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當防衛是我國刑法中一項不可缺少的制度,是保障人民合法權益強有力的武器。對于國家也起到了穩定發展防止犯罪的作用。對與每個人來說,起到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合法權益,積極與犯罪做斗爭。但是,在防止行為時要根據對自己的不法侵害的行為實際進行正當防衛,如果超出了一定范圍,就會出現防衛過當,也就造成了自己犯罪。正當防衛也有特殊情況,如無限防衛等。長期以來正當防衛的標準一直是法律界爭論的主要焦點。在本文中主要以正當防衛的、防衛過當的和其他防衛三方面的情況來進行了一些闡述。
本文還列舉出了如逆防衛等的一些情況,是否合乎法律和道德的統一,問題如何解決有待于讀者去思考。
關鍵詞:正當防衛防衛過當無限防衛
正當防衛是法律賦予公民的一項重要權利,是鼓勵和保障公民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重要手段,對于保障國家、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威懾犯罪分子,制止和預防犯罪,具有積極的意義和作用。正當防衛的標準是我國法學界長期以來爭論的焦點,有關問題作一些分析和探討,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正當防衛的基本內容
(一)正當防衛的概念
正當防衛屬于正當行為中之一種,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是刑法理論中違法性阻卻事由之一,但是行為人所實施的正當防衛行為不得明顯超過必要限度。
我國1979年刑法①典第17條第1款規定:“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當防衛行為,不負刑事責任。1979年刑法第17條雖然確立了正當防衛制度,但是規定得相當原則、籠統,以致在司法實踐中,對正當防衛行為的構成條件,尤其是必要限度上掌握過嚴,把一些正當防衛行為當作防衛過當處理,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正當防衛制度作用的有效發揮。為了鼓勵公民自覺地同犯罪行為作斗爭,更好地保護被侵害的利益,新刑法典對正當防衛作了修改。
新刑法②典第20條第1款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兩個概念比較,新刑法的規定在被保護利益的主體上增加了“國家”,在被保護的對象上增列了“財產”,在防衛對象上,明確規定為是“不法侵害人”。這樣,新刑法典關于正當防衛概念的規定,較1979年刑法典中的規定更趨全面和科學,也更加完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發行新股應符合什么條件
2020-12-11行政賠償案件可以調解嗎
2021-03-19法院強制措施如何執行
2020-11-25商標侵權應該如何處置的
2020-12-26專利權轉讓協議書范本怎么寫
2021-02-22哪時候可以去做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0-11-20民事案件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
2021-02-24合同訂立的形式有哪些,簽訂擔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1-23勞務派遣能否約定競業限制
2021-02-02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人身保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4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確定
2021-01-14如何改變觀念提升網絡保險品牌
2021-01-24財產保險理賠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2-04理賠遭拒消費者狀告保險公司
2021-03-08林地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2-15承包地補償糾紛該怎么解決呢
2021-01-29兩類“地補”糾紛應當作為民事案件由法院立案審理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