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仲裁程序是怎樣的
一、案件受理
當事人向仲裁委員會提交勞動仲裁申請書,經審查,仲裁委員會收到勞動仲裁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決定不予受理的,應自作出決定之日起五日內制作不予受理通知書,送達申請人;決定立案的,應自作出決定之日起,五日內向申請人和被申請人發出書面通知,同時將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并要求其在十五日內提交答辯書和證據。被訴人不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案件審理。職工一方在十人以上的集體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應自收到申訴書之日起三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的,用通知書或布告形式通知當事人。
二、仲裁庭
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應自立案之日起七日內按《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組織規則》組成仲裁庭。仲裁庭由一名首席仲裁員、二名仲裁員組成。簡單案件,仲裁委員會可以指定一名仲裁員獨任處理。仲裁委員會處理集體爭議案件,應當組成特別仲裁庭,由三名以上仲裁員單數組成。
三、調查取證
仲裁委員會有權要求當事人提供或補充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和因不能取證的,當事人提供的證據互相矛盾、無法認定的,或針對雙方當事人的申訴和答辯中存在的疑點,仲裁委員會依職權可找有關單位、知情人了解情況和收集證據,遇有需要勘驗或鑒定的問題,應交由法定部門勘驗或鑒定;沒有法定部門的,由仲裁委員會委托有關部門勘驗或鑒定。
四、仲裁調解
在查明爭議事實的基礎上,由仲裁庭或仲裁員主持,對勞動爭議案件先行調解。經調解達成協議的制作仲裁調解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字,仲裁員署名,加蓋仲裁委員會印章并送達當事人;調解未達成協議,或仲裁調解書送達前當事人反悔,以及當事人拒絕接收調解書的,仲裁庭應及時仲裁。
五、仲裁裁決
仲裁庭開庭裁決,應當在開庭的五日前,將開庭時間、地點的書面通知送達當事人。開庭審理時,聽取申請人的申請和被申請人的答辯,由仲裁庭進行當庭調查、主持辯論,征詢雙方當事人的最后意見,并再行調解。雙方未達成協議或不愿接受調解的,經仲裁庭合議作出裁決,并制作仲裁裁決書送達雙方當事人。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一方當事人不執行的,對方當事人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仲裁委員會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應當在收到仲裁申請后的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批準可以延長十五日。處理集體勞動爭議,應當自組成仲裁庭之日起十五日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可延長十五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殘疾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嗎
2020-11-11在我國誣陷他人有什么后果
2020-11-17賣方逾期交貨能雙倍要求返還定金嗎
2020-11-27申請破產法人個人債務還用還嗎
2020-12-07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如何收集家暴證據
2021-02-20限制民事行為人消費行為是否可撤銷
2020-12-17工傷事故多久終止合同
2021-03-11工傷賠償標準2020年
2021-01-04離職公司押放工資算違法嗎
2020-11-27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保險條款和費率的審批與備案
2021-03-10經驗介紹:紐約人壽的壽險分銷與專業代理
2020-12-17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人身保險受益人需要承擔義務嗎
2021-02-25如何準備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30管理瑕疵亦應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10買夠十五年的職工養老保險,年齡不夠,還要補交嗎
2021-01-28購買交通保險應注意什么
2021-01-08車禍后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2哪些人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主體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