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為犯罪及其因果關系有哪些特點
所謂不作為,亦稱犯罪的不作為,危害行為的一種基本形式,是指行為人負有《刑法》要求必須履行的某種特定的義務,能夠履行而沒有履行的行為。
一、從表現形式上看,不作為是消極的身體動作;從違反的法律性質上看,不作為不僅違反了刑法的禁止性規定,而且直接違反了某種命令性規范。
不作為犯罪同作為犯罪相比,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首先,不作為犯罪的主體同作為犯罪的主體不同,它必須是負有某種特定義務的人,否則,不能認為是犯罪,也就是說,法律對不作為犯罪的主體要求更高,除了需要具備一般主體的條件外,還必須是有特定義務的人。
根據我國《刑法》理論和我國《刑法分則》有關條文,行為人的作為義務主要有四個來源:第一,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第二,職務上或者業務上要求履行的義務,具體是指具有某種職務,從事某種業務或者處于某種地位的人,負有某種積極的義務;第三,由行為人已經實施的行為而使法律保護的利益處于危險狀態而產生的義務;第四,自愿承擔的某種義務。其次,不作為犯罪在客觀方面的表現形式與作為犯罪不同。不作為犯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不履行其特定作為義務,并因而造成危害社會的結果,即行為人的違反刑法規范的不作為同危害社會的結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
二、在因果關系方面,雖然作為犯罪和不作為犯罪的因果關系有相同的一面,但是,由于作為和不作為是兩種不同的行為方式,因此不作為犯罪中的因果關系又有其特殊性:第一,不作為犯罪因果關系的研究對象同作為犯罪不完全相同。不作為犯罪因果關系是研究客觀上違反刑法規定的不作為即不履行特定的作為義務的行為同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而且只是與特定作為義務有聯系的不作為及其危害結果,才是刑法因果關系所要研究的原因和結果,否則就會無限擴大不作為犯罪因果關系的研究范圍。第二,在不作為犯罪中,引起危害社會結果發生的,除了行為人不履行特定的作為義務外,還存在著某種自然力或者他人行為的作用。也就是說,在行為人不作為之前或者同時在客觀上就已經存在著或者潛在著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結果的因果鎖鏈。這種對社會有害的因果鎖鏈,恰是行為人特定作為義務的對象。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關于“不作為犯罪及其因果關系有哪些特點”問題的內容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若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到律霸網咨詢,竭誠為您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婚和普通婚姻有什么區別
2021-01-24借款到期前保證人去世,繼承人要承擔保證責任嗎
2020-12-15搶黃燈出現交通事故是全責嗎
2021-01-16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時間的規定是什么
2021-02-02未生效合同違約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案件重審可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1-20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企業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1-01-08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0-12-26勞動糾紛中是否采取一裁終局
2020-12-15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2-22航空公司騙旅客下機改簽延誤應如何理賠
2021-01-24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呢
2020-12-16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06機動車保險的投保人與被保險人是否必須一致
2021-03-08喻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代理詞
2020-12-25林地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