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河北省財政廳 河北省農業廳等
關于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關于印發200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的通知》的通知
冀發改經貿[2009]624號
各設區市、擴權縣發展改革委(局)、財政局、農業局、糧食局、物價局、農業發展銀行分行:
現將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關于印發200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的通知》(特急 發改經貿[2009]1293號)轉發給你們,請認真學習領會,并按照本預案的要求,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相互配合,積極支持中儲糧北京分公司的工作,及時協調解決小麥收購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確保全省小麥收購工作的順利進行。
附件: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關于印發200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的通知》
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河北省財政廳
河北省農業廳 河北省糧食局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河北省分行
二00九年六月五日
關于印發200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的通知
發改經貿[2009]129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展改革委、財政廳、農業廳、糧食局、物價局、農業發展銀行分行,中儲糧有關分公司: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中發[2009]1號)精神,做好今年小麥收購工作,保護種糧農民利益,經國務院批準,現將《200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以下簡稱《預案》)印發給你們。
各地方、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按照《預案》的要求,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密切配合,認真做好今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的各項準備和組織實施工作。各地要抓緊騰倉并庫和倉庫維修,確保新糧收購倉容。各省(區、市)有關部門要在省級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認真研究、及時解決小麥收購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確保小麥收購工作的順利進行。
特此通知。
附件:200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農業部
國家糧食局 農業發展銀行中儲糧總公司
200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
第一條 為認真貫徹落實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切實保護種糧農民利益,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中發〔2009〕1號)和《
糧食流通管理條例》有關精神,制定本預案。
第二條 執行本預案的小麥主產區為河北、
江蘇、
安徽、
山東、
河南、
湖北6省。
其他小麥產區是否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由省級人民政府自主決定。
第三條 小麥的最低收購價以2009年生產的國標三等小麥為標準品,白麥每市斤0.87元,紅麥、混合麥每市斤0.83元。白麥分為硬質白小麥和軟質白小麥,其中種皮為白色或黃白色的麥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數不低于60的為硬質白小麥,硬度指數不高于45的為軟質白小麥。紅麥分為硬質紅小麥和軟質紅小麥,其中種皮為深紅色或紅褐色的麥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數不低于60的為硬質紅小麥,硬度指數不高于45的為軟質紅小麥。不符合以上標準的為混合麥。標準品的具體質量標準為:容重750~770g/L(含750g/L),水分12.5%以內,雜質1%以內,不完善粒8%以內。執行最低收購價的小麥為2009年生產的等內品。相鄰等級之間等級差價按每市斤0.02元掌握。最低收購價是指承擔向農民直接收購的收儲庫點的到庫收購價。
非標準品小麥的具體收購價格水平,由委托收購企業根據等級、水分、雜質等情況,按照《國家計委、國家糧食局、國家質檢總局關于發布的通知》(國糧發〔2001〕146號)有關規定確定。
第四條在河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6個小麥主產區執行最低收購價的企業為:(1)中儲糧總公司及其有關分公司;(2)上述6省地方儲備糧管理公司(或單位);(3)北京、
天津、上海、
浙江、
福建、
廣東、
海南等7個主銷區省級地方儲備糧管理公司(或單位)。
第五條中儲糧有關分公司要按照“有利于保護農民利益、有利于糧食安全儲存、有利于監管、有利于銷售”的原則,合理確定執行小麥最低收購價的委托收儲庫點(含中儲糧直屬庫,下同)。委托收儲庫點應具有農發行貸款資格,有一定的規模和庫容量,倉房條件符合《糧油儲藏技術規范》要求,具有較高管理水平和良好信譽,應優先選擇中央儲備糧代儲資格企業為委托收儲庫點。為充分利用現有倉儲資源,對符合上述條件的中央大型糧食企業在主產區的閑置糧庫,要列為委托收儲庫點。委托收儲庫點可根據需要設點延伸收購,在不增加國家費用補貼的前提下,自行負責將延伸收購點收購的小麥集并到委托收儲庫點或指定庫點儲存。
委托收儲庫點由中儲糧有關分公司負責提出,商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農業發展銀行省分行后,報中儲糧總公司審核確定,并報國家有關部門和省級人民政府備案后對外公布。
地方儲備糧管理公司(或單位)也要根據實際需要,設定一定數量的委托收儲庫點,并積極入市收購,充實地方儲備。地方儲備糧管理公司(或單位)設定的委托收儲庫點要與中儲糧公司確定的委托收儲庫點相互銜接。
委托收儲庫點確定后,由中儲糧分公司和地方儲備糧管理公司(或單位)分別與其委托收儲庫點簽訂委托
收購合同,明確有關政策及雙方權利、義務等。委托收儲庫點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收購,中儲糧總公司及相關分公司要加強對收購入庫糧食質量的監管。
第六條 第三條規定的最低收購價適用時間為2009年5月21日至9月30日。在此期間,當小麥市場價格低于最低收購價格時,由中儲糧公司和有關省地方儲備糧管理公司(或單位)按照本預案第三條規定的最低收購價格,在上述小麥主產區掛牌收購農民交售的小麥。具體操作時間和實施區域由中儲糧分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商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農業發展銀行省分行確定,并由中儲糧總公司報國家糧食局備案。
第七條 小麥上市后,地方各級政府和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引導和鼓勵各類糧食經營和加工企業切實履行收購義務,積極入市收購新糧。國有和國有控股糧食企業要按照《糧食流通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切實發揮主渠道作用。農業發展銀行要積極為各類收購主體入市收購提供信貸支持,保證具備貸款條件的國有和國有控股糧食企業資金供應。
第八條 預案執行期間,中央和地方儲備輪入的小麥應不低于國家規定的最低收購價格水平。主銷區地方政府要督促當地儲備糧管理公司(或單位)按照不低于國家規定的最低收購價格積極到主產區收購小麥。
第九條 為滿足市場對陳麥的需求,預案執行期間繼續競價銷售2006年、2007年、2008年臨時存儲最低收購價小麥,要按照順價銷售、保證市場供應、保持市場糧價基本穩定的原則,合理制定銷售底價,并把握好銷售力度和節奏。
預案執行期間,中央和地方儲備糧的承儲企業應積極入市收購新糧用于輪換。為防止出現“轉圈糧”等問題,預案執行期間,中央和地方儲備糧的承儲企業以及承擔小麥最低收購價收儲任務的庫點一律不得直接和間接購買國家拍賣的最低收購價小麥。
預案執行期間,原則上停止中央、地方儲備庫存小麥的大批量集中拍賣活動。對確有
長期供貨合同的中央和地方儲備小麥,分別由中儲糧總公司和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報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糧食局備案后,定向銷售給小麥加工企業。
預案執行期間,糧食經營企業不得故意低價銷售,沖擊市場。
第十條 中儲糧公司委托的收儲庫點按最低收購價收購小麥所需貸款(收購資金和收購費用),由所在地中儲糧直屬企業統一向農業發展銀行承貸,并根據小麥收購情況及時預付給委托收購庫點,保證收購需要。對于沒有中儲糧直屬企業的地區,為保證收購需要,可暫由中儲糧分公司指定具有農發行貸款資格、資質較好的收儲企業承貸;收購結束后,貸款要及時劃轉到中儲糧公司直屬企業統一管理。農業發展銀行要按照國家規定的最低收購價格和合理收購費用及時足額供應。收購費用為每市斤2.5分(含縣內集并費),由中儲糧總公司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包干使用。
第十一條 地方儲備糧管理公司(或單位)按最低收購價收購的小麥主要用于充實地方儲備,所需收購貸款由農業發展銀行按照國家規定的最低收購價格及時足額發放。有關收購、保管費用和利息按地方儲備糧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二條 預案執行期間,中儲糧總公司和有關省糧食局每五日分別將中儲糧分公司和地方儲備糧管理公司(或單位)按最低收購價收購的小麥品種、數量匯總后報國家糧食局。中儲糧總公司匯總的數據要同時抄送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具體報送時間為每月逢五日、十日期后第二天中午12時之前。
省級農發行在每月初5個工作日內將上月最低收購價收購資金的發放情況抄送當地中儲糧分公司。同時,中儲糧有關分公司將最低收購價小麥每月收購進度情況抄送當地農發行省分行、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各收儲庫點要每5日將收購進度抄報所在地縣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
第十三條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情況,分別由中儲糧總公司和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于本預案執行結束后一個月內,報告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國家糧食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第十四條 中儲糧總公司及其相關分公司執行最低收購價政策收購的小麥,糧權屬國務院,未經國家批準不得動用。中儲糧總公司及其相關分公司要按有關規定,及時對委托收購庫點收購的小麥品種、數量、等級等進行審核驗收。對驗收合格的小麥,由中儲糧總公司及其相關分公司負責就地臨時儲存,并與委托儲存庫點簽訂代
保管合同,明確品種、數量、等級、價格和保管責任等。對驗收不合格的小麥,由當地中儲糧分公司、農業發展銀行分支行和收購貸款承貸企業與委托收購庫點及時研究處理。國家糧食局會同有關部門結合每年的糧食庫存檢查對委托收儲庫點進行抽查,對質價不符、賬實不符、不按規定及時出庫等行為,將參照《糧食流通管理條例》、《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第十五條 中儲糧總公司管理的臨時儲存最低收購價小麥,保管費用補貼和
貸款利息補貼,由中央財政負擔,先預撥,后清算。委托收儲庫點的保管費用補貼標準為每市斤3.5分/年,自小麥收購入庫當月起根據月末庫存數量進行補貼;貸款利息根據入庫結算價與同期
銀行貸款利率計算;中儲糧總公司執行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發生的質檢、監管等日常費用標準,按《財政部關于調整完善中儲糧公司最低收購價糧食質檢、監管、省內跨縣集并及跨省移庫包干政策的通知》(財建〔2007〕405號)文件執行。中央財政根據中儲糧總公司上報的最低收購價利息費用補貼的申請報告,按季度將保管費用、貸款利息及質檢、監管等日常費用撥付給中儲糧總公司。中儲糧總公司要將保管費用及時足額撥付到存儲庫點。事后,由中央財政根據實際保管數量、核定的庫存成本等對中儲糧總公司進行清算。
第十六條 中儲糧總公司管理的臨時儲存最低收購價小麥,由國家有關部門按照順價銷售的原則,在糧食批發市場或網上公開競價銷售,銷售盈利上交中央財政,虧損由中央財政負擔。中儲糧總公司對銷售盈虧進行單獨核算,中央財政對中儲糧總公司及時辦理盈虧決算。
第十七條 執行最低收購價的委托收購庫點,要按照《國家糧食局關于實施新〈小麥〉國家標準的通知》(國糧發〔2008〕3號)的有關要求,切實做好收購過程中執行新標準的各項工作;要按時結算農民交售小麥的價款,不得給農民打白條,不得壓級壓價和代扣各種收費,不得將農業發展銀行貸款挪作他用。按最低收購價收購的小麥銷售后及時歸還農業發展銀行貸款。對違反上述規定的,由當地糧食、物價、工商、農業發展銀行等部門按照《價格法》、《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查處。
第十八條 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協調落實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工作,監測小麥收購價格變化情況,會同有關部門解決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中的矛盾和問題。財政部負責及時撥付中儲糧總公司按最低收購價格收購小麥所需的費用和利息補貼。農業部負責了解各地執行最低收購價政策情況,監測小麥市場價格,反映農民的意見和要求。國家糧食局負責監督中儲糧總公司、地方儲備糧管理公司(或單位)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情況、儲糧安全情況,督促國有和國有控股糧食企業積極入市收購,發揮主渠道作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負責向執行最低收購價任務的貸款企業及時提供收購資金和費用貸款。中儲糧總公司及其有關分公司作為國家委托的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責任主體,對其執行最低收購價政策收購的小麥的數量、質量和庫存管理等負總責。省級人民政府負責對最低收購價政策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切實落實倉庫維修工作,確保在新糧收購前投入使用,并督促、協調地方各部門,支持和配合中儲糧總公司的工作,共同完成托市收購任務。
第十九條 本預案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和國家糧食局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