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定繼承的概念
法定繼承是指在被繼承人沒有對其遺產的處理立有遺囑的情況下,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范圍、繼承順序、遺產分配的原則的一種繼承形式。法定繼承又稱為無遺囑繼承,是相對于遺囑繼承而言的,語源自羅馬法的亦即非遺囑繼承。
法定繼承是遺囑繼承以外的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將遺產轉移給繼承人的一種遺產繼承方式。在法定繼承中,可參加繼承的繼承人、繼承人參加繼承的順序、繼承人應繼承的遺產份額以及遺產的分配原則,都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因而法定繼承并不直接體現被繼承人的意志,僅是法律依推定的被繼承人的意思將其遺產由其親近親屬繼承。
我國法定繼承的順序
根據我國《繼承法》第10條的規定:第一順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個祖父母。第12條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在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法確定上述繼承的依據,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繼承人與被繼承人的婚姻關系;
(2)、繼承人與被子繼承人的血緣關系的親疏遠近;
(3)、近親屬間共同生活密切程度和繼承人生與被繼承人生前之間的扶持關系的情況,
在兩個法定繼承人順序之間,第一順序人有優先權,即被繼承人死后,先由第一順序的繼承人繼承財產。在沒有第一順序人或者第一順序的繼承人全部放棄繼承財產或者是被剝奪繼承權的情況下由第二順序的繼承人繼承遺產。在處于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中,各繼承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他們不分男女老幼,不論屬于何種親屬(是血親還是養親或者是扶持關系的繼承),均享有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平等權利,不得相互排斥。各繼承人同時繼承,除法律另有規定或繼承人有約定外,應均等的獲得遺產。排列在前的繼承人,不得多分遺產。
遺產繼承分為第一順位繼承和第二順位繼承,在第一順位繼承人繼承時,第二繼承人沒有繼承權,但是第一繼承人不存在了這時候可以由第二順位繼承人繼承。如果您咨詢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如何收費
2020-12-31車禍負主要責任能走工傷嗎
2021-02-17如何尋求知識產權的刑事救濟
2021-02-07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
2020-12-03勞動合同法關于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司法簡析
2020-12-13對方不領法院離婚調解書怎么辦
2020-11-14子女的阻撓老人的婚姻是否違法
2021-02-25撫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模板
2021-02-26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雙方為同等責任,肇事方車輛修理費可以要求受害方承擔嗎?
2021-02-14效力待定合同未作表示視為拒絕追認嗎
2021-01-02逾期不履行合同怎么界定
2020-12-31找房產中介安全交易四步走
2020-11-16個人互換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0-11-28試用期和實習期是一樣的嗎
2020-12-12旅游意外保險的保障有什么
2021-01-29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人身保險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30有保險撞死人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0-12-17新型人身保險產品謀求發展的對策
2021-02-28交通肇事致死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