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錯仲裁時效 糊涂員工敗訴
烏魯木齊在線訊(李*光通訊員李*玫報道)因為算錯了仲裁時效,導致申請勞動仲裁超過法定仲裁時效1天,自己的權利無法得到法律的保護。近日,一名“糊涂”員工因此敗訴。 近日,天山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王*軍因申請勞動仲裁超過法定仲裁時效1天(法定仲裁時效為60天)。**...
企業規章制度在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時的重大作用
依法制定規章制度是每一個企業的權利和義務,一套合法有效的規章制度可以在企業與勞動者出現勞動爭議時,為企業提供重要保障。《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9條規定:"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四條之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
用人單位應對支付勞動報酬舉證
裁判要旨 在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因是否已經支付了勞動報酬而發生爭議的,根據舉證責任分配規則,應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否則用人單位應當承擔敗訴風險。 案情 張*國于2004年3月至11月在如皋市**建筑裝潢有限公司(下稱**公司)工作。200...
用人單位應承擔逆向勞動力派遣產生的相關責任
裁判要旨 “逆向勞動力派遣”是一種借用勞動力派遣名義,逃避法律責任的反向勞務派遣方式。在形式上,其顛倒了派遣單位與接受單位的關系,勞動者就是實際用人單位(接受單位)招聘的,勞動者與實際用人單位之間存在真實的勞動關系,由此引發的勞動爭議,其后果應由實際用人單位承擔...
現行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中的兩大缺陷及對策
一、《勞動法》時效制度存在缺陷,現行60天仲裁時效過短,嚴重影響勞動者維權。 《勞動法》第82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這是《勞動法》中,對仲裁時效的規定,按照該條,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時效為6...
辭職遭拒應該如何進行仲裁
該起勞動爭議仲裁案是**航空公司今年發生的第三例飛行員因辭職問題將單位訴至勞動仲裁機構的案件,而全國民航公司類似案件已有六十余起。此案五百余萬元的索賠金額目前在全國勞動爭議案中也是罕見的。 魏某1986年從飛行學院畢業后,成為**航空公司的一名飛行員,1996年...
飛行員辭職要支付多少賠償
備受關注的中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下簡稱“**浙江分公司”)6名飛行員辭職案在杭州蕭山區法院開庭。雙方均表達了調解意愿,并最終在法院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 根據協議,6名飛行員將分別向**浙江分公司支付129萬—170萬元不等的賠償款,后者同意解除勞動...
保安關掉監控偷走勞動合同 竟想詐騙雙倍工資
3名保安悄悄溜進公司的人事辦公室,將自己的勞動合同偷了出來。過了一段時間,他們陸續以公司未和他們簽訂勞動合同為由,要求公司補償雙倍勞動報酬,三人共獲得7萬余元,涉嫌詐騙。昨日,南長區法院對此案進行了公開審理。 公司疑惑:明明簽了合同,可合同就是找不著了 去年年初,...
解析勞動合同糾紛案例
一勞動者在公司工作已滿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滿10年,單位卻拒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他向天津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其公司不服仲裁,向法院提起訴訟,本市河西區人民法院于2008年2月14日立案受理,進行了公開開庭審理,日前,此案已一審終結,勞動者打贏了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