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搶劫罪與搶劫罪之間的聯系
1、搶劫罪與綁架罪的區別
(1)《兩搶解釋》第9條規定,綁架罪是侵害他人人身自由權利的犯罪,其與搶劫罪的區別在于:第一,主觀方面不盡相同。搶劫罪中,行為人一般出于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故意實施搶劫行為;綁架罪中,行為人既可能為勒索他人財物而實施綁架行為,也可能出于其他非經濟目的實施綁架行為。第二,行為手段不盡相同。搶劫罪表現為行為人劫取財物一般應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具有“當場性”;綁架罪表現為行為人以殺害、傷害等方式向被綁架人的親屬或其他人或單位發出威脅,索取贖金或提出其他非法要求,劫取財物一般不具有“當場性”。
(2)根據上述司法解釋的規定,如果兩罪的主觀目的不同,則兩罪容易區分;在犯罪目的上都是出于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情況,如何區分兩罪。此時,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區分兩罪:
在一般情況下,搶劫罪涉及兩方當事人(搶劫的人和被搶的人),綁架罪渉及三方當事(綁匪、人質和交付財物的第三人)。搶劫罪是直接逼使被綁架人交付財物,而不是向第三者勒索財物;綁架罪只能是向被綁架人的近親屬或者其他有關人員勤索財物。行為人使用暴力、脅迫手段非法扣押被害人或者迫使被害人離開日常生活處所后,仍然向該被害人本人勒索財物的,只能認定為搶罪,不應認定為綁架罪。
如果暴力的對象與交付財物的人不是同一人時,從以下兩個方面區分兩罪
第一,搶劫罪一般具有兩個當場,而綁架罪蕕取財物一般不具有當場性。因此,當場對甲使用暴力,讓在場的乙當場交付財物的,則是綁架罪。
第二,交付財物的人是否知道人質被綁架的事實。綁架罪的完整定義應為:利用被綁架人的近親屬或者其他人對被綁架人安危的憂慮,以勒索財物或滿足其他不法要求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實力控制他人的行為。因此,如果第三人不知道人質被綁架的事實(如人質隱瞞了自己被綁架的事實,而是對第三人說是自已有其他的事實需要急用錢),則不構成綁架罪,而是搶劫罪。2.搶劫罪與敲詐勤索罪的區別相同點:都是以不法所有為目的,都可以使用威脅方法。
主要區別是:
(1)行為內容不同。搶劫罪以當場施暴力、以暴力相威脅為行為內-容;敲詐勒索罪則僅限于威脅,不包括當場使用暴力。而且威脅的內-容比搶劫罪廣泛,除了以使用暴力相威脅外,還包括以其他的如毀壞財物、揭發隱私等相威脅。
(2)實施行為的方式不同。搶劫罪的威脅是當著被害人的面實施的,一般是以言語或者動作來表示;敲詐勒索罪的威脅,可以是當著被害人的面,也可以是通過第三者來實現,可以利用口頭、書信等方式來表示。
(3)實現威脅的時間和空間不同。如果以使用暴力相威脅,敲詐勒索罪是以將來使用暴力,而不是當場使用暴力。
(4)非法取得財物的時間和空間不同。搶劫罪必須是當場取得財物;敲詐勒索罪取得財物可以是當時當地,但更多的是在實施威脅之后一定期限內取得。
2、搶劫罪與尋釁滋事罪的界限《兩搶解釋》第9條規定,尋釁滋事罪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犯罪,行為人實施尋釁滋事的行為時,客觀上也可能表現為強拿硬要公私財物。這種強拿硬要的行為與搶劫罪的區別在于:前者行為人主觀上還具有逞強好勝和通過強拿硬要來填補其精神空虛等目的,后者行為人一般只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前者行為人客觀上一般不以嚴重侵犯他人人身權利的方法強拿硬要財物,而后者行為人則以暴力、脅迫等方式作為劫取他人財物的手段。司法實踐中,對于未成年人使用或威脅使用輕微暴力強搶少量財物的行為,一般不宜以搶劫罪定罪處罰。其行為符合尋釁滋事罪特征的,可以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侓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條規定,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強凌弱或者尋求精神刺激,隨意毆打其他未成年人、多次對其他未成年人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公私財物,擾亂學校及其他公共場所秩序,情節嚴重的,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3、搶劫罪與強迫交易罪的區別《兩搶解釋》第9條規定,從事正常商品買實、交易或者勞動服務的人,以暴力、脅迫手段迫使他人交出與合理價錢、費用相差不大的錢物,情節嚴重的、以強迫交易罪定罪處罰;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買賣、交易、服務為幌子釆用暴力、脅迫手段迫使他人交出與合理價錢、費用相差懸殊的錢物的,以搶劫罪定罪處刑。在具體認定時,既要考慮超出合理價錢、費用的絕對數額,還要考慮超出合理價錢、費用的比例,加以綜合判斷。
4、搶劫罪與招搖撞騙罪的區別關鍵是對冒充正在執行公務的人民警察、聯防人員,以抓賣淫嫖媢、賭博等違法行為為名非法占有財物的行為定性。《兩搶解釋》第9條規定,行為人冒充正在執行公務的人民警察“抓賭”、“抓嫖”,沒收賭資或者罰款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以招搖撞騙罪從重處罰;在實施上述行為中使用暴力或者暴力烕脅的,以搶劫罪定罪處罰。行為人冒充治安聯防隊員“抓賭”、“抓嫖”、沒收賭資或者罰款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以敲詐勒索罪定罪處罰;在實施上述行為中使用暴力或者暴力威脅的,以搶劫罪定罪處罰。
5、劃清搶劫罪與故意殺人罪的界限
(1)行為人為劫取財物而預謀故意殺人,或者在劫取財物過程中,為制服被害人反抗而故意殺人的,以搶劫罪定罪處罰。
(2)行為人實施搶劫后,為滅口而故意殺人的,以搶劫罪和故意殺人罪定罪,實行數罪并罰。
(3)如果出于復仇或者其他個人目的而殺死被害人后,乘機將其財物拿走的,不以搶劫罪論處,而是構成兩個獨立的犯罪,即故意殺人罪和盜竊罪,實行數罪并罰
(4)謀財害命,但不是當場從被害人控制之下取得財物的,而是將來蕕取財物或者財產性利益。這種情況通常屬于基于貪財動機而實施的故意殺人行為,應當認定為故意殺人罪。例如為了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為了賴掉債務而殺害債權人的;為了騙取保險金而殺人的,都應認定為故意殺人罪。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對“涉嫌搶劫罪與搶劫罪之間的聯系”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特種設備報廢條件有哪些
2020-11-15合資轉外商獨資是否可以
2021-01-22交警多長時間公布行政處罰
2020-12-07個體工商戶消防滅火器過期如何處罰
2020-12-10只要軍人不同意就不能離婚了嗎
2020-11-28男女雙方如何離婚,怎么解除婚姻關系
2021-02-26孫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25附帶民事訴訟的先予執行
2021-01-31孩子商場受傷賠償有哪些相關內容
2020-12-07經濟賠償金是什么
2021-01-24離職補償金如何能獲得
2021-02-16停崗留薪人員年限到了后還能回原單位上班嗎
2021-01-15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調崗通知書范文
2020-11-18失業保險金不得低于什么
2021-02-22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買賣投連險有哪些費用需要交納
2021-03-24旅游費含保險受傷有沒有理賠
2021-03-25人身保險投保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2違反保險合同應承擔哪些責任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