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火未造成損失是否屬于犯罪未遂
放火犯通常以燒毀目的物為犯罪目的。但是,判斷放火罪的既遂與未遂,不應以犯罪目的是否達到為標準,而應以行為是否符合本法規定的放火罪的全部構成要件為標準。所以,認定放火罪的既遂、未遂,應以本條規定的放火罪的構成要件為標準。根據刑法修正案,該條已經被修改為危險犯,即達到可能造成危害的危險或嚴重后果的,就既遂。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放火方法進行破壞,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放火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只要實行放火行為,不管其行為是否終了,不管是否造成嚴重后果,只要危及公共安全,就構成放火罪;從刑法第115條,放火造成了嚴重后果,出現了重傷、死亡,或者財產嚴重損失,法律規定給予更為嚴厲的法定刑,但是對于放火罪來說,還是應該有未遂和既遂之分的。未遂問題存在于直接故意實施的犯罪之中,放火罪是直接故意實施的犯罪,就有區分未遂和既遂的客觀基礎。
刑法規定,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對放火犯就有了區分未遂和既遂后,可以承擔不同的刑事責任的后果,這也是區分放火罪未遂和既遂的必要所在。從法律上講,在刑法第114條的基礎上,雖然規定的都是“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情況,一方面,相對于那些危害嚴重的火災而言,它可能就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未遂狀態,而且對于小型火災來說,也有一個是否實際發生火災的問題,有一個犯罪是否得逞的問題。承認放火罪有未遂狀態,一方面符合放火罪的客觀特征,另一方面承認可以從輕減輕處罰,也為教育改造罪犯提供了有得的條件,特別是對那些一失足成千古恨人來說,有可能得到改造使這一恨不至于恨得太久。對于刑法規定的情況,也有必要區分未遂和既遂,雖然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后果,但是未遂和既遂的區分還是存在的。
其實在法學理論上是存在爭議的,因為有的學者認為放火罪是沒有既遂和未遂的區分的,但是有的學者持相反的觀點,小編在這里只能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如果大家對于這個問題還有什么不太懂的地方,律霸網小編建議最好在當地找一個專業的律師進行詳細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中過錯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1-06商標侵權行為有哪些
2020-12-04遺失物招領公告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3-20被執行人的公司可以進行股東變更嗎
2021-01-17賣方贈與的產品有瑕疵是否需要承擔責任如何劃分
2021-03-06拆遷安置房有什么優勢
2021-02-08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裁員時哪些員工不能裁
2020-11-24解除勞務合同和開除有什么區別
2020-11-24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基本特征
2020-12-03保險公司可以區別定價嗎
2020-11-28保險代理人解除合同需多久
2021-01-30運輸工具保險的險種
2020-12-09土地轉讓中要考慮哪些問題
2020-12-07四荒土地轉包年限是多少年
2020-11-23土地互換20年對方反悔怎么辦
2021-02-08公司拆遷評估的主體是誰
2020-12-20物流公司拆遷補償辦法
2021-03-15違建,危房,舊房的拆遷都沒有補償嗎
2021-02-25拆遷房房產證辦理費用和方法是怎樣的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