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按法律規定,直白地說就是如果你受到欺詐的事實被認定的話,你可以主張消費金額三倍的賠償;如果不足500元的,按500賠償。
經營者如有價格欺詐行為的,需要承擔如下諸多法律責任:如:
1、行政責任:
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有權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給予警告,可以并處2萬元以上20萬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2、侵權責任:
除了受到價格主管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處罰之外,還有可能被消費者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進行起訴和要求“退一賠一”的索賠,而且如果經營者的價格欺詐行為,損害競爭對手利益的,其他經營者甚至可以追究不正當競爭方面的民事責任。
價格欺詐的表現形式
1、標價簽、價目表等所標示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質地、計價單位、價格等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準等有關內容與實際不符,并以此為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購買的。
2、對同一商品或者服務,在同一交易場所同時使用兩種標價簽或者價目表,以低價招徠顧客并以高價進行結算的。
3、使用欺騙性或者誤導性的語言、文字、圖片、計量單位等標價,誘導他人與其交易的。
4、標示的市場最低價、出廠價、批發價、特價、極品價等價格表示無依據或者無從比較的。
5、降價銷售所標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務,其折扣幅度與實際不符的。
6、銷售處理商品時,不標示處理品和處理品價格的。
7、采取價外饋贈方式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時,不如實標示饋贈物品的品名、數量或者饋贈物品為假劣商品的。
8、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帶有價格附加條件時,不標示或者含糊標示附加條件的。
9、虛構原價,虛構降價原因,虛假優惠折價,謊稱降價或者將要提價,誘騙他人購買的。
10、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前有價格承諾,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
11、謊稱收購、銷售價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經營者的收購、銷售價格,誘騙消費者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
12、采取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數量等手段,使數量或者質量與價格不符的。
13、對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商品和服務價格,謊稱為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
超市價格欺詐要賠償最好能夠多問問律師具體的情況,律霸網上有許多專業人才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個部門管冤假錯案
2021-01-27婚姻中索要彩禮能否構成經濟犯罪
2021-02-03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能贈與嗎
2020-11-28連帶責任保證是否應當在保證期內起訴
2021-01-13酒駕肇事逃逸如何處罰
2020-11-11稅收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
2021-01-09變更小孩監護人必須滿足的條件
2021-01-05贍養人負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1-01什么是單位集資房
2021-02-17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車沒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23什么是被投保人
2020-12-29為什么要為車輛買保險?
2021-02-25土地承包經營權主要內容有哪些以及如何登記
2021-02-11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15土地流轉補償方案的相關內容
2020-11-18什么樣的安置補償協議是無效的
2020-12-31光明新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的許可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02農村征地拆遷維權過程中如何收集證據
2021-01-15宅基地沒有手續拆遷怎么辦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