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為在客觀上造成了損害結果;
(2)行為人對于自己行為所造成的損害結果在主觀上既無故意、也無過失;
(3)損害結果的發生是由于不可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的。與疏忽大意的過失的區別:相同之處都是發生了損害結果,都沒有預見。不同之處在于,在疏忽大意的過失中,行為人應當預見也能夠預見,但沒有預見;在意外事件中,根據行為人的自身狀況和當時的環境、條件,不可能預見。因此,是否應當預見、是否能夠預見,是區分二者的關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全押金怎么退
2021-02-24入住新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6借款到期前保證人去世,繼承人要承擔保證責任嗎
2020-12-15未成年人網絡平臺打賞是否有效
2021-01-27要約失效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10擔保合同的效力是什么
2021-03-17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8贈與合同是雙務合同還是單務合同
2020-11-18公司名稱變更原名稱立即失效嗎
2021-03-04離職補償金的補償月份怎么計算
2020-11-19原公司注銷工齡怎么認定
2020-11-09豪車車主為省修車費騙保構成什么罪
2020-12-25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人身保險一般期限長嗎
2020-12-01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1-02-08提前還貸別忘退稅退保
2021-01-28土地承包合同最多簽幾年
2021-01-26土地承包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17返還土地出讓金的相關稅務怎么處理
2021-01-18農民該如何維護自己參與土地流轉的合理收益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