見后,報省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批復結案。 一般事故由煤礦安全監察分局批復結案。第三十四條重大事故、較大事故、一般事故,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應當自收到事故調查報告之日起15日內作出批復。特別重大事故的批復時限依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五條事故批復應當主送落實責任追究的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或者單位。 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或者單位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對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按照事故批復的規定落實責任追究,并及時將落實情況書面反饋批復單位。 第三十六條煤礦安全監察機構依法對煤礦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實施行政處罰。 第三十七條事故發生單位應當落實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應當接受工會和職工的監督。 負責煤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應當對事故責任單位落實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應當對事故責任單位落實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況進行監察。 第三十八條特別重大事故的調查處理情況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組織事故調查的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和其他部門向社會公布,特別重大事故以下等級的事故的調查處理情況由組織事故調查的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向社會公布,依法應當保密的除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李偉

李偉

執業證號:

16201200210956278

甘肅合睿律師事務所

簡介:

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擅長房地產、建筑、商業等領域的法律糾紛及法務事務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李偉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2015修正)

2015-04-24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2-03-1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2010-02-26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

2007-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1986修正)

1986-12-0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88修正)

1988-12-29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六)

1995-02-0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關于從國外調取民事或商事證據的公約》的決定

1997-07-03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1970-01-01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正確理解和執行《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的答復

1992-01-31

臺灣省出席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協商選舉方案

1997-05-09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1992)

1992-09-0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工作規則

1998-05-06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1997-12-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產建設兵團設置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決定

1998-12-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0-04-29

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

2001-04-2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6-30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議案辦法

2003-03-04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

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

土地調查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

物業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

山東省救災物資儲備庫管理辦法

2014-12-24

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2012修訂)

2012-01-05

城鄉規劃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辦法

2012-12-03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门市| 常德市| 郑州市| 奎屯市| 图们市| 高台县| 安图县| 远安县| 嘉祥县| 拜城县| 清丰县| 门源| 惠安县| 柯坪县| 平和县| 平顶山市| 石家庄市| 德安县| 精河县| 本溪市| 原平市| 藁城市| 云梦县| 娱乐| 衡阳市| 涞源县| 濮阳市| 布尔津县| 油尖旺区| 唐河县| 横山县| 天门市| 富蕴县| 金塔县| 蒙阴县| 忻城县| 景洪市| 根河市| 驻马店市| 丰原市| 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