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七十三條 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設合并。
一個公司吸收其他公司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兩個以上公司合并設立一個新的公司為新設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第一百七十四條 公司合并,應當由合并各方簽訂合并協議,并編制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公司應當自作出合并決議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并于三十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可以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
第一百七十五條 公司合并時,合并各方的債權、債務,應當由合并后存續的公司或者新設的公司承繼。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與企業改制相關的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七、企業兼并
第三十條 企業兼并協議自當事人簽字蓋章之日起生效。需經政府主管部門批準的,兼并協議自批準之日起生效;未經批準的,企業兼并協議不生效。但當事人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補辦報批手續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該兼并協議有效。
第三十一條 企業吸收合并后,被兼并企業的債務應當由兼并方承擔。
第三十二條 企業進行吸收合并時,參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公告通知了債權人。企業吸收合并后,債權人就被兼并企業原資產管理人(出資人)隱瞞或者遺漏的企業債務起訴兼并方的,如債權人在公告期內申報過該筆債權,兼并方在承擔民事責任后,可再行向被兼并企業原資產管理人(出資人)追償。如債權人在公告期內未申報過該筆債權,則兼并方不承擔民事責任。人民法院可告知債權人另行起訴被兼并企業原資產管理人(出資人)。
第三十三條 企業新設合并后,被兼并企業的債務由新設合并后的企業法人承擔。
第三十四條 企業吸收合并或新設合并后,被兼并企業應當辦理而未辦理工商注銷登記,債權人起訴被兼并企業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企業兼并后的具體情況,告知債權人追加責任主體,并判令責任主體承擔民事責任。
第三十五條 以收購方式實現對企業控股的,被控股企業的債務,仍由其自行承擔。但因控股企業抽逃資金、逃避債務,致被控股企業無力償還債務的,被控股企業的債務則由控股企業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劃撥和出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9涉外婚姻的復婚需要滿足何種條件
2021-02-23律師風險代理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05國家出資金融機構及其投資設立的機構依法享有什么權
2020-12-08主債務部分還清抵押權如何處理
2021-01-14房產抵押有什么流程
2020-12-23移送管轄前實施的保全是否繼續有效
2020-12-19多份遺囑之間有沖突,該怎么辦
2021-01-29繼承人滿足何種條件才能參與繼承
2021-01-13毛坯房驗房的十三個步驟
2021-02-02實習期未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發生事故屬于工傷嗎
2020-12-10沒有滿實習期上高速有什么處罰
2020-12-19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產品責任糾紛應怎樣歸責
2020-12-11產品責任險條款(涉外)
2021-02-14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哪些人可以做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0-11-18車險新規:車險費率改革后,這些情況也納入責任賠償范圍
2021-02-14先理賠再治病拖垮癌癥病人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