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對商業秘密的保護,法律制度也越來越健全,以侵犯商業秘密為由提起民事訴訟的案件逐年增加。特別是今年以來,人民檢察院以侵犯商業秘密罪提起公訴的案件也時有出現。本文就侵犯商業秘密罪之法源、構成要件及應注意問題作以初步探討。
一、侵犯商業秘密罪之法源
(一)國際法
1、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
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將商業秘密劃歸為知識產權中的不正當競爭。而不正當競爭在國際公約中最早出現在1883年3月20日簽訂,于1967年7月14日在斯德哥爾摩修訂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中,該公約第1條第2項規定:“工業產權的保護對象是專利、實用型式、外型設計、商標、服務標記、廠商名稱、產地標志或原產地名稱以及制止不正當競爭”。同時該公約在10條(之二)規定:“不正當競爭(1)本聯盟成員國必須對各該國國民保證予以取締不正當競爭的有效保護。(2)凡在工商業活動中違反誠實經營的競爭行為即構成不正當競爭的行為。”可見該公約對不正當競爭概念界定為在工商業活動中違反誠實經營的競爭行為。
2、WTO中的有關規定
2002年11月我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在WTO文件附件1C《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簡稱TRIPS)中規定受保護的知識產權有七種,包括:版權及其相關權利、商標、專利、地理標志、工業設計、集成電路的布圖設計、未公開信息,其中在第7節——對未披露信息的保護第39條明確規定:“在保證針對《巴黎公約》(1967)第10條之二規定的不公平競爭而采取有效保護的過程中,各成員應依照第2款對未披露信息和依照第3款提交政府或政府機構的數據進行保護”這里未披露的信息,實質上就是我們所說的商業秘密。
(二)國內法
1、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
1993年3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在修正案第7條明確規定:“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加強經濟立法,完善宏觀調控。國家依法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為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鼓勵和保護公平競爭,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1993年9月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并于1993年12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界定為: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同時在該法第二章不正當競爭行為中以列舉方式列舉了11種,其中第10條將侵犯商業秘密作為不正當競爭行為之一,在法律責任條款中規定,由負責監督檢查的工商行政機關責令停止侵權并處以罰款,并賦予被害人可提起由侵權人賠償經濟損失的民事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合同按的手印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06房屋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0-12-10交通事故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怎么算
2021-03-22事實收養公證怎樣辦理
2021-03-02強制執行怎么申請拘留
2021-03-24交通事故誤工費需要哪些證明
2020-12-12購房解約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1-03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合同糾紛判決后上訴期為多長時間
2021-02-19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集資房可享受什么政策
2021-03-01職工因工致殘如何調崗
2020-11-16非直系親屬可以做投保人嗎
2021-02-12人身保險合同保險利益有怎樣的特征
2021-01-07保險合同常識
2021-02-06失業保險調劑金是什么
2021-02-25快速理賠定損金額不夠怎么辦,流程怎么走
2020-12-01建筑施工企業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2-19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企業承包合同
2020-12-13